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溯源報告爭議,各國疫苗孰優孰劣:疫情的兩個關鍵問題,有何最新解答?評論

病毒溯源報告爭議,各國疫苗孰優孰劣:疫情的兩個關鍵問題,有何最新解答?

世衛組織的病毒起源報告並未獲得一致認可,有關病毒溯源的爭議會一直持續下去。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的「對峙」,只是兩國未來衝突的序曲?

中國要「平視美國」,美國也會更嚴格「完全對等」地對付中國。而一整套「西方話語詞匯」,正被中國改造為反映其價值觀的版本。

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全球氣候政治的未來會有何變數?

到了拜登時代,世界會越來越習慣按「發達國家」的標準衡量中國,如果不在氣候問題上提出進取的目標,中國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拜登上台後,美國會試圖重新成為世界警察嗎?

美國要重返國際組織,不能為重返而重返,而是要重奪領導權。

總統選舉結果,如何決定中美關係的未來?

對民主黨有利的是,共和黨人在過去半年來,突破了無數美中交往的禁區,為以後四年奠定基礎,民主黨上台也沒有理由推翻。

特朗普染疫後,美國大選會往何處去?

週三晚的副總統辯論,反而會成為焦點之戰。

新冷戰?中美未來比冷戰更危險

如果美中只是輿論戰、法律戰、外交戰和貿易戰,即便再激烈,或許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往後,擦槍走火甚至爆發熱戰的可能都存在。

來自北方的天然氣管道,為何引起美國與德國的紛爭?

在美國看來,俄羅斯加強對歐洲能源的供應,就像一個火藥桶被埋在盟軍的腹地。

從國務卿到FBI局長,四篇演講如何定義美國未來對華政策?

以往美國對中國的批評大都集中在中國內部事務、地緣政治、或最多止於對美國經濟損害;而現在的重點卻放在中國對美國經濟、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的威脅。

黎蝸藤:拜登既出,桑德斯可堪爭鋒?——美國民主黨2020初選前瞻

民主黨共有20人宣布參選,但不少人只是志在參與。真正較有影響力的是九人,其中拜登和桑德斯是顯而易見的領先者。相比四年前,此次初選背景有三大不同,這決定了不太可能重演2016年的一幕。

黎蝸藤:對歐洲軟硬兼施,美國爲何仍在輸掉針對華為的戰爭?

德國和歐盟的表態,已基本宣佈美國在歐洲戰場上的失利。無疑,德國和歐盟還可能「變相」地部分滿足美國的要求,但基本已經不可能完全把華為排除出歐洲5G市場。

黎蝸藤:老布殊的功過盤點與中國情結

如果說,老布殊大體是里根政策的執行者,那麼其「親中」因素可能是一個獨特和重要的例外。里根對華相當強硬和現實主義,老布殊卻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黎蝸藤:美國中期選舉後,政壇風向與「政黨重組」會如何發生?

美國歷史上經歷多次「政黨重組」,理解這個詞更好的方法是「各種利益勢力重新站隊」。

黎蝸藤:在國家與民族敘事中,反「民族主義」的金庸小説

作為小說,金庸沒有通過說教把反民族主義、反大漢族主義明確點出,但通過故事,無疑能讓讀者感受到其用心。

黎蝸藤:特朗普「退群」,真的如此不堪嗎?

中國和其他相關國家一直指責特朗普「退群」成癮。無疑,美國頻繁「退群」嚴重衝擊世界秩序,但仔細分析,特朗普此舉是否真的離經叛道呢?

黎蝸藤:中美衝突擴大,兩國摩擦能止於貿易戰嗎?

在最近貿易戰僵持,美國急於談判的時刻,接連發生的幾件事漸漸有中美衝突向這些方面擴大的苗頭。如果能讓「貿易戰只是貿易戰」,已令人慶幸。

黎蝸藤:川普治國下,中美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當川普在2018年一改2017年的親善姿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之時,中國依然誤判川普,惡手頻出。

黎蝸藤:「精準反擊」還是「精準助選」?——中美貿易戰會如何影響中期選舉?

中國想要「精準打擊」,可能根本沒有什麼意義;反而是美國「自傷八百」的七傷拳,成為民主黨在中期選舉翻盤的利器。

黎蝸藤:全球國際關係面臨轉折關頭,更要避免走回叢林法則時代

現在全球的國際關係正面臨轉折關頭。尊重各國領土主權,不強佔他國領土,就是過去七十多年成功建立起來的最基本的國際規範。

黎蝸藤:中國的「祖宗領土」,說法一直在變

中國只有抛棄這種「老祖宗留下的領土」思維方式,才能真正與現代國際準則兼容。

中美科技知識之爭:中國的「模仿創新」,合理不合理?

「學習」西方知識是中國科技突飛猛進的最重要原因。以寬泛的標準,中國對西方科技的「學習」,可以粗略大致分為七種:有的是合法的,有的是非法的,有的游走在合法與不合法之間。

中美輸贏爭論不休,如何評價特金會才不至盲人摸象?

如果從解決朝核問題的角度,毫無疑問,特朗普被拖入金正恩的節奏,相當失敗。不過,如果把思考點從朝核問題跳出來,放到東亞佈局思考,對美國來説,倒也未必這麼糟糕。

貿易戰何以戛然而止?美國派系分歧與中美場外過招

值得指出的是,貿易戰之所以這麽快就落幕,還在於雙方都有盡快結束的願望。在貿易戰中,雙方都添加入「場外招數」以逼對方就範。

黎蝸藤:中國《北極白皮書》與各國極地爭奪戰

全球暖化與科技進步,令各國對極地的爭奪既有經濟利益,又具備可行性。在中國崛起與中美爭霸的大背景下,極地爭奪戰更附上濃厚的地緣政治戰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