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愛荷華州初選特朗普大勝,2024美國大選接下來會有何看點?
拜登想重構反特朗普聯盟,要比2020年難許多。
評論|
四年前只是「借票」給綠營:兩屆台灣大選中,「超越藍綠」的選民側寫
柯文哲主要的選票來源,是一群「在2020年票投蔡英文、而在2022年就沒投給民進黨的選民」。
評論|
王宏恩:總統票流失259萬,民進黨如何從2020退步到2024?
不要忘記,一開始剛成立的民進黨,也是從都市的年輕人們開始發跡的。
評論|
沈有忠:如何解讀台灣大選結果,賴清德新四年有哪些挑戰?
新政府雖然陷入朝小野大的結構,但不是完全無解的僵局。
評論|
中國女權與世界接軌的三十年:在絕境中不斷出圈,行動者的變與不變|端對談
「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賦權,我們依然要去思考:要把話筒給誰?」
評論|
南方小土豆:嬌妻文學撐不起內循環旅遊業的「潑天富貴」
假設這一切都未能奏效,符號消散後究竟會剩下什麼樣的空虛和惶恐?
評論|
「兩個敵國」:聲稱朝韓不再是同族,金正恩為對韓用核武器找藉口?
韓國媒體認為,朝鮮會評估陷入支援烏克蘭及以色列這兩場局部戰爭的美國,在朝鮮半島能否應付第三場戰爭。
評論|
想像的「大屠殺」:美國社會多重現實裏的「反猶主義」
當一場事實上的大屠殺可能仍在加沙展開時,美國公共輿論場裏,被主流建制想象的「大屠殺」帶來了別樣寒噤。
評論|
書店打工手記:上海是個大商場,我是時薪22塊的兼職店員
大陸書業一手觀察,講究視覺美的新書店愈開愈多,但實體書店因此得到救贖了嗎?
評論|
不止是性騷擾:知識分子的濾鏡下,同樣赤裸的性狩獵
壓迫已經先於傷害而存在。
評論|
由「臨時工」提供服務的社會:中國勞動就業的不穩定化及其後果
極致的不穩定性讓經濟發展陷入某種成癮狀態,企業變得更想「輕裝前行」,而勞工則揹負更多壓力、恐懼和不安全感。
評論|
區議會選舉觀察:無視投票率,北京想培養什麼樣的「建制新貴」?
北京以新選舉制度著力規訓香港政治生態,不過,規訓成果如何?
1
...
21
22
23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