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990年代文化辭典:24個關鍵字,有的成為傳說,有的餘音裊裊

在這些字卡中回顧九十年代的集體亢奮,無論是否親身經歷,這些人與事如今依然留有印記。
None
文化現象 風物

【編者按】和我們在這個夏天討論氣候一樣,35年前1989年的夏季也有點不尋常,既有在中國北方過分炎熱的紀錄,也由北至南,直到上海、香港都出現不同尋常的冷空氣,在炎熱中卻錄下七月最低溫度。那一年政治事件也多,六四事件發生五個月後,柏林圍牆倒塌,一個十年即將過去,世界彷彿有新的進程要去展開⋯⋯

今天回望,九十年代是一些人的青春,另一些人的童年或者「史前記憶」,但無論你以怎樣的方式經歷/未曾經歷,那樣的十年在時空與文化的鏈條上都曾經擁有獨特的性格。近年來,再現90年代成為中國劇集一股熱潮,典型如《繁花》、《漫長的季節》;台劇也有《天橋上的魔術師》、《想見你》重現那時代的風貌。與之相隨,人們開始討論那年代的特殊質感,與後來的對照及影響。

其實九十年代大部分時間都是前網絡時代,華人所在地區,大陸、香港、台灣及海外,對應今日交通通訊便利,是更為陌生、隔絕,抑或戲劇性的相反?那種陌生可比得上今日我們對九十年代對方故事的陌生嗎?可以肯定的是,幾地華人時空彼時擁有的特異質地和脈絡都更為自我、分離。

在文化圓桌之後,我們為讀者送上九十年代的文化關鍵字辭典。四位與談人根據自身的經歷與感受,也觀察與歸納了在那個十年之中令嚴肅與通俗文化皆產生巨變的人與事,哪些如今已成傳說?哪些仍然餘音裊裊?就跟我們的字卡一起逐張回顧吧!

辭典編輯部成員

李照興,香港文化評論人、影評人、作家,穿梭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從事出刊及創作,《潮爆中國》、《燃後中國》等書作者。

馬欣,同時是音樂迷與電影癡,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曾任金馬、金曲、金鐘、金音評審,著書多種,主持Podcast節目《人間好失格》。

廖偉棠,香港作家、詩人、攝影師。曾任書店店長。著作多種,最新為小說集《末日練習》,詩集《劫後書》獲2024台灣金鼎獎。

賈選凝,影評人。從北京移動到香港又旅居台北。參與電影教育、評審及策展。曾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平遙國際電影展「迷影選擇榮譽」、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評審。

01 大陸小說廣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說連播》(2000年更名為長篇連播)所演播的作品,不但會引發聽眾熱烈反響,更能直接帶動小說銷量。

長篇小說透過廣播家喻戶曉,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國當代文學特有的生產與傳播現象。《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白鹿原》等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都是藉助廣播走入尋常百姓家。尤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說連播》(2000年更名為長篇連播)所演播的作品,不但會引發聽眾熱烈反響,更能直接帶動小說銷量。最著名的例子是《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時無人問津,但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後轟動一時,第三部甚至是廣播先於出版。

適合電台播送的文學作品一般都是故事性強、人物命運曲折、矛盾衝突不斷、懸念高潮迭起的現實題材小說。以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為例,該書1989和1991年兩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文播出,是90年代極富盛名的經典;但近年卻陸續出現對該書的負評,有讀者對其文學價值提出質疑。造成爭議的原因之一在於閱讀與聽書的體驗截然不同,小說中許多情感豐沛的對白以有聲形式呈現時餘音繞梁,但直接讀文字卻顯得用力過猛。而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愛情追求,與今天讀者的三觀又相去甚遠。曾經感動60後、70後的愛恨情仇,或許也是獨屬於90年代的大眾文學審美。(賈選凝)

02 《千千闕歌》

這首於1989年推出的歌,本身也是為記念陳慧嫻赴美留學暫別歌壇的情緒,一首話別的歌。再過一兩年,它在大江南北唱至街知巷聞,代表了一個流動大時代的普遍心聲。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的南巡講話,重申只有繼續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呼籲一個更具經濟發展動力的開放市場,給予民間一個更適合私企或個人營商的環境。一夜間,「下海」「個體戶」「生產效率」成為新的座右銘,出城打工,或者脫離體制自行創業變成中國人民每天碰到的日常,八九六四後短暫冷卻的資本運作,與民間商業發展重新提速,直接吸引更多香港資金及人才北上尋求機會,走進了一個人和資本皆大幅流動的大時代。香港廠商其實早在80年代已開始到珠三角設廠,90年代則更多是香港地產商、廣告界、餐飲業等專業界別的北上,並遍及上海和北京。這次開放和新一波港人北上潮是《繁花》的背景,伴隨北上的是更多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方法、餐飲口味到影視音樂娛樂,因香港其時的生活質素領先形象,隨港式的北上也無可避免變成一種被追捧的風格。


這時代在全中國最能引起共鳴的香港歌曲,再非80年代的《萬水千山總是情》,又未開始BEYOND 的影响力,而是陳慧嫻演唱林振強填詞的《千千闕歌》。這首於1989年推出的歌,本身也是為記念陳慧嫻赴美留學暫別歌壇的情緒,一首話別的歌。因著香港流行曲其時在中國大陸的流行還有一定時差,需要再過一兩年,伴隨著廣東省城市的電台、卡式帶、卡拉OK的流通,全國人民尋找新機會時的漂泊,它在大江南北唱至街知巷聞,那怕是非粵語區的民眾都朗朗上口,正因為這是一首關於離開、道別、漂散,「不知哪天再共你唱」的歌,極大程度代表了一個流動大時代的普遍心聲。(李照興)

03 楊德昌

楊德昌能掌握城市空間與人心的相生相長,在工整的商業設計中,個體情緒隨著空間的光影流露出的孤獨與疏離感。

楊德昌的作品有非常獨特的城市美學,人物的絮語卻更近似真實,完美捕捉了近代社會原子化的孤獨。

他的作品放在21世紀來看都不會過時的原因在於他掌握了2024的當下,全球化的美夢(於當時台灣是另一種美國夢)幻滅後的蒼白都市生活,與隨著經濟浮動的人心膨脹與變異。看似風格冷冽,其實慈悲地接住被經濟擠壓下失落的靈魂。
楊德昌能掌握城市空間與人心的相生相長,在工整的商業設計中,個體情緒隨著空間的光影流露出的孤獨與疏離感,從1986年《恐怖分子》這部獲得歐美影評讚賞之作,楊導就精準掌握了白噪音,以及以物件,靜態照片的剪輯的多重視角,呈現出當時經濟飛升時,集體的浮躁與個體的茫然。其執行度不下於西方大導演庫柏立克。

楊德昌作品《恐怖分子》。圖:網上圖片
楊德昌作品《恐怖分子》。圖:網上圖片

尤其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6年的《麻將》到2000年的《一一》都是對現代台灣的預告。猶如對今日茫然台灣的情書。

楊德昌對台灣有很犀利的社會觀察,如今回望他的作品,始終都走在時代的前方。他對於90年代台灣工業城市的轉型與城市人心的描述,包括我們島上自我分裂、邊陲政治的掌握、美國夢移植的未完成等。

《一一》中洋洋的邊陲位置來看到今日整個高速世界茫然的背影。是最能捕捉時代景幕的導演之眼。(馬欣)

04 敦南誠品

「敦南誠品」1999年開放24小時營業的創舉,可以說是台灣擁有了精神富足的象徵。

「誠品」書店在90年代是共同的美夢,是在亞洲忙著在經濟趕上西方時,能脫離代工風氣的是對文化想像。「誠品」的轟動是亞洲終於富足到能擁有純粹為了書而產生的空間。

而誠品風潮在1989年吳清友在仁愛路圓環的第一家就開先河,雖然占地不大,但讓書成為主角的設計是稀有的,讓光影凸顯書的位置。打破了重慶南路的書街文化,世界認知的白領品味於焉出現在台北。

「敦南誠品」1999年開放24小時營業的創舉,可以說是台灣擁有了精神富足的象徵。當時的敦南誠品有佔地相當大的音樂館與繪本館、人們甘願排隊翻閱的雜誌區、《誠品好讀》雜誌雖然內容夠硬,但仍引起人們的求知狂熱。

1989年3月12日,誠品在臺北市仁愛圓環東北隅的世華金融大樓,開設了第一家誠品書店。網上圖片
1989年3月12日,誠品在臺北市仁愛圓環東北隅的世華金融大樓,開設了第一家誠品書店。網上圖片

且90年代的「敦南誠品選書」更成為知青的閱讀指標,一時之間,無論文學、漫畫、音樂與繪本等藝術與講堂開始熱絡轟動。它周遭更聚集了有特色的攤販與夜店,成為不打烊的文化新聚落。並且「誠品」在當時也風靡了亞洲,閱讀風氣連動式的高漲。

在閱讀開始衰弱的今日,回想2020周末有15萬人送走「敦南誠品」後,或許那夜我們在追隨實體書最美背影的時分。(馬欣)

05 《霸王別姬》

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獲得金棕櫚獎項的華語電影,這一齣燦爛的悲劇之無法複製,也是90年代後的主流華語電影創作者與觀眾的意識轉變使然。

《霸王別姬》的故事早在80年代就由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創作為電視劇本和小說,但真正成為經典是在1993年由陳凱歌改編成電影之後。電影由張豐毅、張國榮、鞏俐三大演員主演,並獲得第46屆法國康城影展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獲得此獎項的華語電影;還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及第6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並於2005年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百大不朽電影」之一。

它成為陳凱歌自己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除了因為上述榮譽和演員的精湛表演,另一因素是它觸及了當時中國電影無法直面的兩個禁區:同性戀與文革對藝術家的迫害(如今更無法觸及)。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的曖昧情愫,在京劇文本和大時代背景的雙重襯托下,顯得迴腸盪氣;文革的殘酷亦因為「不瘋魔不成活」的藝術家脾氣對抗而更加鮮明。

陳凱歌作品《霸王別姬》。
陳凱歌作品《霸王別姬》。

這一齣燦爛的悲劇之無法複製,也是90年代後的主流華語電影創作者與觀眾的意識轉變使然。自以為身處太平盛世的人們,對極端年代、極端個性的藝術家命運,避之惟恐不及了。(廖偉棠)

06 古惑仔

《古惑仔》把「壞人」寫成正面,後來更有社團「選舉」議題,港產片中經常出現的臥底警匪片,同樣以「兵賊難分」的角度反映身份危機。

《古惑仔》系列成功把黑幫故事變得偶像年青化,並塑造了90年代香港以外華人地區對香港街頭庶民生活的想像和審美,以至後來到香港旅遊時,人們要專誠到油尖旺或銅鑼灣希望能目睹有如陳浩南的古感仔,又或是另一個經典符號即香港軍裝警員。

對中國觀眾而言,古惑仔真正特別之處,是反轉了大陸對警匪兩方「非黑即白」的面譜式處理,那怕是混黑幫的古惑仔都被寫成有情有義,展示的其實是中國的演義小說傳統價值。年青偶像演繹美化,以至對「江湖」的重新解讀(後來也出現了反轉或解構這古惑仔義氣神話的作品,如《江湖告急》《旺角風雲》等,又或者女版古惑仔如《洪興十三妹》的出現),反映了香港作品的極大自由度及對類型套路的快速反思。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海報。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海報。

除古惑仔把「壞人」寫成正面,後來更有社團「選舉」議題,港產片中經常出現的臥底警匪片,同樣以「兵賊難分」的角度反映身份危機,由80年代的《邊緣人》、《龍虎風雲》到90年代更多元處理的《逃學威龍》、《辣手神探》、《喜劇之王》,及至2002年《無間道》成就高峰,皆為香港人身份思考的比喻轉化。(李照興)

07 《陽光燦爛的日子》

基於王朔原著《動物兇猛》改編而來,《陽光燦爛的日子》註定是混合了青春期沉痛與政治傷痕的浪漫、但又被那一代人的「痞子」氣質解構的傑作。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中國大陸獨有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青春殘酷物語》或《蒼蠅王》。這部姜文由演員轉為導演的處女作,於1995年上映,包攬第33屆金馬獎與第51屆威尼斯影展多個獎項,在中國大陸也屬於90年代唯一一部文革題材過審影片。

基於王朔原著《動物兇猛》改編而來,《陽光燦爛的日子》註定是混合了青春期沉痛與政治傷痕的浪漫、但又被那一代人的「痞子」氣質解構的傑作。這三者的碰撞令它獲得了五味雜陳的魅力,這不會被姜文日後流露的毛主義崇拜情懷所敗壞。《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敘事魅力也跟法國新小說、新浪潮電影有著較為通俗的接軌,讓觀眾身陷回憶的迷宮不能自拔。

姜文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

二十一世紀之後,青年導演胡波《大象席地而坐》、文晏《嘉年華》、曾國祥《少年的你》、白雪《過春天》等以不同方式繼承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的血氣,以及絕望。而這種從90年代對國人本質洞察而滋生的絕望,姜文自己在後者《鬼子來了》乃至《讓子彈飛》,做了更虛無的變奏。(廖偉棠)

08 網路小說崛起

90年代在網路部落格、BBS論壇流行時,素民創作的熱潮出現。呈現了百家爭鳴,與突破學院與副刊高牆的奇花異果。

如今台灣影視圈最熱絡的就是如何將IP改編成熱門,也曾經90年代在網路部落格、BBS論壇流行時,可以說是素民創作的熱潮出現。呈現了百家爭鳴,與突破學院與副刊高牆的奇花異果。如網路小說家的痞子蔡(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最轟動)、藤井樹、橘子等人都曾風靡一時。小說改編成電影也曾有相當的迴響。

雖不是「晉江文學」這樣的系統產生,但當時出現了親民的青春小說風潮,年輕人的心聲化為故事,瞬間引發共鳴。當時的網路小說就已經呈現出2000年後愛情觀的改變,與未達成人的永遠殘壘心情。

當時社群還沒那麼盛行,網路論壇、BBS與部落格成為重要心靈支撐,這段時間的網路小說熱潮陪伴許多人走過懵懂。

同時回看其價值,更是突破了出書的高牆與文學的想像,也提供了文學與影視的另種出路。(馬欣)

09 還珠格格

第一部和第二部先後於1998年和1999年首播,不但在大江南北掀起空前絕後的「格格熱」,也在大陸創下迄今未被超越的電視劇單集最高收視紀錄(62.8%),其後長播二十年經久不衰。

《還珠格格》是90年代末最重要的華語流行文化現象之一,更是大陸一整個世代的童年記憶。該劇第一部和第二部先後於1998年和1999年首播,不但在大江南北掀起空前絕後的「格格熱」,也在大陸創下迄今未被超越的電視劇單集最高收視紀錄(62.8%),其後長播二十年經久不衰,堪稱老少咸宜的收視利器。對85後和90後而言,暑假永遠都是伴隨著湖南衛視重播《還珠》而開始。

《還珠格格》劇照。
《還珠格格》劇照。

《還珠》的走紅,固然有前互聯網時代通俗娛樂產品相對貧乏的時空條件,但更得益於它用台灣偶像劇的基調,詼諧解構了宮規制度。平民格格對皇家秩序的顛覆讓大眾看得津津有味,在皇宮中「胡鬧」的小燕子不是典型的瓊瑤女主角,卻贏得了全民好感。網友對《還珠》的進一步解構,也讓該劇的生命力一路延續,各角色的表情包至今仍被廣為使用。《還珠》的前兩部旨在營造一個集閨蜜情、愛情與親情於一處的烏托邦,到第三部問世時,劇中角色回歸現實,劇外觀眾已經長大,止於90年代的經典IP,只能以懷舊面目出現在人們的回憶中。(賈選凝)

10 鳳凰衛視

1997年,鳳凰衛視中文台進入廣東省有線電視網,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中國落地、境外擁有、並以連續方式播出的華語新聞頻道。

1997年,鳳凰衛視中文台進入廣東省有線電視網,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中國落地、境外擁有、並以連續方式播出的華語新聞頻道;翌年,鳳凰電影台啟播。截至1999年9月,中國約有4200萬戶(約為全國所有收視戶的13%)能夠接收及觀看鳳凰衛視;鳳凰衛視當時1.89億的觀眾中有接近1.7億在中國內地。

1996年鳳凰衛視在香港開播之時,香港本地已有「亞視」和「無線」兩家免費電視台。只得另闢蹊徑的鳳凰,瞄準了中國大陸的廣大腹地,將「泛中國化」作為其市場戰略,以大中華作為傳播定位。九七香港回歸時,鳳凰衛視靠60個小時的連續報導打響名號,成為在中國內地具有影響力的境外媒體。1998年兩會期間,主播吳小莉因被朱鎔基點名而迅速竄紅,鳳凰趁勢推出了《小莉看時事》。

鳳凰中文台播出的談話節目《鏘鏘三人行》。
鳳凰中文台播出的談話節目《鏘鏘三人行》。

鳳凰中文台播出的台灣綜藝《我猜我猜我猜猜》、集結兩岸三地名人的談話節目《鏘鏘三人行》,都是大陸85後和90後的集體回憶。而鳳凰電影台則是90年代末中國最好看的衛星電視之一,播放的影片諸如《賭俠1999》、《大內密探零零發》《人嚇人》也成為一代人對港片最初的記憶。(賈選凝)

11 破報

《破報》這份免費刊物由世新大學的前校長成露茜創辦,內容包含了藝術、環保運動與社會運動為主的內容,滋養了兩個世代以上的年輕人對藝文的熱情。

《破報》這份免費刊物曾對文藝圈影響深遠。由世新大學的前校長成露茜創辦。成露茜以父親成捨我的報業精神,創辦了有左派關懷的刊物。內容包含了藝術、環保運動與社會運動為主的內容,滋養了兩個世代以上的年輕人對藝文的熱情。也因此對於新聞自由有更多的期許。可以說是90年代台灣在藝文圈開放出的一朵奇花。

當時《破報》曾試圖放在捷運站發放,但因其內容公開討論「對墮胎的一百種態度」而被禁止,但因此更燃燒了學子擁戴該刊物的熱情,於是各文青集散地,與咖啡廳等一角都曾看到《破報》蹤影,潛移默化了當時自由風氣與開放性思考。

《破報》是曾在台灣發行的免費週報,報導以藝術、勞工運動、環保運動、性別運動等社會議題的消息與評論為主。
《破報》是曾在台灣發行的免費週報,報導以藝術、勞工運動、環保運動、性別運動等社會議題的消息與評論為主。

這份當初因嚮往美國紐約《村聲》而成立的刊物雖然在2014 停刊,但近20年的耕耘仍影響台灣的青年思潮,《破報》當時標榜以「孽世代之聲」讓不同立場都能發言,打破三大報才有評論聲量的僵局,是當時年輕人與次文化的發聲管道,也是台灣成熟轉型的代表之一。(馬欣)

12 廢都

1993年,賈平凹以40萬字的長篇小說《廢都》震驚文壇。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市面上盜版書廣傳,問世不到半年更成為禁書,直到2009年才得以再次公開出版。

1993年,賈平凹以40萬字的長篇小說《廢都》震驚文壇。該書因含有大量性描寫,在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市面上盜版書廣傳,問世不到半年更成為禁書,直到2009年才得以再次公開出版。很多85後的記憶中,父母都偷偷讀過這本「少兒不宜」的書。而該書在90年代的風評毀譽參半,不少人直斥賈平凹是「流氓作家」,但季羨林卻認為《廢都》二十年後會大放光芒。

賈平凹長篇小說《廢都》。
賈平凹長篇小說《廢都》。

以舊白話創作的《廢都》,借鑒潔本《金瓶梅》,以「□□□(此處作者刪去XX字)」代替露骨的情色描述,引發讀者遐思。《人民文學》雜誌前主編李敬澤認為這些□□□是精心製作的「廢文本」,將人們對慾望的遮蔽「變成對慾望的慾望」。讀者在字裡行間尋求感官刺激,但作家是帶著與《金瓶梅》、《紅樓夢》一脈相承的野心,在繁雜細密的文字中夾雜俚語、典故、傳說,以實證主義精神書寫從喧囂到悲涼的世俗生活。

如今,初版《廢都》的收購價已升值20倍,許多新一代女性讀者認為該書嚴重物化女性角色,男性中心主義敘事下的文人困境令人難以共鳴。但在其誕生的時空背景下,作者對知識分子「灰敗」情緒的敏銳洞察和圍繞這部作品所衍生的來自大眾、學界、官方的廣泛爭論,都讓其成為90年代大陸最具話題性的小說之一。(賈選凝)

13 四大天王

90年代初,香港媒體忽發奇想,方便宣傳創造話題的一個對這四位炙手可熱藝人的總稱,以示他們各據一方,撐起了香港影視音樂娛樂的新面貌。

首先得再次強調:「四大天王」並不是像F4那樣的一個固有的流行天團,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和黎明也從來沒合作出過專輯,這不過是90年代初,香港媒體忽發奇想,方便宣傳創造話題的一個對這四位炙手可熱藝人的總稱,以示他們各據一方,撐起了香港影視音樂娛樂的新面貌。

那是1992年,80年代一度雄霸香港樂壇的巨星陸續淡出或轉型,張國榮曾宣佈暫別歌壇專心拍電影,譚詠麟宣告不再領獎,梅艷芳氣勢不似從前。再過一年,創作型巨星黃家駒和陳百強相繼離世,香港娛樂圈急需新氣象、新話題或說是新的支柱,以迎合傳媒和粉絲們貪新忘舊的需求。其他華人地區也需要來自這潮流帶領地的新血。四人的成長和走紅經過,也反映香港其時的華人流行文化中心地位。劉德華張學友雖在香港土生土長及走紅,後來劉德華又能在中國大陸「春晚」演出紅遍全國,張學友最經典的專輯《吻別》主打是國語歌,至今仍是華語專輯銷量的歷史巨作。黎明則是北京出生移居香港後成長並走紅。郭富城到台灣發展憑機車廣告一炮而紅更是眾人皆知。

2003年4月6日,郭富城、張學友、劉德華及黎明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獻歌悼念已故歌星張國榮。 攝:Ricky Chu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2003年4月6日,郭富城、張學友、劉德華及黎明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獻歌悼念已故歌星張國榮。 攝:Ricky Chu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四位新巨星皆為歌影多棲,電影、音樂作品豐富,各有粉絲,縱然大家私底下仍是朋友,但展示公眾之前還是有一定競爭性和話題性。他們的合作,不出現在專輯,而是在TVB 的各種大型晚會,最大程度上吸引各式口味觀眾樂迷的關注。

今天看來,四大天王還可被追捧,除了懷舊的因素,還在於比對今天的流量明星,當年的這種全方位皆有成就及具實力的偶像,顯得難能可貴。從髮型到裝扮,形象到氣慨,他們定義了一個時代的港式美學和男性審美觀,被視為帶領主流流行審美的代言符號,影响力一度遍及全球華人地區,成為90年代其中一個最能喚起集體回憶的香港流行輸出。(李照興)

14 羅大佑音樂工廠

1990年,羅大佑前往香港創辦「音樂工廠」這個廠牌,他已經在台灣新民謠乃至流行音樂界成為教父級創作人,挾個人聲勢和滾石唱片公司支持,來港創業,對香港流行歌生態有鮮明的影響。


1990年前往香港創辦「音樂工廠」這個廠牌之前,羅大佑已經在台灣新民謠乃至流行音樂界成為教父級創作人。他挾個人聲勢和滾石唱片公司支持,來港創業,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創作在1988年的《愛人同志》之後增強了政治隱喻和敏感,需要一個更微妙的空間去寄託,同時又意識到97大限前的香港比戒嚴後的台灣更有魅力。

因此音樂工廠在時代觸覺上的成功屬於意料中事。羅大佑既為這97大限創作了《東方之珠》(國語版在1991年推出,由羅大佑演唱、填詞,與花比傲編曲,收錄於專輯《皇后大道東》)這樣感傷與相對正面歌頌香港的曖昧情歌;也創作了《皇后大道東》(粵語歌曲,羅大佑作曲、花比傲編曲、林夕填詞、羅大佑和蔣志光合唱)、《首都》等這樣辛辣一針見血揭示香港與中英關係本質的反諷歌曲,乃至日後成為中國禁歌。

1991年發行的《皇后大道東》唱片封面。
1991年發行的《皇后大道東》唱片封面。

音樂工廠雖然幾年後演變成滾石唱片香港子公司,但它對香港流行歌生態有鮮明的影響,比如說挖掘了情歌聖手林夕的政治諷喻的另一面,亦從音樂上與花比傲、黃耀明等代表的西方流行電子音樂相碰撞,拓寬了港台流行音樂以及羅大佑自己的音樂樣態,使之變得更前衛與複雜。(廖偉棠)

15 大陸留學熱

「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自費出國留學方針被寫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文件;常態化留學政策漸趨形成的時代氛圍下,出國留學熱度高漲。

1993年,鄭曉龍和馮小剛執導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橫空出世,引發萬人空巷的收視熱潮,「紐約、出國、奮鬥」等關鍵字如浪潮般席捲中國。同年,「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自費出國留學方針被寫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文件;常態化留學政策漸趨形成的時代氛圍下,出國留學熱度高漲。俞敏洪也在這一年創立了北京新東方學校,專營托福、GRE等英語考試培訓。

1993年首播的大陸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
1993年首播的大陸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

90年代中國人對移民夢的諸多認知都來自《北京人在紐約》:紐約是天堂也是地獄,肯吃苦就可能拿到綠卡,而去中餐館刷盤子更是人們對移民生活的普遍印象。90年代大陸的留學熱,與1960至1980年代台灣的留美風氣有相似之處。去美國留學、工作甚至定居意味著實現人生蛻變,這一方面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更先進、發達、現代化文明的嚮往,另一方面也和整個時代追逐「流動」的趨勢有關。中國大學畢業生自1994年開始不再包分配工作,出國深造不但是一場去千萬里之外追夢的勇敢冒險,「海歸」在那個年代所具有的光環也能為留學生帶來更高的就業選擇權。(賈選凝)

16 達明一派

達明一派代表了一種進步、潮流、領先、前衛、善於結聯、不懼表態,那曾經有過的香港價值,並一度於90年代後期至2000年代引發中國大陸進步樂迷的認同。

達明一派1990年推出《神經》並開演唱會宣告暫時分開發展,專輯中《天問》和《十個救火的少年》可說總結了其時的香港情緒,但那其實才是黃耀明和劉以達二人各自創作力和影响力的新階段。黃耀明單飛後的專輯由《信望愛》、《明明不是天使》到《愈夜愈美麗》在形象、曲風及製作上可說是真正領先超前整個華語音樂圈,同時期亦慢慢建立起主力包括新一代音樂人蔡德才、李端嫻、亞里安及梁基爵等為骨幹的「人山人海」這個香港重要的獨立音樂團伙,並共同創作出1997年的「黃耀明人山人海演唱會」這個集舞台、歌劇感、演唱、裝置藝術與時尚造型於一身,又帶強烈社會情懷的別開生面演出。通過黃耀明的結連,實在是把香港其時最頂尖的音樂創作人、填詞人、舞台人都滙聚一起,激發出彼此創作生命裡的高峰作。特別是林夕、周耀輝、黃偉文等詞人為他譜寫之作,放諸今天仍可說是華語流行音樂最高級別文字作品。

達明一派。
達明一派。

劉以達單飛後也火力十足,其純音樂作品如《麻木》、《秋月》、《誘僧》、《灣仔之虎》等,在其時香港樂壇還是極為另類領先。他客串的電影則呈現了他適應力與冷面形象的另一面,《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到《超時空要愛》都使人印象深刻,因而有「方丈」稱號,其音樂創作歷程近年更是被理解為香港的時代印記。

達明一派代表了一種進步、潮流、領先、前衛、善於結連、不懼表態,那曾經有過的香港價值,並一度於90年代後期至2000年代引發中國大陸進步樂迷的認同。他們的區域性被封殺則顯示了一種文化與社會開放性的倒退。(李照興)

17 蔡志忠

在90年代蔡志忠進入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普通讀者視野前,他在台灣已經作為幽默漫畫家而著名。但當時他繪畫的是諸如《肥龍過江》、《大醉俠》一類的報章四格漫畫,未見深度。直到1985年開始他旅居日本四年,創作了《莊子說》、《老子說》、《孫子兵法》、《論語》等一系列中文典籍的漫畫化改編,陸續出版,在90年代更被中國大陸和海外廣泛引進,成為超級暢銷書,蔡志忠才奠定中國哲學漫畫大師的地位。

蔡志忠的漫畫化改編《論語》。
蔡志忠的漫畫化改編《論語》。

這在中國大陸甚至形成蔡志忠現象,不止影響漫畫界和少年兒童,其原因和90年代大陸民間的國學熱也有關。80年代緩引西方自由主義變革社會失敗之後,新左派與通俗國學佔據人民心靈,尤其後者表面上高山流水、離塵棄俗,實際上又暗合當時方興未艾的成功學與心靈雞湯,蔡志忠漫畫成為令其更淺白易懂的橋樑。

當經典改編取得成功,蔡志忠也自覺地複製自己的成功模式,從道到禪、從儒教到詩詞,大量生產,他的漫畫藝術上的重複與生硬轉換,令他成為沒有AI繪畫時代的「蔡志忠AI」。不過其神話的虛妄,遲至2020年他在嵩山少林寺出家後(由方丈釋永信親為其剃度)接受傳媒的深度採訪時才為世人窺見。(廖偉棠)

18 UFO電影公司

由陳可辛、曾志偉、鍾珍等創立的UFO電影公司,其出品或攝制作品,以「公司風格」而言,媲美80年代的新藝城或德寶,可說代表了90年代的香港電影氣象。記錄新的社會形態,中產的崛起,並以亮麗的制作呈現。

上世紀90年代密集出現於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懷舊氣息,反映在近世年代劇(特別是50-80年代),如《阿飛正傳》、《跛豪》、《新難兄難弟》、《甜蜜蜜》等作品,又或是追溯角色身份或迴響集體記憶的設定中(如徐克重新演繹黃飛鴻,以及《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並進一步延展這種懷緬之情到文本世界以外的現實環境,例如其時香港還興起對社區、個人和家族成長集體記憶的追尋,以至對殖民地時代成長經驗的回味,包括童年時代的用具物品、食品口味和傳統用餐空間、過往口頭用語、印刷紀念品,以至公共設施和建築地標等(如對茶餐廳港式奶茶和菠蘿包的迷戀,又或殖民地時代建築等)。時間的流逝,成長的經歷,與記憶的堅守,貫串在不少話題作之中,以至其表面上雖像在說往日懷舊故事,而實質上要說的更多是當下「失去」的嘆喟。

當中,由陳可辛、曾志偉、鍾珍等創立的UFO電影公司,其出品或攝製作品,以「公司風格」而言,媲美80年代的新藝城或德寶,可說代表了90年代的香港電影氣象。除了有懷舊式作品,同時其他創作也注入對當代城市生活的關注,記錄新的社會形態,中產的崛起,並以亮麗的制作呈現。

陳可辛作品《甜蜜蜜》。
陳可辛作品《甜蜜蜜》。

《風塵三俠》、《播種情人》、《晚9朝5》、《記得香蕉成熟時》等提出新時代的情慾觀點;兩部《金枝玉葉》滲入性向的議題;《新難兄難弟》和《流氓醫生》重提消失的鄰里人情;高峰作品《甜蜜蜜》在96年推出,就更是中港關係與情懷,以至全球華人同代人集體記憶(以鄧麗君流行曲去貫穿)的傑作。1999年像總結這年代的《半支煙》以虛構記憶伴隨尋根現實的矛盾,幾多記憶與身份執著,通過一口煙,可以是往事如煙,也可以往事不如煙,展示出一種面向未來的豁達,或無奈。(李照興)

19 王朔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影視改編而進入大眾視野,「王朔現象」的興起,與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時期市民文化、大眾文化的崛起同步。他的諸多作品,都準確描摹了內地市民階層的生活情狀。

一度被稱為「痞子文學」代表人物的王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影視改編而進入大眾視野。他參與策劃了中國第一部大型室內電視劇《渴望》和第一部情景喜劇《編輯部的故事》,兩部劇都創造了現象級收視熱潮,後者更促成王朔與馮小剛的合作。1997年馮小剛開啟馮氏賀歲喜劇片時代的《甲方乙方》,就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可以說1990年代中國最重要的影視作品都與王朔直接相關,從《過把癮》、《海馬歌舞廳》到《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由其原著改編或由他本人直接參與編劇。

澳洲漢學家白傑明稱王朔電影「象徵著當代中國城市文化的來臨」。「王朔現象」的興起,與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時期市民文化、大眾文化的崛起同步。他的諸多作品,都準確描摹了內地市民階層的生活情狀,並在主流意識形態和知識分子的話語之外,創造了民間的市井話語,以及解構菁英文化的世俗文化。

1997年,馮小剛的《甲方乙方》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
1997年,馮小剛的《甲方乙方》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

王朔作品的通俗性與娛樂性源於調侃,亦即北京話中的「貧嘴」,無論是嚴肅的政治術語還是虛偽的知識分子,一切皆可被嘲弄反諷。這種玩世不恭的京味語言風格,也是90年代末在王朔脈絡下進一步升級的馮氏賀歲喜劇能夠引起廣大觀眾共鳴之基礎。(賈選凝)

20 溫州街

溫羅汀一帶成了文青主要的活動範圍,「溫州街」一整條開滿咖啡廳,如星星點點的文藝沙龍氣氛,至今回想起來仍如同做過一場好夢。

在90年代,台灣藝文風氣旺盛,不僅書是與藝文圈熱絡,同時也開始有文化份子集散地的雛形。其中猶以「溫州街」到師大與公館的搖滾演出場地,以及青田街為主要串連的亮點。

即便今日,「溫州街」這三個字仍是文化區的象徵之一。公館大學城當時風氣正盛,溫羅汀一帶自然成了文青主要的活動範圍,記憶中,在咖啡廳裡交換音樂與讀書心得是日常。即便在台灣重理科不重文的風氣中,「溫州街」一整條開滿咖啡廳,如星星點點的文藝沙龍氣氛,至今回想起來仍如同做過一場好夢。

溫州街街道之錯綜,咖啡廳各有歷史且老闆各有執著的品味,「書櫃」與「CD」如今感覺奢侈的佔坪物件,在當時是無法計價的瑰寶。當時尤以「挪威森林」咖啡館為首,在那裏可以遇見遇見藝文圈的熟人與名人,且十分有默契地浸淫在小世界中,偶爾交流音樂與書,成為心照不宣的聚會之地。

至今那條街上仍有咖啡廳堅守文化聚落本質,只是星光各自散開,成為90年信仰的記憶再現。(馬欣)

21 台灣野百合學運

1990年三月發生的「野百合學運」有如驚天轟雷喚醒了台灣的民主意識,也影響了後世發展。起初由九名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靜坐,其運動影響了更多大專院校學生呼應。

1990年三月發生的「野百合學運」有如驚天轟雷喚醒了台灣的民主意識,也影響了後世發展。起初由九名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靜坐,其運動影響了更多大專院校學生呼應,曾聚集了6000名學生靜坐抗議台灣的「萬年國會」並主張「政經改革時間表」、「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建立新的憲法秩序)、「召開國是會議」,學生們共經歷150個小時的抗議。

這場活動改變了台灣的歷史,等於是吹響走向新時代的第一聲號角。

1990年3月20日上午陽光普照,野百合學運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情況,他們靜坐並用報紙製作帽子遮太陽。攝:郭日曉/中央社
1990年3月20日上午陽光普照,野百合學運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情況,他們靜坐並用報紙製作帽子遮太陽。攝:郭日曉/中央社

學運的種子來自於1987年解嚴後一連串解除報禁與黨禁後匯聚的能量、包括農運與鄭南榕自焚事件震驚了社會,當時黨外雜誌開始在民間流行。在解嚴後的音樂也開始呼應新的民主風氣,陳明章、王明輝、陳明瑜等人出「抓狂歌」的黑名單工作室在校園裡發酵。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流行音樂文化上都產生質變。

因為這次的學運的確推動了時代的巨輪,讓90年代的台灣集體感受到了新生的活絡氣息,不只影響了政治,也開始有了「自由台灣」的底氣。(馬欣)

22 王家衛

王家衛1958年生於上海,1963年才移居香港。新移民的身分沒有妨礙他傳承上一代移港上海人的摩登美學,加上對殖民地香港末年風情的耳濡目染,王家衛成為完美結合兩者的藝術家。

和四十年代末避秦來港的那一批「南來滬人」不一樣,王家衛1958年生於上海,1963年才移居香港。但新移民的身分沒有妨礙他傳承上一代移港上海人的摩登美學(如劉以鬯小說),加上對殖民地香港末年風情的耳濡目染,王家衛成為完美結合兩者的藝術家,那在五、六十年代香港曇花一現的混雜美學,他把它延伸到2046年。

雖然1991年他就拍出了《阿飛正傳》這一經典,但這種王家衛美學徹底地被大眾看到和接受,要到1994年的《重慶森林》和90年代末開拍、2000年上映的《花樣年華》兩片大獲成功才算。

在香港社會,90年代的末世感、97香港主權移交後的懷舊情懷,為這種民間接受推波助瀾。而中國大陸則出於對民國摩登的想像、對王家衛文藝腔的迷戀而更上層樓,一代文青影迷對他推崇備至,電影學術界也將之奉為末代現代主義的精緻範本。

王家衛作品《春光乍泄》。
王家衛作品《春光乍泄》。

王家衛在90年代過後,對自身也進入自我致敬階段,拍了任性王家衛的《2046》、非常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量產王家衛的《繁花》,近乎完成、或耗盡了這個神話。(廖偉棠)

23 黃子華

1984年,諗哲學的黃子華從加拿大回到香港,幾年來發展不順暢,於1990年把不如意悉數寫進他首創的「棟篤笑」(他藉此定義了香港對 stand-up-comedy 的叫法)之中,成就「娛樂圈血淚史」。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其時香港人相信的宏大敘事是「民主回歸」,香港將「回歸」到一個將來會更民主開放的中國社會。八九六四挑戰了這想象,以至9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作品充斥着對這承諾能否實現的各種複雜心情。同樣是1984年,諗哲學的黃子華從加拿大回到香港加入演藝文化圈,幾年來發展不順暢,於1990年把這種不如意悉數寫進他首創的「棟篤笑」(他藉此定義了香港對stand-up-comedy的叫法)之中,成就「娛樂圈血淚史」。在香港,似乎沒有演藝人能像黃子華般,能把對社會議題、俚語運用、心理恐懼、娛樂八掛以至政治的關注融滙得那麼「精準又刻薄」,「市井又哲理」,而且往往是直面事實與情緒,而毋需像影視劇那樣借用隱喻。

2018年,黃子華在棟篤笑《金盆𠺘口》上的演出。攝:端傳媒
2018年,黃子華在棟篤笑《金盆𠺘口》上的演出。攝:端傳媒

這種難以被外人理解的在地性,讓他成為香港90年代最具本土特色也只此一家的文化產出,基於這獨一性,也難以輸出外地。1997年,他的「秋前算賬」以今天的尺度而言,更是難以企及的開放諷刺標準。他把「回歸」轉換為香港俗語說的「收番」(把它收回去),形容香港為最成功的殖民地,在嬉笑怒罵的表面下,實則是深刻隱藏每個香港人心底的焦慮。悲情的心境要用笑話的方式面對,這解釋了從90年代開始,極多商業上成功,觸及中港關係的香港文化產出均是以喜劇的形式出現,除棟篤笑,還有《表姐你好嘢》系列、周星馳《國產零零漆》等,盡情發揮了回歸前最後歲月的創作自由與多元化。(李照興)

24 圓明園畫家村

1989年末由藝術家們自發形成,到1995年開始被政府整頓,存留不過六年,卻對90年代藝術精神大有影響。

圓明園畫家村從1989年末由藝術家們自發形成,到1995年開始被政府整頓,存留不過六年,卻對90年代藝術精神大有影響。

圓明園作為慈禧劣政的一個濃縮象徵,本來是跟九十年代中國藝術的開放性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僅僅因為房租便宜、離海淀大學區鄰近種種因素,成為了八十年代末藝術家遁入九十年代的一道簡陋的任意門,倒也成就了非常當代藝術的殊異的張力,在今天的懷舊中成為第一道傳奇風景。

圓明園畫家村從1989年末由藝術家們自發形成。
圓明園畫家村從1989年末由藝術家們自發形成。

進駐圓明園的藝術家包括畫家張大力、方力鈞、丁方,岳敏君,戲劇家牟森、行為藝術家張念、攝影家高波等人,也有藝術以外的作家詩人,比如說詩人俞心焦、黃翔。到1995年畫家村被拆解前夕,住在這裡的藝術家作家已經超過兩百人。大浪淘盡,今天不知還有幾人活躍在藝術修羅場的最前線。

這也開啟了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的第一個模板,日後宋莊等地都有複製此處的成功不成功的經驗。這不重要,關鍵是:畫家村模式成了民間逆襲藝術建制的一種終南捷徑,至少能讓廣大藝術青年抱持對未來的浪漫想像。(廖偉棠)

讀者評論 1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圆明园和慈禧有多大关系,被烧的时候慈禧都还没垂帘听政,谈何劣政。

  2. 籍此 應為 藉此
    融匯 應為 融會(貫通)
    標題 敦南誠品 前面少了一個空格
    編輯要校稿啊!

  3. 比美 應為 媲美
    諗哲學 應為 讀哲學 或 修讀哲學

  4. 非常好的文章。但端傳媒一貫的不做校對,白字太多,非常影響閱讀體驗,望改進。

    1. 讀者你好,
      感謝指正。

  5. 楊德昌應該不是建築出身吧,印象中好像是念資工的?

    1. 讀者您好,
      感謝指正。

  6. 「蔡志忠AI」。不過其神話的虛妄,遲至2020年他在嵩山少林寺出家後(由方丈釋永信親為其剃度)接受傳媒的深度採訪時才為世人窺見。
    這段較為難解,願聞?

  7. 图上的茅盾文学奖“矛”字错了

    1. 讀者您好,
      感謝指正。

  8. 諗哲學的「華子華」從加拿大回到香港加入演藝文化圈
    打錯字。

    1. 讀者您好,
      感謝指正。

  9. 這篇90年代24個文化關鍵字辭典與前篇90年代兩岸三地文化對談互相呼應,以90年代的影視音書連結喚起集體記憶,讓讀者可以較清晰地認知90年代兩岸三地的文化潮流,蠻不錯的(另,文章亦存在幾處錯別字,較影響閱讀體驗,或許可以訂正

    1. 讀者您好,
      感謝指正。

  10. 错字一箩筐,数都数不清,严重影响阅读。

    1. 讀者您好,
      感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