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简体
訂閱支持
  • 會員中心
  • 繁體
    • 简体
  • 深度
    • 日報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系列
    • 欄目
    • 互動頁面
  • 多元
    • 國際
    • 大陸
    • 台灣
    • 香港
  • 社群
    • 訂閱支持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最新
  • 地域
    • 國際
    • 大陸
    • 香港
    • 台灣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活動

詩歌與衝突

專訪緬甸詩人Ko Ko Thett:仇恨言論是唯一的語言暴力

我用英文寫作,持芬蘭護照,爲什麽就卸不去緬甸的政治和文化包袱呢?仇恨言論是唯一的語言暴力。有時候它聽起來很有禮貌,但是它指向的人能夠感受到它的暴力。

專訪歌爾伽:我來自加泰隆尼亞,我的母語是加泰隆尼亞文

戰爭這故事非常奇怪,因為敘述者是沉默和恐懼。但這種沉默有種雄辯的力量。

專訪馬茲洛夫:沉默就是母語,姓氏即是移民,語言才是家園

九○年代初,巴爾幹半島打起仗來,「我記得當時我還睡在床上,穿着天真的睡衣」……

詩選:要戰爭,不要戰爭(我是怎樣錯過了戰爭)

一個從剛果加丹加回來的外國兵,想把他的一把22口徑12 發自動來福槍賣給我的父親……

專訪埃斯比達列:我的詩改變這個世界70億分之一但這是開端

「我沒辦法用自己的文字來改變世界,但是我能改變自己,甚至乎我的讀者,而我們都屬於這個世界。我改變這個世界的七十億分之一,這是個非常重要的開端!」

舒普雅科夫:如何在普京時代寫詩?

「如果你不支持普京政府,你在自己的祖國裏也只不過是一個陌生人罷了。」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帳戶管理
  • 常見問題
  • App 下載
訂閱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