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民主改革(上):在貪腐國度裡,用大數據打開政府賬房

來自街頭的人們,用公民科技的力量監督政府如何花錢,不僅讓過去政府採購的錢坑黑洞變透明,至今也為烏克蘭省下近400億元。
2013年11月,當時烏克蘭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突然停止簽署與歐盟的經濟合作進程,導致反對者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持續幾個月之久。圖為2014年2月20日,反政府示威者在獨立廣場與警察發生衝突。
開放政府 國際 歐洲 烏克蘭 政治 社會

與烏克蘭人談政府採購,他可能會從電子商務開始談起。

「(投標)就像買衣服一樣,你(指企業)可以挑不同的平台,」烏克蘭經濟發展與貿易部政府採購處處長亞歷山大.斯塔羅杜布謝夫(Olexandr Starodubtsev)說,當政府開始一門採購,在烏克蘭,至少有 7 個平台上看得見標案內容,各平台服務、收費不同,就像不同電商平台賣衣服一樣,「標案平台」們也在各處打廣告,吸引廠商。

他們也用大數據。在烏克蘭政府採購數位系統 ProZorro 上,大大小小的政府部門開出標案後,就進了數據庫,每筆投標、每次競標,直到標案的執行、檢核等,都在中央數據庫裡,政府花錢採購是否高出市價、標案設計是不是獨厚某家廠商,還有投標廠商的滿意度、對政府的回饋等,都藏不住。平台上還設計了「吹哨者」系統,讓廠商檢舉官員、揪出不平等的標案,查賄,從此變成「即時」,反貪腐的官員,理所當然成為 ProZorro 最忠實的使用者。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3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文章很有啟發性,湧現新願景「我希望生活在一個讓我相信政治的香港」。但我們爭取的又要到樽頸了。

  2. 這篇文章像是在千瘡百孔中找一個相對亮點, 有點掩飾改革一敗塗地的意味。 這幾天關於烏克蘭的新聞有: "聯合國祕書長助理烏爾·繆列拉(Ursula Mueller)於10月10日至13日去了烏克蘭,前往基輔及頓巴斯地區實地察看。 10月14日,聯合國呼籲:必須馬上對烏克蘭進行人道主義援助,以便幫助數百萬名平民度過即將到來的冬季。" 烏克蘭的真相是見證西方民主制度的失敗。

  3. 採購是貪污的主要渠道,政府官員以權謀私,將公共項目批予自己人,又或者以高價訂購設備從中收取回佣等等。要杜絕採購方面的貪污行為,提高透明度是正確而且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