评论蔡英文新政

林柏仪:执政百日,劳工为何怒吼血谏?

蔡英文政府执政百日至今,劳工团体感受不到其站在他们这边。新政府除了个案式地解决劳工问题外,通案政策层次上,只要遭逢资方阻挠,就几乎是寸步难行,改革全数触礁。

刊登于 2016-08-31

#蔡英文新政#蔡英文#台湾

编按:周末,蔡英文政府刚度过执政的一百天。《端传媒》同意,在这么短的时间,不宜骤然论断执政成败;但政权更替百日,仍不失为一个检视执政方向的好机会。在这一周,我们将陆续刊出五篇评论,分别从政治风格、文化政策、两岸关系、劳资争议、开放政府这几个方向,回顾新政府上任以来的作为,是否呈现出不同于前朝的作风气象。

图为2016年7月9日,一个工人正在清除被台风吹塌的电线杆。
图为2016年7月9日,一个工人正在清除被台风吹塌的电线杆。

2016年8月28日,是台湾总统蔡英文正式就职百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但在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上,迎接执政百日的不是欢欣鼓舞的人民,而是一群前来“血谏总统”的劳工。

发起“执政百日,工人血谏”行动的劳团“2016工斗”,带领著数十位劳工代表,在凯道上自手指刺下鲜血、喷洒在布条上,上头写著:“致蔡总统:保障工人权益,切勿砍七天假”。

他们以声明指出:“蔡英文政府执政届满百日,但已引来广大的劳工大众不满,并反映在其民调支持度的普遍下滑。执政百日以来,蔡英文政府一再倾向财团资方利益,不但总统、院长、部长频频与资方团体会面,而且还为了配合资方利益,不惜要继续强行推动‘砍劳工七天国定假日’等伤害劳工权益的劳基法修正案,无视台湾劳工面临的长工时、低工资处境,将因此更加恶化。”

这只是蔡英文执政百日来,所引发的劳工抗争之一。除此之外,这一百天里已出现了超过四十场以上的劳工抗议、集会、记者会。包括针对普遍性劳工政策而抗议的“拒砍劳工七天假”、反对“一例一休”、质疑“未落实七休一”、批判“基本工资迟未调整”、公祭“责任制导致劳工过劳”等,或是特定职业群体如华航空服员、国道收费员、高铁员工、台铁驾驶等发起的抗议行动,一再引起社会关注。

有人说,这是因为蔡英文政府“纵容劳工”,容许“有吵的孩子有糖吃”,所导致的集体仿效效应。但看在劳工团体的眼中,却是两样情。绝大多数的劳工团体,对于蔡英文执政百日以来的劳工政策或作为,并不满意。甚至许多人高呼“被骗了”,而采取“血谏”等强烈表达诉求的抗议方式。

劳工迅速累积的不满,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所造成?

综观蔡英文自上任以来,在劳工议题上采取了“表面上支持劳工争议个案,实质上坚守亲资政策”的右翼立场,大概是问题核心。

著重个案解决,忽视制度改革

执政百日以来,蔡英文政府的确相对国民党政府,处理了更多的劳资争议个案。然而,这些处理多半仅为“个案”处理,在“通案”的政策层次上,则几乎鲜有突破,甚至不少部分出现了“倒退”。

例如,已经失业、抗争将近三年的国道收费员,于2016年8月16日的傍晚,终于争取到了补偿方案,也成了新政府宣称的一大政绩。然而新政府宣称这只是“针对单一个案处理”,甚至言明“下不为例”。

但问题是,政府长年来透过“约聘雇”(非专职雇用)方式来雇用大量的公部门编制外人力,却不让其适用劳动基准法、劳工退休金、年资保障,才是造成国道收费员等争议的根本原因。制度一日不改,约聘雇劳工的资遣退休年资权益就没有著落,如同一颗颗未引爆的炸弹;但蔡英文政府至今依然没有通盘处理的意愿,这又怎能怪劳工群起抗议?

试看,国道收费员补偿方案确定后,相关官员被媒体问到:“行政院的决定日后是否引发类似案例开大门?”劳动部部长郭芳煜指出,“这次是专案补贴,只适用这次,其他案件并不适用。”行政院政务委员林万亿则:“国道收费员失业是因政府制度上改变,决策改为电子收费,专案补贴计划需要办法或规定做依据,不会让其他案援引。”这些回答,都掩盖了收费员补偿争议的来源在于“公部门约聘雇人员仍未适用劳动基准法、年资未被累计”,误把劳工抗议给“个案化”,而回避出现抗争的制度原因。

未来其他约聘雇劳工的年资权益怎么办?政府仿佛“看自己的造化”的放任态度,当然会引起大众不满。

整体劳工政策摇摆,亲资方立场

在个案之外,执政百日以来的诸多劳工政策,蔡英文政府经常显露了摇摆、亲资的立场。甚至多次原本出台提升劳工权益的措施,只因为资方团体的高分贝抗议,就被打折、取消、甚至转向,屡屡被劳团抨击为“发夹弯”。

诸多政策争议中,最引起劳团不满的,无非是蔡英文政府采取了如同过去国民党一样的立场,要“删减劳工七天国定假日”。

“砍七天假”一案自2015年9月由国民党执政时的劳动部提出,声称是“缩短法定工时的必要配套”,以及达成“劳工与公务员的国定假日一致化”。历经了多个劳工团体的长期抗议,在庞大的社会压力下,原本已经通过“砍七天假”的《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第23条修正案,终于在2016年4月由已经取得国会过半席次的民进党党团,透过卫环委员会审查法规命令的程序所否决。

民进党政府正式上任后,5月底劳动部还大声宣称,把七天假还给劳工,是民进党的一大政绩,引起“消失的7天国定假,新劳动部长郭芳煜将还给劳工”等正面报导。但没想到,在工总商总等资方团体的抗议与游说下,“砍七天假”的提案再次上演。6月底,劳动部提出以“一例一休”作为“砍七天假”的修法配套,而行政院竟在3天的时间内就完成审议,通过行政院的劳基法修法版本。此举引起社会哗然:怎么原本说要还给劳工的假,只因为资方团体抗议,又要砍掉了?

首先,大部分的民众并不能理解行政院复杂的“一例一休”提案;纵然后来政府加码,声称“一例一休”的加班费倍数将会增加为1.33到1.66倍,也被劳团揭露“这本来就是现行休息日该给劳工的加班工资”,而且现实中很可能“根本领不到”。何况,这样的提案,是要用来换取劳工的七天有给薪假,无怪乎被劳团讽为“拿大便换黄金”,引来一连串的街头抗争与社会抨击。

原本民进党党团打算在7月底的立法院临时会议上,强行通过“砍七天假”与“一例一休”的法案。但在劳工团体绝食抗议,以及民调直落跌破五成的情况下,民进党临时决定“收手”,声称待9月立法院正式会期开始再议。但问题是,蔡英文政府此波出尔反尔的作风,已给大众留下了一定的负面印象。总统、院长、部长屡屡和资方团体公开或私下会面,更引起劳工团体不满。

甚至,不只“砍七天假”与“一例一休”的争议,在这百日之间,包括真正落实“每七日应休息一日”,以及按经济成长与物价指数“调整基本工资”原定政策,都因为资方团体的杯葛、扬言“退出谈判桌”,就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政策转变。例如,行政院开始提议要制定可不受七休一规范的“裁量基准”,或劳动部“为求劳资和谐”而延后再议基本工资。仿佛只要资方反对,各种合理正当的劳工政策,就必将触礁搁浅!?

从侧面打击劳工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政府处理劳工运动上的巧妙因应策略。不同于国民党政府更习于正面抨击工运的鲜明保守立场,执政百日的蔡英文政府,更显露出其擅长于从侧面打击劳工运动。

例如,当蔡英文政府在执政满三个月时,因为民调下滑,选择正面处理国道收费员争议。国道收费员自救会也于当天晚间主动声明:“这是过去的政府做不到的”,相当程度给予新政府肯认。

但没料到,隔日上午行政院召开记者会说明此案,主掌劳工社福业务的行政院政务委员林万亿,不只行礼如仪地表达政府支持补偿的立场,反而巨细靡遗地说明:“过程中他们的便当也好,或者是车资也好等等,我们也不忍心,也给予适度的补贴。”尔后立即引发了各舆论界如“补偿收费员5.9亿 抗争便当费也付挨轰”的大量批评。国道收费员自救会就在相关补偿“全民买单”的标签下,遭到各界大量谩骂,却未见政府出面缓颊。

仔细思考,政务委员林万亿作为社会福利专家,在向弱势人们承诺发送补偿金时,却大剌剌地向媒体强调:“这包括便当费、车费…”。这之中是否存有刻意操作社会反弹的痕迹,不禁启人疑窦。

另一个案例是华航空服员罢工后,桃园空服员职业工会针对罢工当日拒绝停止提供劳务、违反罢工决议的工会会员,做出了开除工会会籍的处分。而被开除的会员中,包括了罢工当日违反工会决议、至总统出访专机出勤的空服员,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这本属工会自治范畴的争议,应留给工会内部或法院来进行裁决。蔡英文总统却透过发言人,展开一席貌似体恤的谈话:“总统非常关心,认为英翔专案是国家重要的外交任务,感谢机组员替国家外交的努力,他们不应该受到不公平对待。”“总统已经透过幕僚请华航方面,务必全力维护全数机组人员的相关权益。”

一时之间,反使得空服员工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受社会舆论的围勦。既有团体协约法允诺的“反搭便车条款”或工会法的工会自治原则,却不见官方说明。

这些透过舆论从旁打击劳工运动的动作,都和过去国民党政府的正面顽抗不同,可说是更加“精致”的治理术。不过,这些作法固然在社会支持上,可能增添了政府得以疏离劳工利益的筹码,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劳工团体,岂不是更增添了其对政府的愤恨?

形式大于实质的“对话”

今年8月,蔡英文政权执政百日间劳方迅速累积的不满,终于以民调大幅下滑为象征表现了出来。为了挽回民心,林全内阁在行政院内召集了各路的公民团体前来的三场“对话”会议,希望能够赢回“最会沟通的政府”的美名。

固然,此举在媒体形象上似乎有拉回支持度的效果。但参加的劳团,多半对政院更加感到不满。

一来,一次“对话”有二十多个不同的团体进场,每团体能够表达意见的时间只有5~6分钟,也没有一对一回应,根本缺乏实际意义。二来,林全及其阁员们面对敏感劳工议题如“砍七天假”、“开七休一例外”等等,在现场依然不愿作出具体改进承诺;只在少数个案如“高中导师费合理上调一千元”上让步,可说是“抓小放大”。

相形之下,总统、院长等人在接见工商团体时,却是气氛和乐融融,对诉求形同“照单全收”。这无怪乎造成劳团批评:蔡英文政府并非是“最会沟通的政府”,而是“最会和资方沟通的政府”。

当蔡英文说出“我的工作不是轮流讨好谁”这句话时,她自己反而该深思,自己的立场究竟站在哪里?人民要的不是讨好或聆听,而是要问清楚政府的整体政策立场,究竟倾向资方,还是劳方?

小结:资本主义政权的百日现形记

一个合宜的政府,面对劳资冲突,一方面该有清楚的立场方向,另一方面要有合适的程序制度。

蔡英文政府执政百日至今,劳工团体感受不到其站在他们这边。新政府除了个案式地解决劳工问题外,通案政策层次上,只要遭逢资方阻挠,就几乎是寸步难行,改革全数触礁。提升基本工资如此,落实七休一也是如此。而在“砍劳工七天假”一案上,甚至是明显的倒退。

百日以来,一个个劳资冲突的议题,也没有合适的程序来让不同的意见论辩,而仅有形式性的对话活动,形同公关问答。现实中,一切依然是遵行著台湾政治社会的潜规则──受到社会瞩目,才可能被政府重视。政权发现少了选票、民调跌了,才会看看怎么做政治公关略施小惠,来亡羊补牢。

这几乎可说是资本主义政权的现形记。百日固然不能够预测未来四年的种种细节,但也足以说明了其施政上的基本方向:固然需要平民百姓的选票支持,但资产阶级的首肯,才是其政经立场的最后依归。这未必是“政客诈骗”或“背叛理想”的问题,而毋宁是,资本主义对政权性质所设下的基本限制。

而台湾劳工处境的未来,将走向什么方向?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必须回归到劳工阶级自己身上。如何透过一连串的集结、抗争、发声,有效扭转资产阶级政府灵巧设下的天罗地网?有如执政百日的凯道上,劳工团体高亢的喊话:“执政百日的全民不满,只是开始。放眼未来,被威胁要牺牲权益的劳工阶级必将一一走上街头,迫使这个倾向资方的政府,要严正看清楚,谁才该是这个社会中真正的主人。”

(林柏仪,台湾高等教育产业工会组织部主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