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心平氣和看中美貿易戰,超越民粹與民族主義評論

黎蝸藤:心平氣和看中美貿易戰,超越民粹與民族主義

中美之間「一對一」的貿易戰仍處於引而未發的階段,雙方還在枱底尋求避免貿易戰的方案,但在輿論層面,已經引發唇槍舌戰。我們應該客觀地、有同理心地、心平氣和地看待這次的貿易摩擦。

黎蝸藤:特朗普金正恩會談快速拍板,各自有何盤算?

雖然不少評論認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實現美朝首腦會談不太可能。但3月13日,突然傳來了特朗普炒了國務卿蒂勒森的消息,掃除了這個不確定性的障礙。

放棄20年吸納政策,特朗普重塑大東亞戰略挑戰中國?

到了年尾,隨着中美經濟及地緣政治矛盾的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幫助解決北韓問題的失望、印太區域戰略的成型,美國終於回歸到經濟國安雙重強硬的政策上。

不再和稀泥,美國在中東組「新聯盟」對抗俄國陣營

中東問題極端複雜,「順得哥情失嫂意」,奧巴馬政策堪稱失敗。而特朗普時代的中東政策一下子明晰起來,很大程度上摒棄了「和稀泥」風格。

硬實力未增,軟實力崩壞,美國國際形象斷崖式下墜的一年

特朗普(川普)主政下,把國内一套帶到國際社會,令美國的國際形象低落,國際處境孤立,不可逆地耗盡美國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外交軟實力資源。即便三年後換上新總統,也不一定能挽回。

黎蝸藤:深紅阿拉巴馬州易手,#MeToo大潮撲向特朗普

阿拉巴馬在美國南部,宗教保守氣氛極濃厚,在政治光譜上是深紅州,本來只要共和黨推出稍微像樣的候選人,幾乎就是「躺着贏」。

黎蝸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後,更複雜的本土主義視角

在否定與譴責了北京的粗暴之後,我們還須認識到:對大部分中國大城市來說,「外來低端人口」問題根本上還是是否認同本土主義的問題。

特朗普東亞之旅表面風光,中日領導大東亞指日可待

一切風光都掩飾不了特朗普之行成果寥寥,中日兩國剛連任的強勢領導人,似乎才是這十幾天頻密外交活動的最終操盤手。

黎蝸藤:日本購釣魚島五週年──撬動半個地球局勢的小荒島

釣魚島本身缺乏經濟軍事價值,從釣魚島爭議的產生開始,長期是政治鬥爭的棋子。

黎蝸藤:班農下台,美國轉向

隨着班農的離職,白宮及内閣變成以伊凡卡、庫什納為首的全球派主導,麥克馬斯特、凱利及國防部長馬蒂斯等軍人派輔政的局面,美國外交轉向已是必然。

黎蝸藤:中印邊界糾紛的來龍去脈與是非曲直

中國認為是非曲直非常明確,印度違反國際法,只能「老老實實退出去」。中國的說法雖然義正辭嚴,但印度與不丹一方也並非完全無理。

黎蝸藤:解構通俄案,特朗普如何一步步邁向彈劾之路

從特朗普(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就一直困擾政界的「通俄案」,近日進入新高潮,他離被彈劾之路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