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當紅色通緝犯要和我「交個朋友」廣場

記者手記:當紅色通緝犯要和我「交個朋友」

面對紅色通緝令嫌犯的採訪任務,記者要如何像國際刑警般從眾多線索中抽絲剝繭,接近當事人,取得信任?作為公眾與當事人的連接,報導要如何滿足讀者,又尊重事實,接近真相?

像瘋子一樣愛和記憶,直到世界土崩瓦解

記憶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也是我們唯一的武器。

讀者來函:中國的非洲戰略,幾內亞灣,與策反聖多美

台灣當局的邦交國雖少,也有22個。為何會是聖多美?

讀者來函:權力的感覺使一切變質

這款講伊朗革命的冒險遊戲把歷史切出一個截面來,讓你經歷一段。

讀者來函:「開天窗」要你批准?

「在原本的位置留下一個個空框,是一種沉默,令人不安的無聲。很明顯,有些東西不見了,就像我們變成一份無言的報紙。」

專訪傳播學者Victor Pickard :未來屬於不追求利潤的媒體

公共媒體模式是最理想的,次之是非營利媒體模式,而營利模式沒有太多的前景。

讀者來函:內地高校生的香港「本土」研究之旅

一群內地生高校生到香港街頭派問卷作「本土」研究,他們遇到了怎麼樣的香港人?

誰會是新聞界的Pokémon Go?我在全球編輯網絡峰會體驗「新聞神器」

AR、VR、AI…不僅正在重塑超人氣手遊,還在衝擊傳媒界的生產、傳播和互動,未來新聞界,誰將成為激起千層浪的Pokémon Go?

讀者來函:放過楊舒平吧,讓我們來談談原則

每個人都需要勇於表明自己的立場,勇於在爭論中參與公共生活,因為當大部分人選擇冷眼旁觀的時候,將會是社會最容易受到弄權者和野心家擺布的時候。

記者手記:賣軟軟的小Youtuber,與內心崩潰的大人們

落後的我,某一個瞬間,感覺自己遠遠的被時代拋在了後頭。

讀者來函:連娛樂八卦新聞也封了,請問我還能看什麼?

現在你說這些娛樂號在炒作低俗追星議題,ok,那麼這些都封完了,我要去看什麼呢?

讀者來函:換一個特首,香港就會多一點信任?

香港要走向以理性討論為基礎的公民社會,還是以觀感印象為基礎的公民社會。

讀者來函:用事實擊敗「事實」?論特首辯論Fact check

Fact Check 能看到候選人確實有表述不準確之處,但也有不足之地。

Your Opinion:歡迎來到「後真相時代」

在後事實時代,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已然成為事實。即將開啓特朗普時代的美國,會何去何從?

讀者來函:微信紅包事件中的中港交流困局

不交流,就不知道對方的信息,就只能盯著人家的標簽不放。紅包事件,雙方都有責任。

讀者來函:渴夢的香港,夢醒的香港

香港要靠清醒夢走下去,清醒是監察,做夢是創造。

Your Opinion:辱華不辱華,誰說了算?

「不知道哪一天,水會真正漫過人們的胸口,那時他們才發現,自己將要無法呼吸,可好像一切都來不及了。」

Your Opinion:婚姻平權,台灣還要等多久?

台灣同志運動三十年,能否在婚姻平權上,打開第一個突破口?有同志讀者向我們留言:「我只知道,我們已經不能再等了!」

方可成:一部分美國人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心理創傷

大選結果揭曉後,在我所在的這所常春藤大學,我真切地感受到廣泛的心理創傷。儘管這所大學是特朗普的母校。

讀者來函:回應江旻諺,基本法「港獨」紅線的意涵

只要不堅持民主是0和1,有和無的問題,步步為營,在這個程度之下的民主,仍然有希望。

Your Opinion:新特首來了,「香港真的還能再堅守住下一個五年嗎」?

特首選舉落幕,有人心懷希望,認為每一次選舉都是有益的嘗試;但也有人深感無力,「香港還能再堅守住下一個五年嗎?」

巴拿馬文件背後,記者和程序員如何聯手做新聞?

為了解析、共享、使用2.6TB的巴拿馬文件,他們到底開發了哪些工具?記者們又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