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990年代文化辞典:24个关键字,有的成为传说,有的余音袅袅

在這些字卡中回顧九十年代的集體亢奮,無論是否親身經歷,這些人與事如今依然留有印記。
None
台湾 大陆 香港 文化现象 风物

【编者按】和我们在这个夏天讨论气候一样,35年前1989年的夏季也有点不寻常,既有在中国北方过分炎热的纪录,也由北至南,直到上海、香港都出现不同寻常的冷空气,在炎热中却录下七月最低温度。那一年政治事件也多,六四事件发生五个月后,柏林围墙倒塌,一个十年即将过去,世界仿佛有新的进程要去展开⋯⋯

今天回望,九十年代是一些人的青春,另一些人的童年或者“史前记忆”,但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经历/未曾经历,那样的十年在时空与文化的链条上都曾经拥有独特的性格。近年来,再现90年代成为中国剧集一股热潮,典型如《繁花》、《漫长的季节》;台剧也有《天桥上的魔术师》、《想见你》重现那时代的风貌。与之相随,人们开始讨论那年代的特殊质感,与后来的对照及影响。

其实九十年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前网络时代,华人所在地区,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对应今日交通通讯便利,是更为陌生、隔绝,抑或戏剧性的相反?那种陌生可比得上今日我们对九十年代对方故事的陌生吗?可以肯定的是,几地华人时空彼时拥有的特异质地和脉络都更为自我、分离。

在文化圆桌之后,我们为读者送上九十年代的文化关键字辞典。四位与谈人根据自身的经历与感受,也观察与归纳了在那个十年之中令严肃与通俗文化皆产生巨变的人与事,哪些如今已成传说?哪些仍然余音袅袅?就跟我们的字卡一起逐张回顾吧!

辞典编辑部成员

李照兴,香港文化评论人、影评人、作家,穿梭日本、香港、上海、北京,从事出刊及创作,《潮爆中国》、《燃后中国》等书作者。

马欣,同时是音乐迷与电影痴,背后动机为嗜读人性。曾任金马、金曲、金钟、金音评审,著书多种,主持Podcast节目《人间好失格》。

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摄影师。曾任书店店长。著作多种,最新为小说集《末日练习》,诗集《劫后书》获2024台湾金鼎奖。

贾选凝,影评人。从北京移动到香港又旅居台北。参与电影教育、评审及策展。曾任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平遥国际电影展“迷影选择荣誉”、高雄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评审。

01 大陆小说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2000年更名为长篇连播)所演播的作品,不但会引发听众热烈反响,更能直接带动小说销量。

长篇小说透过广播家喻户晓,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特有的生产与传播现象。《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都是借助广播走入寻常百姓家。尤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2000年更名为长篇连播)所演播的作品,不但会引发听众热烈反响,更能直接带动小说销量。最著名的例子是《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时无人问津,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轰动一时,第三部甚至是广播先于出版。

适合电台播送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故事性强、人物命运曲折、矛盾冲突不断、悬念高潮迭起的现实题材小说。以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为例,该书1989和1991年两度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是90年代极富盛名的经典;但近年却陆续出现对该书的负评,有读者对其文学价值提出质疑。造成争议的原因之一在于阅读与听书的体验截然不同,小说中许多情感丰沛的对白以有声形式呈现时余音绕梁,但直接读文字却显得用力过猛。而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爱情追求,与今天读者的三观又相去甚远。曾经感动60后、70后的爱恨情仇,或许也是独属于90年代的大众文学审美。(贾选凝)

02 《千千阙歌》

这首于1989年推出的歌,本身也是为记念陈慧娴赴美留学暂别歌坛的情绪,一首话别的歌。再过一两年,它在大江南北唱至街知巷闻,代表了一个流动大时代的普遍心声。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南巡讲话,重申只有继续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呼吁一个更具经济发展动力的开放市场,给予民间一个更适合私企或个人营商的环境。一夜间,“下海”“个体户”“生产效率”成为新的座右铭,出城打工,或者脱离体制自行创业变成中国人民每天碰到的日常,八九六四后短暂冷却的资本运作,与民间商业发展重新提速,直接吸引更多香港资金及人才北上寻求机会,走进了一个人和资本皆大幅流动的大时代。香港厂商其实早在80年代已开始到珠三角设厂,90年代则更多是香港地产商、广告界、餐饮业等专业界别的北上,并遍及上海和北京。这次开放和新一波港人北上潮是《繁花》的背景,伴随北上的是更多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方法、餐饮口味到影视音乐娱乐,因香港其时的生活质素领先形象,随港式的北上也无可避免变成一种被追捧的风格。


这时代在全中国最能引起共鸣的香港歌曲,再非80年代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又未开始BEYOND 的影响力,而是陈慧娴演唱林振强填词的《千千阙歌》。这首于1989年推出的歌,本身也是为记念陈慧娴赴美留学暂别歌坛的情绪,一首话别的歌。因着香港流行曲其时在中国大陆的流行还有一定时差,需要再过一两年,伴随着广东省城市的电台、卡式带、卡拉OK的流通,全国人民寻找新机会时的漂泊,它在大江南北唱至街知巷闻,那怕是非粤语区的民众都朗朗上口,正因为这是一首关于离开、道别、漂散,“不知哪天再共你唱”的歌,极大程度代表了一个流动大时代的普遍心声。(李照兴)

03 杨德昌

杨德昌能掌握城市空间与人心的相生相长,在工整的商业设计中,个体情绪随着空间的光影流露出的孤独与疏离感。

杨德昌的作品有非常独特的城市美学,人物的絮语却更近似真实,完美捕捉了近代社会原子化的孤独。

他的作品放在21世纪来看都不会过时的原因在于他掌握了2024的当下,全球化的美梦(于当时台湾是另一种美国梦)幻灭后的苍白都市生活,与随着经济浮动的人心膨胀与变异。看似风格冷冽,其实慈悲地接住被经济挤压下失落的灵魂。

杨德昌能掌握城市空间与人心的相生相长,在工整的商业设计中,个体情绪随着空间的光影流露出的孤独与疏离感,从1986年《恐怖分子》这部获得欧美影评赞赏之作,杨导就精准掌握了白噪音,以及以物件,静态照片的剪辑的多重视角,呈现出当时经济飞升时,集体的浮躁与个体的茫然。其执行度不下于西方大导演库柏立克。

杨德昌作品《恐怖分子》。图:网上图片
杨德昌作品《恐怖分子》。图:网上图片

尤其1991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6年的《麻将》到2000年的《一一》都是对现代台湾的预告。犹如对今日茫然台湾的情书。

杨德昌对台湾有很犀利的社会观察,如今回望他的作品,始终都走在时代的前方。他对于90年代台湾工业城市的转型与城市人心的描述,包括我们岛上自我分裂、边陲政治的掌握、美国梦移植的未完成等。

《一一》中洋洋的边陲位置来看到今日整个高速世界茫然的背影。是最能捕捉时代景幕的导演之眼。(马欣)

04 敦南诚品

“敦南诚品”1999年开放24小时营业的创举,可以说是台湾拥有了精神富足的象征。

“诚品”书店在90年代是共同的美梦,是在亚洲忙着在经济赶上西方时,能脱离代工风气的是对文化想像。“诚品”的轰动是亚洲终于富足到能拥有纯粹为了书而产生的空间。

而诚品风潮在1989年吴清友在仁爱路圆环的第一家就开先河,虽然占地不大,但让书成为主角的设计是稀有的,让光影凸显书的位置。打破了重庆南路的书街文化,世界认知的白领品味于焉出现在台北。

“敦南诚品”1999年开放24小时营业的创举,可以说是台湾拥有了精神富足的象征。当时的敦南诚品有占地相当大的音乐馆与绘本馆、人们甘愿排队翻阅的杂志区、《诚品好读》杂志虽然内容够硬,但仍引起人们的求知狂热。

1989年3月12日,诚品在台北市仁爱圆环东北隅的世华金融大楼,开设了第一家诚品书店。网上图片
1989年3月12日,诚品在台北市仁爱圆环东北隅的世华金融大楼,开设了第一家诚品书店。网上图片

且90年代的“敦南诚品选书”更成为知青的阅读指标,一时之间,无论文学、漫画、音乐与绘本等艺术与讲堂开始热络轰动。它周遭更聚集了有特色的摊贩与夜店,成为不打烊的文化新聚落。并且“诚品”在当时也风靡了亚洲,阅读风气连动式的高涨。

在阅读开始衰弱的今日,回想2020周末有15万人送走“敦南诚品”后,或许那夜我们在追随实体书最美背影的时分。(马欣)

05 《霸王别姬》

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获得金棕榈奖项的华语电影,这一出灿烂的悲剧之无法复制,也是90年代后的主流华语电影创作者与观众的意识转变使然。

《霸王别姬》的故事早在80年代就由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创作为电视剧本和小说,但真正成为经典是在1993年由陈凯歌改编成电影之后。电影由张丰毅、张国荣、巩俐三大演员主演,并获得第46届法国康城影展金棕榈奖,成为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华语电影;还获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及第6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并于200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百大不朽电影”之一。

它成为陈凯歌自己无法超越的巅峰之作,除了因为上述荣誉和演员的精湛表演,另一因素是它触及了当时中国电影无法直面的两个禁区:同性恋与文革对艺术家的迫害(如今更无法触及)。程蝶衣与师兄段小楼的暧昧情愫,在京剧文本和大时代背景的双重衬托下,显得回肠荡气;文革的残酷亦因为“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脾气对抗而更加鲜明。

陈凯歌作品《霸王别姬》。
陈凯歌作品《霸王别姬》。

这一出灿烂的悲剧之无法复制,也是90年代后的主流华语电影创作者与观众的意识转变使然。自以为身处太平盛世的人们,对极端年代、极端个性的艺术家命运,避之惟恐不及了。(廖伟棠)

06 古惑仔

《古惑仔》把“坏人”写成正面,后来更有社团“选举”议题,港产片中经常出现的卧底警匪片,同样以“兵贼难分”的角度反映身份危机。

《古惑仔》系列成功把黑帮故事变得偶像年青化,并塑造了90年代香港以外华人地区对香港街头庶民生活的想像和审美,以至后来到香港旅游时,人们要专诚到油尖旺或铜锣湾希望能目睹有如陈浩南的古感仔,又或是另一个经典符号即香港军装警员。

对中国观众而言,古惑仔真正特别之处,是反转了大陆对警匪两方“非黑即白”的面谱式处理,那怕是混黑帮的古惑仔都被写成有情有义,展示的其实是中国的演义小说传统价值。年青偶像演绎美化,以至对“江湖”的重新解读(后来也出现了反转或解构这古惑仔义气神话的作品,如《江湖告急》《旺角风云》等,又或者女版古惑仔如《洪兴十三妹》的出现),反映了香港作品的极大自由度及对类型套路的快速反思。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海报。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海报。

除古惑仔把“坏人”写成正面,后来更有社团“选举”议题,港产片中经常出现的卧底警匪片,同样以“兵贼难分”的角度反映身份危机,由80年代的《边缘人》、《龙虎风云》到90年代更多元处理的《逃学威龙》、《辣手神探》、《喜剧之王》,及至2002年《无间道》成就高峰,皆为香港人身份思考的比喻转化。(李照兴)

07 《阳光灿烂的日子》

基于王朔原著《动物凶猛》改编而来,《阳光灿烂的日子》注定是混合了青春期沉痛与政治伤痕的浪漫、但又被那一代人的“痞子”气质解构的杰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中国大陆独有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青春残酷物语》或《苍蝇王》。这部姜文由演员转为导演的处女作,于1995年上映,包揽第33届金马奖与第51届威尼斯影展多个奖项,在中国大陆也属于90年代唯一一部文革题材过审影片。

基于王朔原著《动物凶猛》改编而来,《阳光灿烂的日子》注定是混合了青春期沉痛与政治伤痕的浪漫、但又被那一代人的“痞子”气质解构的杰作。这三者的碰撞令它获得了五味杂陈的魅力,这不会被姜文日后流露的毛主义崇拜情怀所败坏。《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魅力也跟法国新小说、新浪潮电影有着较为通俗的接轨,让观众身陷回忆的迷宫不能自拔。

姜文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

二十一世纪之后,青年导演胡波《大象席地而坐》、文晏《嘉年华》、曾国祥《少年的你》、白雪《过春天》等以不同方式继承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血气,以及绝望。而这种从90年代对国人本质洞察而滋生的绝望,姜文自己在后者《鬼子来了》乃至《让子弹飞》,做了更虚无的变奏。(廖伟棠)

08 网路小说崛起

90年代在网路部落格、BBS论坛流行时,素民创作的热潮出现。呈现了百家争鸣,与突破学院与副刊高墙的奇花异果。

如今台湾影视圈最热络的就是如何将IP改编成热门,也曾经90年代在网路部落格、BBS论坛流行时,可以说是素民创作的热潮出现。呈现了百家争鸣,与突破学院与副刊高墙的奇花异果。如网路小说家的痞子蔡(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最轰动)、藤井树、橘子等人都曾风靡一时。小说改编成电影也曾有相当的回响。

虽不是“晋江文学”这样的系统产生,但当时出现了亲民的青春小说风潮,年轻人的心声化为故事,瞬间引发共鸣。当时的网路小说就已经呈现出2000年后爱情观的改变,与未达成人的永远残垒心情。

当时社群还没那么盛行,网路论坛、BBS与部落格成为重要心灵支撑,这段时间的网路小说热潮陪伴许多人走过懵懂。

同时回看其价值,更是突破了出书的高墙与文学的想像,也提供了文学与影视的另种出路。(马欣)

09 还珠格格

第一部和第二部先后于1998年和1999年首播,不但在大江南北掀起空前绝后的“格格热”,也在大陆创下迄今未被超越的电视剧单集最高收视纪录(62.8%),其后长播二十年经久不衰。

《还珠格格》是90年代末最重要的华语流行文化现象之一,更是大陆一整个世代的童年记忆。该剧第一部和第二部先后于1998年和1999年首播,不但在大江南北掀起空前绝后的“格格热”,也在大陆创下迄今未被超越的电视剧单集最高收视纪录(62.8%),其后长播二十年经久不衰,堪称老少咸宜的收视利器。对85后和90后而言,暑假永远都是伴随着湖南卫视重播《还珠》而开始。

《还珠格格》剧照。
《还珠格格》剧照。

《还珠》的走红,固然有前互联网时代通俗娱乐产品相对贫乏的时空条件,但更得益于它用台湾偶像剧的基调,诙谐解构了宫规制度。平民格格对皇家秩序的颠覆让大众看得津津有味,在皇宫中“胡闹”的小燕子不是典型的琼瑶女主角,却赢得了全民好感。网友对《还珠》的进一步解构,也让该剧的生命力一路延续,各角色的表情包至今仍被广为使用。《还珠》的前两部旨在营造一个集闺蜜情、爱情与亲情于一处的乌托邦,到第三部问世时,剧中角色回归现实,剧外观众已经长大,止于90年代的经典IP,只能以怀旧面目出现在人们的回忆中。(贾选凝)

10 凤凰卫视

1997年,凤凰卫视中文台进入广东省有线电视网,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落地、境外拥有、并以连续方式播出的华语新闻频道。

1997年,凤凰卫视中文台进入广东省有线电视网,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落地、境外拥有、并以连续方式播出的华语新闻频道;翌年,凤凰电影台启播。截至1999年9月,中国约有4200万户(约为全国所有收视户的13%)能够接收及观看凤凰卫视;凤凰卫视当时1.89亿的观众中有接近1.7亿在中国内地。

1996年凤凰卫视在香港开播之时,香港本地已有“亚视”和“无线”两家免费电视台。只得另辟蹊径的凤凰,瞄准了中国大陆的广大腹地,将“泛中国化”作为其市场战略,以大中华作为传播定位。九七香港回归时,凤凰卫视靠60个小时的连续报导打响名号,成为在中国内地具有影响力的境外媒体。1998年两会期间,主播吴小莉因被朱镕基点名而迅速窜红,凤凰趁势推出了《小莉看时事》。

凤凰中文台播出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凤凰中文台播出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凤凰中文台播出的台湾综艺《我猜我猜我猜猜》、集结两岸三地名人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都是大陆85后和90后的集体回忆。而凤凰电影台则是90年代末中国最好看的卫星电视之一,播放的影片诸如《赌侠1999》、《大内密探零零发》《人吓人》也成为一代人对港片最初的记忆。(贾选凝)

11 破报

《破报》这份免费刊物由世新大学的前校长成露茜创办,内容包含了艺术、环保运动与社会运动为主的内容,滋养了两个世代以上的年轻人对艺文的热情。

《破报》这份免费刊物曾对文艺圈影响深远。由世新大学的前校长成露茜创办。成露茜以父亲成舍我的报业精神,创办了有左派关怀的刊物。内容包含了艺术、环保运动与社会运动为主的内容,滋养了两个世代以上的年轻人对艺文的热情。也因此对于新闻自由有更多的期许。可以说是90年代台湾在艺文圈开放出的一朵奇花。

当时《破报》曾试图放在捷运站发放,但因其内容公开讨论“对堕胎的一百种态度”而被禁止,但因此更燃烧了学子拥戴该刊物的热情,于是各文青集散地,与咖啡厅等一角都曾看到《破报》踪影,潜移默化了当时自由风气与开放性思考。

《破报》是曾在台湾发行的免费周报,报导以艺术、劳工运动、环保运动、性别运动等社会议题的消息与评论为主。
《破报》是曾在台湾发行的免费周报,报导以艺术、劳工运动、环保运动、性别运动等社会议题的消息与评论为主。

这份当初因向往美国纽约《村声》而成立的刊物虽然在2014 停刊,但近20年的耕耘仍影响台湾的青年思潮,《破报》当时标榜以“孽世代之声”让不同立场都能发言,打破三大报才有评论声量的僵局,是当时年轻人与次文化的发声管道,也是台湾成熟转型的代表之一。(马欣)

12 废都

1993年,贾平凹以40万字的长篇小说《废都》震惊文坛。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市面上盗版书广传,问世不到半年更成为禁书,直到2009年才得以再次公开出版。

1993年,贾平凹以40万字的长篇小说《废都》震惊文坛。该书因含有大量性描写,在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市面上盗版书广传,问世不到半年更成为禁书,直到2009年才得以再次公开出版。很多85后的记忆中,父母都偷偷读过这本“少儿不宜”的书。而该书在90年代的风评毁誉参半,不少人直斥贾平凹是“流氓作家”,但季羡林却认为《废都》二十年后会大放光芒。

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
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

以旧白话创作的《废都》,借鉴洁本《金瓶梅》,以“□□□(此处作者删去XX字)”代替露骨的情色描述,引发读者遐思。《人民文学》杂志前主编李敬泽认为这些□□□是精心制作的“废文本”,将人们对欲望的遮蔽“变成对欲望的欲望”。读者在字里行间寻求感官刺激,但作家是带着与《金瓶梅》、《红楼梦》一脉相承的野心,在繁杂细密的文字中夹杂俚语、典故、传说,以实证主义精神书写从喧嚣到悲凉的世俗生活。

如今,初版《废都》的收购价已升值20倍,许多新一代女性读者认为该书严重物化女性角色,男性中心主义叙事下的文人困境令人难以共鸣。但在其诞生的时空背景下,作者对知识分子“灰败”情绪的敏锐洞察和围绕这部作品所衍生的来自大众、学界、官方的广泛争论,都让其成为90年代大陆最具话题性的小说之一。(贾选凝)

13 四大天王

90年代初,香港媒体忽发奇想,方便宣传创造话题的一个对这四位炙手可热艺人的总称,以示他们各据一方,撑起了香港影视音乐娱乐的新面貌。

首先得再次强调:“四大天王”并不是像F4那样的一个固有的流行天团,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和黎明也从来没合作出过专辑,这不过是90年代初,香港媒体忽发奇想,方便宣传创造话题的一个对这四位炙手可热艺人的总称,以示他们各据一方,撑起了香港影视音乐娱乐的新面貌。

那是1992年,80年代一度雄霸香港乐坛的巨星陆续淡出或转型,张国荣曾宣布暂别歌坛专心拍电影,谭咏麟宣告不再领奖,梅艳芳气势不似从前。再过一年,创作型巨星黄家驹和陈百强相继离世,香港娱乐圈急需新气象、新话题或说是新的支柱,以迎合传媒和粉丝们贪新忘旧的需求。其他华人地区也需要来自这潮流带领地的新血。四人的成长和走红经过,也反映香港其时的华人流行文化中心地位。刘德华张学友虽在香港土生土长及走红,后来刘德华又能在中国大陆“春晚”演出红遍全国,张学友最经典的专辑《吻别》主打是国语歌,至今仍是华语专辑销量的历史巨作。黎明则是北京出生移居香港后成长并走红。郭富城到台湾发展凭机车广告一炮而红更是众人皆知。

2003年4月6日,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及黎明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献歌悼念已故歌星张国荣。 摄:Ricky Chu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2003年4月6日,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及黎明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献歌悼念已故歌星张国荣。 摄:Ricky Chu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四位新巨星皆为歌影多栖,电影、音乐作品丰富,各有粉丝,纵然大家私底下仍是朋友,但展示公众之前还是有一定竞争性和话题性。他们的合作,不出现在专辑,而是在TVB 的各种大型晚会,最大程度上吸引各式口味观众乐迷的关注。

今天看来,四大天王还可被追捧,除了怀旧的因素,还在于比对今天的流量明星,当年的这种全方位皆有成就及具实力的偶像,显得难能可贵。从发型到装扮,形象到气慨,他们定义了一个时代的港式美学和男性审美观,被视为带领主流流行审美的代言符号,影响力一度遍及全球华人地区,成为90年代其中一个最能唤起集体回忆的香港流行输出。(李照兴)

14 罗大佑音乐工厂

1990年,罗大佑前往香港创办“音乐工厂”这个厂牌,他已经在台湾新民谣乃至流行音乐界成为教父级创作人,挟个人声势和滚石唱片公司支持,来港创业,对香港流行歌生态有鲜明的影响。


1990年前往香港创办“音乐工厂”这个厂牌之前,罗大佑已经在台湾新民谣乃至流行音乐界成为教父级创作人。他挟个人声势和滚石唱片公司支持,来港创业,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创作在1988年的《爱人同志》之后增强了政治隐喻和敏感,需要一个更微妙的空间去寄托,同时又意识到97大限前的香港比戒严后的台湾更有魅力。

因此音乐工厂在时代触觉上的成功属于意料中事。罗大佑既为这97大限创作了《东方之珠》(国语版在1991年推出,由罗大佑演唱、填词,与花比傲编曲,收录于专辑《皇后大道东》)这样感伤与相对正面歌颂香港的暧昧情歌;也创作了《皇后大道东》(粤语歌曲,罗大佑作曲、花比傲编曲、林夕填词、罗大佑和蒋志光合唱)、《首都》等这样辛辣一针见血揭示香港与中英关系本质的反讽歌曲,乃至日后成为中国禁歌。

1991年发行的《皇后大道东》唱片封面。
1991年发行的《皇后大道东》唱片封面。

音乐工厂虽然几年后演变成滚石唱片香港子公司,但它对香港流行歌生态有鲜明的影响,比如说挖掘了情歌圣手林夕的政治讽喻的另一面,亦从音乐上与花比傲、黄耀明等代表的西方流行电子音乐相碰撞,拓宽了港台流行音乐以及罗大佑自己的音乐样态,使之变得更前卫与复杂。(廖伟棠)

15 大陆留学热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自费出国留学方针被写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常态化留学政策渐趋形成的时代氛围下,出国留学热度高涨。

1993年,郑晓龙和冯小刚执导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横空出世,引发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纽约、出国、奋斗”等关键字如浪潮般席卷中国。同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自费出国留学方针被写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常态化留学政策渐趋形成的时代氛围下,出国留学热度高涨。俞敏洪也在这一年创立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专营托福、GRE等英语考试培训。

1993年首播的大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1993年首播的大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90年代中国人对移民梦的诸多认知都来自《北京人在纽约》:纽约是天堂也是地狱,肯吃苦就可能拿到绿卡,而去中餐馆刷盘子更是人们对移民生活的普遍印象。90年代大陆的留学热,与1960至1980年代台湾的留美风气有相似之处。去美国留学、工作甚至定居意味着实现人生蜕变,这一方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更先进、发达、现代化文明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和整个时代追逐“流动”的趋势有关。中国大学毕业生自1994年开始不再包分配工作,出国深造不但是一场去千万里之外追梦的勇敢冒险,“海归”在那个年代所具有的光环也能为留学生带来更高的就业选择权。(贾选凝)

16 达明一派

达明一派代表了一种进步、潮流、领先、前卫、善于结联、不惧表态,那曾经有过的香港价值,并一度于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引发中国大陆进步乐迷的认同。

达明一派1990年推出《神经》并开演唱会宣告暂时分开发展,专辑中《天问》和《十个救火的少年》可说总结了其时的香港情绪,但那其实才是黄耀明和刘以达二人各自创作力和影响力的新阶段。黄耀明单飞后的专辑由《信望爱》、《明明不是天使》到《愈夜愈美丽》在形象、曲风及制作上可说是真正领先超前整个华语音乐圈,同时期亦慢慢建立起主力包括新一代音乐人蔡德才、李端娴、亚里安及梁基爵等为骨干的“人山人海”这个香港重要的独立音乐团伙,并共同创作出1997年的“黄耀明人山人海演唱会”这个集舞台、歌剧感、演唱、装置艺术与时尚造型于一身,又带强烈社会情怀的别开生面演出。通过黄耀明的结连,实在是把香港其时最顶尖的音乐创作人、填词人、舞台人都滙聚一起,激发出彼此创作生命里的高峰作。特别是林夕、周耀辉、黄伟文等词人为他谱写之作,放诸今天仍可说是华语流行音乐最高级别文字作品。

达明一派。
达明一派。

刘以达单飞后也火力十足,其纯音乐作品如《麻木》、《秋月》、《诱僧》、《湾仔之虎》等,在其时香港乐坛还是极为另类领先。他客串的电影则呈现了他适应力与冷面形象的另一面,《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到《超时空要爱》都使人印象深刻,因而有“方丈”称号,其音乐创作历程近年更是被理解为香港的时代印记。

达明一派代表了一种进步、潮流、领先、前卫、善于结连、不惧表态,那曾经有过的香港价值,并一度于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引发中国大陆进步乐迷的认同。他们的区域性被封杀则显示了一种文化与社会开放性的倒退。(李照兴)

17 蔡志忠

在90年代蔡志忠进入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视野前,他在台湾已经作为幽默漫画家而著名。但当时他绘画的是诸如《肥龙过江》、《大醉侠》一类的报章四格漫画,未见深度。直到1985年开始他旅居日本四年,创作了《庄子说》、《老子说》、《孙子兵法》、《论语》等一系列中文典籍的漫画化改编,陆续出版,在90年代更被中国大陆和海外广泛引进,成为超级畅销书,蔡志忠才奠定中国哲学漫画大师的地位。

蔡志忠的漫画化改编《论语》。
蔡志忠的漫画化改编《论语》。

这在中国大陆甚至形成蔡志忠现象,不止影响漫划界和少年儿童,其原因和90年代大陆民间的国学热也有关。80年代缓引西方自由主义变革社会失败之后,新左派与通俗国学占据人民心灵,尤其后者表面上高山流水、离尘弃俗,实际上又暗合当时方兴未艾的成功学与心灵鸡汤,蔡志忠漫画成为令其更浅白易懂的桥梁。

当经典改编取得成功,蔡志忠也自觉地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从道到禅、从儒教到诗词,大量生产,他的漫画艺术上的重复与生硬转换,令他成为没有AI绘画时代的“蔡志忠AI”。不过其神话的虚妄,迟至2020年他在嵩山少林寺出家后(由方丈释永信亲为其剃度)接受传媒的深度采访时才为世人窥见。(廖伟棠)

18 UFO电影公司

由陈可辛、曾志伟、钟珍等创立的UFO电影公司,其出品或摄制作品,以“公司风格”而言,媲美80年代的新艺城或德宝,可说代表了90年代的香港电影气象。记录新的社会形态,中产的崛起,并以亮丽的制作呈现。

上世纪90年代密集出现于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怀旧气息,反映在近世年代剧(特别是50-80年代),如《阿飞正传》、《跛豪》、《新难兄难弟》、《甜蜜蜜》等作品,又或是追溯角色身份或回响集体记忆的设定中(如徐克重新演绎黄飞鸿,以及《92黑玫瑰对黑玫瑰》),并进一步延展这种怀缅之情到文本世界以外的现实环境,例如其时香港还兴起对社区、个人和家族成长集体记忆的追寻,以至对殖民地时代成长经验的回味,包括童年时代的用具物品、食品口味和传统用餐空间、过往口头用语、印刷纪念品,以至公共设施和建筑地标等(如对茶餐厅港式奶茶和菠萝包的迷恋,又或殖民地时代建筑等)。时间的流逝,成长的经历,与记忆的坚守,贯串在不少话题作之中,以至其表面上虽像在说往日怀旧故事,而实质上要说的更多是当下“失去”的叹喟。

当中,由陈可辛、曾志伟、钟珍等创立的UFO电影公司,其出品或摄制作品,以“公司风格”而言,媲美80年代的新艺城或德宝,可说代表了90年代的香港电影气象。除了有怀旧式作品,同时其他创作也注入对当代城市生活的关注,记录新的社会形态,中产的崛起,并以亮丽的制作呈现。

陈可辛作品《甜蜜蜜》。
陈可辛作品《甜蜜蜜》。

《风尘三侠》、《播种情人》、《晚9朝5》、《记得香蕉成熟时》等提出新时代的情欲观点;两部《金枝玉叶》渗入性向的议题;《新难兄难弟》和《流氓医生》重提消失的邻里人情;高峰作品《甜蜜蜜》在96年推出,就更是中港关系与情怀,以至全球华人同代人集体记忆(以邓丽君流行曲去贯穿)的杰作。1999年像总结这年代的《半支烟》以虚构记忆伴随寻根现实的矛盾,几多记忆与身份执着,通过一口烟,可以是往事如烟,也可以往事不如烟,展示出一种面向未来的豁达,或无奈。(李照兴)

19 王朔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影视改编而进入大众视野,“王朔现象”的兴起,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市民文化、大众文化的崛起同步。他的诸多作品,都准确描摹了内地市民阶层的生活情状。

一度被称为“痞子文学”代表人物的王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影视改编而进入大众视野。他参与策划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渴望》和第一部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两部剧都创造了现象级收视热潮,后者更促成王朔与冯小刚的合作。1997年冯小刚开启冯氏贺岁喜剧片时代的《甲方乙方》,就改编自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可以说199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影视作品都与王朔直接相关,从《过把瘾》、《海马歌舞厅》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由其原著改编或由他本人直接参与编剧。

澳洲汉学家白杰明称王朔电影“象征着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来临”。“王朔现象”的兴起,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市民文化、大众文化的崛起同步。他的诸多作品,都准确描摹了内地市民阶层的生活情状,并在主流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的话语之外,创造了民间的市井话语,以及解构菁英文化的世俗文化。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改编自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改编自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

王朔作品的通俗性与娱乐性源于调侃,亦即北京话中的“贫嘴”,无论是严肃的政治术语还是虚伪的知识分子,一切皆可被嘲弄反讽。这种玩世不恭的京味语言风格,也是90年代末在王朔脉络下进一步升级的冯氏贺岁喜剧能够引起广大观众共鸣之基础。(贾选凝)

20 温州街

温罗汀一带成了文青主要的活动范围,“温州街”一整条开满咖啡厅,如星星点点的文艺沙龙气氛,至今回想起来仍如同做过一场好梦。

在90年代,台湾艺文风气旺盛,不仅书是与艺文圈热络,同时也开始有文化分子集散地的雏形。其中犹以“温州街”到师大与公馆的摇滚演出场地,以及青田街为主要串连的亮点。

即便今日,“温州街”这三个字仍是文化区的象征之一。公馆大学城当时风气正盛,温罗汀一带自然成了文青主要的活动范围,记忆中,在咖啡厅里交换音乐与读书心得是日常。即便在台湾重理科不重文的风气中,“温州街”一整条开满咖啡厅,如星星点点的文艺沙龙气氛,至今回想起来仍如同做过一场好梦。

温州街街道之错综,咖啡厅各有历史且老板各有执着的品味,“书柜”与“CD”如今感觉奢侈的占坪物件,在当时是无法计价的瑰宝。当时尤以“挪威森林”咖啡馆为首,在那里可以遇见遇见艺文圈的熟人与名人,且十分有默契地浸淫在小世界中,偶尔交流音乐与书,成为心照不宣的聚会之地。

至今那条街上仍有咖啡厅坚守文化聚落本质,只是星光各自散开,成为90年信仰的记忆再现。(马欣)

21 台湾野百合学运

1990年三月发生的“野百合学运”有如惊天轰雷唤醒了台湾的民主意识,也影响了后世发展。起初由九名大学生在中正纪念堂广场静坐,其运动影响了更多大专院校学生呼应。

1990年三月发生的“野百合学运”有如惊天轰雷唤醒了台湾的民主意识,也影响了后世发展。起初由九名大学生在中正纪念堂广场静坐,其运动影响了更多大专院校学生呼应,曾聚集了6000名学生静坐抗议台湾的“万年国会”并主张“政经改革时间表”、“废除动员戡乱临时条款”(建立新的宪法秩序)、“召开国是会议”,学生们共经历150个小时的抗议。

这场活动改变了台湾的历史,等于是吹响走向新时代的第一声号角。

1990年3月20日上午阳光普照,野百合学运学生在中正纪念堂广场上的情况,他们静坐并用报纸制作帽子遮太阳。摄:郭日晓/中央社
1990年3月20日上午阳光普照,野百合学运学生在中正纪念堂广场上的情况,他们静坐并用报纸制作帽子遮太阳。摄:郭日晓/中央社

学运的种子来自于1987年解严后一连串解除报禁与党禁后汇聚的能量、包括农运与郑南榕自焚事件震惊了社会,当时党外杂志开始在民间流行。在解严后的音乐也开始呼应新的民主风气,陈明章、王明辉、陈明瑜等人出“抓狂歌”的黑名单工作室在校园里发酵。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流行音乐文化上都产生质变。

因为这次的学运的确推动了时代的巨轮,让90年代的台湾集体感受到了新生的活络气息,不只影响了政治,也开始有了“自由台湾”的底气。(马欣)

22 王家卫

王家卫1958年生于上海,1963年才移居香港。新移民的身分没有妨碍他传承上一代移港上海人的摩登美学,加上对殖民地香港末年风情的耳濡目染,王家卫成为完美结合两者的艺术家。

和四十年代末避秦来港的那一批“南来沪人”不一样,王家卫1958年生于上海,1963年才移居香港。但新移民的身分没有妨碍他传承上一代移港上海人的摩登美学(如刘以鬯小说),加上对殖民地香港末年风情的耳濡目染,王家卫成为完美结合两者的艺术家,那在五、六十年代香港昙花一现的混杂美学,他把它延伸到2046年。

虽然1991年他就拍出了《阿飞正传》这一经典,但这种王家卫美学彻底地被大众看到和接受,要到1994年的《重庆森林》和90年代末开拍、2000年上映的《花样年华》两片大获成功才算。

在香港社会,90年代的末世感、97香港主权移交后的怀旧情怀,为这种民间接受推波助澜。而中国大陆则出于对民国摩登的想像、对王家卫文艺腔的迷恋而更上层楼,一代文青影迷对他推崇备至,电影学术界也将之奉为末代现代主义的精致范本。

王家卫作品《春光乍泄》。
王家卫作品《春光乍泄》。

王家卫在90年代过后,对自身也进入自我致敬阶段,拍了任性王家卫的《2046》、非常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量产王家卫的《繁花》,近乎完成、或耗尽了这个神话。(廖伟棠)

23 黄子华

1984年,谂哲学的黄子华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几年来发展不顺畅,于1990年把不如意悉数写进他首创的“栋笃笑”(他借此定义了香港对 stand-up-comedy 的叫法)之中,成就“娱乐圈血泪史”。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其时香港人相信的宏大叙事是“民主回归”,香港将“回归”到一个将来会更民主开放的中国社会。八九六四挑战了这想象,以至9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作品充斥着对这承诺能否实现的各种复杂心情。同样是1984年,谂哲学的黄子华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加入演艺文化圈,几年来发展不顺畅,于1990年把这种不如意悉数写进他首创的“栋笃笑”(他借此定义了香港对stand-up-comedy的叫法)之中,成就“娱乐圈血泪史”。在香港,似乎没有演艺人能像黄子华般,能把对社会议题、俚语运用、心理恐惧、娱乐八挂以至政治的关注融滙得那么“精准又刻薄”,“市井又哲理”,而且往往是直面事实与情绪,而毋需像影视剧那样借用隐喻。

2018年,黄子华在栋笃笑《金盆𠺘口》上的演出。摄:端传媒
2018年,黄子华在栋笃笑《金盆𠺘口》上的演出。摄:端传媒

这种难以被外人理解的在地性,让他成为香港90年代最具本土特色也只此一家的文化产出,基于这独一性,也难以输出外地。1997年,他的“秋前算账”以今天的尺度而言,更是难以企及的开放讽刺标准。他把“回归”转换为香港俗语说的“收番”(把它收回去),形容香港为最成功的殖民地,在嬉笑怒骂的表面下,实则是深刻隐藏每个香港人心底的焦虑。悲情的心境要用笑话的方式面对,这解释了从90年代开始,极多商业上成功,触及中港关系的香港文化产出均是以喜剧的形式出现,除栋笃笑,还有《表姐你好嘢》系列、周星驰《国产零零漆》等,尽情发挥了回归前最后岁月的创作自由与多元化。(李照兴)

24 圆明园画家村

1989年末由艺术家们自发形成,到1995年开始被政府整顿,存留不过六年,却对90年代艺术精神大有影响。

圆明园画家村从1989年末由艺术家们自发形成,到1995年开始被政府整顿,存留不过六年,却对90年代艺术精神大有影响。

圆明园作为慈禧劣政的一个浓缩象征,本来是跟九十年代中国艺术的开放性风马牛不相及的,但仅仅因为房租便宜、离海淀大学区邻近种种因素,成为了八十年代末艺术家遁入九十年代的一道简陋的任意门,倒也成就了非常当代艺术的殊异的张力,在今天的怀旧中成为第一道传奇风景。

圆明园画家村从1989年末由艺术家们自发形成。
圆明园画家村从1989年末由艺术家们自发形成。

进驻圆明园的艺术家包括画家张大力、方力钧、丁方,岳敏君,戏剧家牟森、行为艺术家张念、摄影家高波等人,也有艺术以外的作家诗人,比如说诗人俞心焦、黄翔。到1995年画家村被拆解前夕,住在这里的艺术家作家已经超过两百人。大浪淘尽,今天不知还有几人活跃在艺术修罗场的最前线。

这也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第一个模板,日后宋庄等地都有复制此处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这不重要,关键是:画家村模式成了民间逆袭艺术建制的一种终南捷径,至少能让广大艺术青年抱持对未来的浪漫想像。(廖伟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