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早熟的、千瘡百孔的、被物化的小女孩們|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
寫下這篇自述的決心是堅定的,但過程卻充滿艱難。我看見種種「未成年少女」與「創傷」的被符號化,我的存在成為了一種文學容器。
評論|
評美斯事件:當「中國」為「香港」討回公道,是香港故事的成功還是失敗?
一宗發生在香港的商業事件,上升到中國的「民族主義事件」,這是政治正確的勝利,卻也是政治宣傳的失敗。
評論|
未來會幸福嗎?酷兒未來,告別焦慮與不確定的時間觀
我們如何想像希望,就如何獲得希望。
評論|
喬瑟芬:王志安「夜夜秀」爭議下,台灣人湧動的情緒暗流
關於王志安的言行是否構成對障礙人士的誤解與歧視這點,不該有爭議,也不該為其以任何理由開脫。
評論|
王志安上賀瓏夜夜秀,一場流量裏的風波|端對談
一些簡單卻不好回答的問題被丟出來。
評論|
AI 元年,Open AI「宮鬥」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加深了人們對 AI 安全、倫理和監管的思考或許就是Open AI 罷免風波所帶來的最正面的反響。
評論|
陳朗紀念徐曉宏:請君重作醉歌行
他和我都知道,再沒有人可以「率」我了。
評論|
英國殖民印度的歷史評析:殖民統治到底給印度帶來了什麼?
如果不講政治正確的話,印度人自己恐怕也難以給出一個簡單的回答,因為英印之間並非簡單的壓迫/剝削敘事可以描述。
評論|
愛荷華州初選特朗普大勝,2024美國大選接下來會有何看點?
拜登想重構反特朗普聯盟,要比2020年難許多。
評論|
四年前只是「借票」給綠營:兩屆台灣大選中,「超越藍綠」的選民側寫
柯文哲主要的選票來源,是一群「在2020年票投蔡英文、而在2022年就沒投給民進黨的選民」。
評論|
王宏恩:總統票流失259萬,民進黨如何從2020退步到2024?
不要忘記,一開始剛成立的民進黨,也是從都市的年輕人們開始發跡的。
評論|
沈有忠:如何解讀台灣大選結果,賴清德新四年有哪些挑戰?
新政府雖然陷入朝小野大的結構,但不是完全無解的僵局。
1
...
20
21
22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