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ISIS是21世紀的產物,20世紀的辦法不能對付它
ISIS不是中世紀的,它是21世紀的產物。它告訴我們未來的歷史大約會是什麼樣子。
評論|
葉寶琳:郊野公園是魚和熊掌的選擇?
香港土地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政府重視房屋問題,就更應討論930多公頃的丁屋預留地和740多公頃而只供富豪玩樂的私人會所土地,還有更多更大的軍事用地。
評論|
劉況:巴黎恐襲後的全面參戰陰影
右派共和黨人主席薩爾科齊緊接奧朗德後的講話,極力把民情推往主戰一方。他認為法國必須進行「總體的」戰爭,這個語調恍如喚起兩次世界大戰的總體戰,調度全社會力量來參戰。
評論|
舊歐洲官僚國家模式,將無法應對伊斯蘭國?
1920年代的共產國際和今天的伊斯蘭國都是大自然的禿鷹。他們消滅能夠產生自己的病態社會,破壞無法阻止自己的脆弱社會,選出能夠抵抗自己的合格畢業生。
評論|
對話法國學者:「屠殺都結束了嗎?」
反恐最大的挑戰,是在有效反恐與保障公民權利、信仰和言論自由等民主社會的基本原則之間實現平衡。
評論|
全民養老金:結合本土與左翼的視角
六十多位學者聯署提倡設立「全民養老金」,筆者參與其中,一方面認同計劃可實現社會公義,另一方面亦希望引入本土視角豐富討論。
評論|
趙恩潔:時間越久越顯得錯誤的伊拉克戰爭
英國輿論為什麼說貝理雅(布萊爾)的道歉並不是真的道歉呢?
評論|
羅世宏:為什麼要看《沖天》和《老鷹想飛》?
為了搶救抗戰歷史記憶,為了療癒集體心靈創傷,為了救老鷹,也為了救自己,我們可以從進戲院觀看這兩部紀錄片開始。
評論|
誕生了昂山素姬的緬甸,是個女權主義國家嗎?
緬甸知名的女權行動者對我說:「我相信昂山素姬是一個很優秀的領袖,但坦白說,她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例子,如果以她來作為女權狀況的指標,那只會見樹不見林。」
評論|
國家意識形態中心,一場投機的政治生意
以陳腐方式重組文宣舊勢力伊始,就已經落後於新媒體發展潮流,這才是它最具諷刺意味的地方。許多厭憎它的人很擔心它獲得成功,可它注定不能實現「願景」。
評論|
政治、商業、但無關社會──中國城市廣場的進化之路
政治和商業,是中國城市廣場的主要推動力,但是傳統的社區功能、公共空間的功能卻很少涉及。
評論|
吳戈:南海問題為何成為中美矛盾?
對仍在完善之中的海洋規則,中國既需要和利用《公約》的國際海底制度等有利部份,又對其領海無害通過權和海洋法法庭等根本制度加以拒絕和保留。
1
...
277
278
279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