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張倩燁:馬來西亞2018大選,民主輪替的最後機會? 若2018年大選衝擊無法撼動國陣的長期執政地位,未來反對陣營恐再難號召到如馬哈迪一般的魅力式政治強人,反對陣營實現「改朝換代」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
評論|林韋地:馬來西亞華人,複雜「共同體」的前途困境 「馬來西亞華人」這個「想像的共同體」是否真正存在,已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從客觀統計數字上來說,有740萬「華人」在馬來西亞這個國家裏,但這740萬人的背景,和他們所受的教育,其實差異非常大。
天公保佑我男人:一個80後大馬迷妹的哈韓旅程 港台流行文化是她的青春、福山雅治讓她學會日文。但近十年來,卻是韓劇、韓綜、韓樂、韓國歐巴與弟弟佔據了她的生活。韓流南向,大馬華人迷妹由「哈台」轉「哈韓」,也標誌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典範轉移。
被仇恨團結的緬甸,記者成為「麻煩製造者」 帶着希望回歸緬甸的流亡記者,卻因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報導而身陷囹圄;對穆斯林的仇恨,將緬甸團結起來,一齊指責外國媒體損害國家形象。走出監獄的緬甸戰地記者說:「我不再信任昂山素姬了。」
緬甸的好木材沒有了?中國商人說,都在瑞麗的倉庫裏 從緬甸瓦城到中國的公路總長450公里,是兩國最重要的經貿之路,也成了紅木走私主幹道。在這裏,緬甸林務局的游擊隊攔不住中國進口,也擋不住本地犯罪。紅木不斷流出,原生林瀕臨絕跡。
《跟緬甸火車一起跳舞》:「殖民者」喬治.歐威爾的緬甸時光 你可以想像,這位年輕的英國警官,每晚喝得微醺從卡塔俱樂部回到家,坐在房內,就著緬甸或印度僕人點亮的煤油燈,寫下身為「一個壓迫體制的一分子」,他的羞愧、沮喪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