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简体
訂閱支持
  • 會員中心
  • 繁體
    • 简体
  • 深度
    • 日報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系列
    • 欄目
    • 互動頁面
  • 多元
    • 國際
    • 大陸
    • 台灣
    • 香港
  • 社群
    • 訂閱支持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最新
  • 地域
    • 國際
    • 大陸
    • 香港
    • 台灣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活動

烏克蘭

獨立廿八年、兩度革命,烏克蘭還在問:我是誰?

何為烏克蘭人?在剛剛結束的烏克蘭大選中,這個問題是核心議題。在親歐或親俄以外,這個東歐「邊境之國」對自己身份的想像,還在繼續。

從烏克蘭到法國,從行動到碰壁:激進女權組織「費曼」的十年起伏

一開始,二十出頭的她們,在大學宿舍讀書、討論女性覺醒;接着,她們以裸露的胸部為「武器」,成了街頭激進抗議的代表。從基輔到巴黎,她們被描繪成「第三波」女性主義的先驅。一晃十年,曾經的先鋒,光環漸褪。

烏克蘭民主改革(下):「雜牌軍」聯盟,不在開放政府路上舉白旗

作為至今唯一持續的國家改革,ProZorro 試着從一個數位採購系統,成為擴大改革同盟、培養公務員文化,和凝聚人民改革意志的工具。

烏克蘭民主改革(上):在貪腐國度裡,用大數據打開政府賬房

來自街頭的人們,用公民科技的力量監督政府如何花錢,不僅讓過去政府採購的錢坑黑洞變透明,至今也為烏克蘭省下近400億元。
  • 1
  • ...
  • 14
  • 15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帳戶管理
  • 常見問題
  • App 下載
訂閱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