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受害者?台灣兵在二戰時期的東南亞做了什麼|《由島至島》導演廖克發
楊樹木撇清責任的說法,被一份遭囚英軍的證詞打破。這份來自英國檔案局的檔案,證明他確實參與虐囚,雙手沾了血腥。
華語電影版圖變遷:馬華電影掀國際小熱潮,台灣助燃在背後?
《富都青年》《五月雪》《虎紋少女》三部馬來電影走向國際,過程中台灣是平台、舞台、資金,也是市場與更多?
書摘|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海峽殖民地的華人社群主要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移民,其複雜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
MH370失蹤十年,國際合作不復往日,家屬未放棄,大馬將重啟搜索|Whatsnew
十年的時間改變的不只是中國與世界的外交關係,也有中國的出境游與航空業的要求。
The 1975大馬演唱會LGBTQ爭議,是勇敢或不負責任?|Whatsnew
本地社運人士批評其行為沒有考慮馬來西亞本地LGBTQ群體的切實處境,也有網民認為最終最應被批評、責罵的是政府和權力。
The 1975 男男擁吻「吻出問題」—— 大馬的政治、宗教、LGBTQ+與表演產業
保守的宗教社群與性\別及同運人士都發聲譴責The 1975的做法。為何同運人士反對聲援LGBTQ+的行為?
在馬來西亞,一場瘟疫打斷了政變
在族群政治升温的大馬,一場政變打亂了防疫,一次聚禮升級了疫情
馬來西亞「紙牌屋」:94歲「老馬」再開族群政治輪盤
馬哈迪構想的大聯合政府如若實現,馬來西亞將不再存在反對黨,宛如在一個議會制國家實現總統制。
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用台灣的自由去做最好的事
在倡導自由和多元的台灣,所謂的「台灣人」是什麼樣子?是單一的,還是多元的樣子?
從馬哈迪的外孫女眼中看大選,《M for Malaysia》試圖紀錄馬來西亞 GE14 的十一天
2018年第14屆馬來西亞全國選舉簡稱為 GE14,政見不同的外孫女想要紀錄馬哈迪再次參選的全過程。
丘偉榮:宗教遭遇民主化,希盟時代馬來西亞伊斯蘭政治的博弈
政權輪替後的馬來西亞政治提醒我們,要扣問的不是伊斯蘭與民主制度是否可共處,而是伊斯蘭化和民主化進程如何互相牽扯和影響。
馬來西亞東鐵:「中國製造」為何蓋了又停?
東鐵停工半年後,記者沿著這條備受矚目的鐵路工地走了一遭,行經3個重要節點:文冬、關丹、登嘉樓。我們和承包商、工人、政治人物、地方居民聊了聊:投資規模高達200億美元的東鐵項目,在歷經政黨角力、債務爭議後,命運將通往何方?
華爾街日報:中國曾提出救助1MDB以換取馬來西亞交易
據《華爾街日報》見到的之前未予披露的一系列會議紀要顯示,在2016年馬來西亞政府基金1MDB金額達數十億美元的貪腐醜聞不斷發酵時,中國高層領導人曾提出願意救助該基金。
馬來西亞導演亞曼達:如果不好玩,幹嘛還做獨立電影?
唸電影學校時,好像每個人都得喜歡藝術電影,那時的我也假裝最喜歡藝術電影⋯⋯
讀者來函:新馬來西亞下的華裔——我愛國家,但國家愛我嗎?
弔詭的是,在換了新政府後,華裔卻再一次成 了種族政治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