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約一年多前,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開始長成聲量巨大的怪獸,並一步步跨出新聞的娛樂版面,「肆虐」全世界新聞媒體的經濟版、政治版甚至社會版消息。一年來,大部分敘事集中在不可思議的粉絲消費狂熱,和疫情後奇蹟般觸底反彈的演唱會經濟。中間還穿插了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政治人物,為了這位美國歌手引發的激烈口角。
在大多數的怪獸故事中,主角要不就是怪獸,要不就是和怪獸力抗的超級英雄戰隊。漫畫改編的日本動畫《怪獸8號》(怪獣8号)則反其道而行地把負責收拾殘局、清理戰場的怪獸清潔公司推到舞台正中央,讓觀眾見證精采好看的怪獸大戰背後的代價。
人類史上票房最高的巡迴演唱會馬上要在4個月後正式完結,是時候比照《怪獸8號》轉換一下敘事策略,把焦點轉移到破壞力驚人的演唱會大怪獸在世界各地留下的巨大足跡。
女力覺醒:意外造就產業巨獸
泰勒絲演唱會的觀眾主力是十幾歲到二十出頭的美國少女。社群原生世代的青少年不打算排隊等候她們掌權的時機,就運用自己的社群威能選出了屬於他們世代的演唱會女王,並用自己的方法用力膜拜。
風暴始於2022年11月1日,美國歌手泰勒絲在 ABC 電視台的新聞節目《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上宣佈將在隔年3月到8月在北美20個城市舉辦27場的時代巡迴演唱會。
一開始的暴風半徑還侷限北美,不論是開賣時系統當機、訂價過高、一票難求的同時黃牛票又在次級市場到處亂竄的亂象,或是稍後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湧入大量美國少女塞滿地鐵車廂的新聞畫面,都還是發生在美國的文化現象。
泰勒絲演唱會的觀眾主力是十幾歲到二十出頭的美國少女。她們出生於 Facebook 成立之後,成長於 Instagram、Snap、TikTok 等一個接著一個的社群服務相繼出現的年代。那些如今掌握社會發言權的 Pre-Facebook 世代,在過去一兩年內手忙腳亂地在媒體上發表各種文章試圖解釋他們無法說清的泰勒絲現象。而實情是社群原生世代的青少年不打算排隊等候她們掌權的時機,就運用自己的社群威能選出了屬於他們世代的演唱會女王,並用自己的方法用力膜拜。
這個文化現象經過國際媒體放大,很快就在跨出美國、上岸其他大陸的過程中膨脹成高達152場、史上第一個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巡迴演唱會。而被捲進去的不只是全世界的歌迷,其他藝人的巡迴演唱會還有演唱會背後的服務體系也跟著起飛。
原本美國運動場等級的大型演唱會主力消費者一直是中壯年。以前從來沒有演唱會創造這麼高比例的地鐵運輸增長,不僅是因為少女們可能還沒有駕照,還因為這個世代比起美國成年人更願意擁抱大眾運輸。她們也不像中壯年樂迷仰賴 Billboard 或是 Rolling Stone 之類刊物取得藝人資訊,而是運用自己的粉絲社群交換演出歌單、不同場次的特別曲目和歌手預計和粉絲進行的互動儀式腳本等情報。泰勒絲演唱時,每一個觀眾都忙著拿出手機自拍或拍攝舞台,以便用社群短片詔告天下同好。不論成年人喜不喜歡, TikTok 世代的演唱會觀眾已經拿下了主場。
這個文化現象經過國際媒體放大(當然還有泰勒絲團隊背後的苦心經營),很快就在跨出美國、上岸其他大陸的過程中膨脹成高達152場次的超級演唱會怪獸,成為史上第一個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巡迴演唱會。而被捲進去的不只是全世界的歌迷,其他藝人的巡迴演唱會還有演唱會背後的服務體系也跟著起飛。
「全球粉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勁,有越來越多的藝人踏上巡演的路,還有越來越多的場地加入,將粉絲們聚集在一起,」在經歷有史以來演唱會需求最強烈的2023年之後,Live Nation 執行長 Michael Rapino 稍早宣佈今年第一季仍舊延續了這樣的消費風潮。光該公司旗下的全球最大售票平台 Ticketmaster,今年1到3月就賣出了7700萬張票,而總交易金額達到80億美元之多。
Live Nation 也因此成為第一隻被當成攻擊目標的巨獸。 幾年前同意 Live Nation 和 Ticketmaster 合併案的美國政府大動作表露了悔意,正式依據反壟斷法對 Ticketmaster 的母公司 Live Nation 提起訴訟,指稱「(兩家公司) 違背法令的壟斷手法已使美國的現場音樂產業崩潰。」
不過即便 Live Nation 這一隻兼有演出、場館經營和售票平台機能的三頭怪物被擊落,還有其他巨獸正在破土而出。
「演場會在新加坡舉行的那一周,新加坡就像是完全為了泰勒絲存在一樣。每個街角都聽得到她的歌,每一家商店都在賣相關的主題商品」
東南亞Swifties:只能在新加坡看到本尊
原本就是泰勒絲歌迷的台灣電影監製陳郁佳特地飛到新加坡見證這場盛會。她說:「演場會在新加坡舉行的那一周,新加坡就像是完全為了泰勒絲存在一樣。每個街角都聽得到她的歌,每一家商店都在賣相關的主題商品。」
泰勒絲團隊傲視同業的談判手腕,利用地緣政治的競爭張力觸發了亞洲多國政府搶奪演唱會落地合作的機會。最後是新加坡政府以每一場補助300萬美元的驚人大手筆奪下東南亞的獨家6場。也就是說,對東南亞6億人口來說新加坡的國家體育場成為他們唯一有機會看到泰勒絲本人的地方。
對泰勒絲團隊的好處是一口氣省下拆台、裝箱、運輸的昂貴成本,還有1800萬美元的意外之財輕鬆入袋。對新加坡來說,這1800萬買的是來自各國的 Swifties (泰勒絲粉絲自稱)所帶來價值可能高達3.7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陳郁佳分享她的第一手觀察是,雖然和美國場次的觀眾一樣白人少女佔了很高比例,但年齡的跨度遠比想像中高,可以說從10歲到60歲都有。同時她也確認了新加坡政府的企圖完全達成,許多人都和她一樣是從亞洲各國特地飛來:「我住的那一家飯店基本上全部都是來聽演唱會的外國人。從旅客帶上回程飛機的紀念品和身上帶的友誼手環,也可以確定絕大多數都是聽完演唱會準備返國的。」
新加坡場次的泰勒絲迷,雖然和美國場次的觀眾一樣白人少女佔了很高比例,但年齡卻是從10歲到60歲都有,許多人從亞洲各國特地飛來。而與此同時,東南亞各地超級運動場的工程競速正在鳴槍起跑。
有些落榜的國家認為自己輸在價碼,有的則自覺是家裡的籠子不夠大,才會養不起這麼大隻的巨獸。超級運動場的工程競速因此鳴槍起跑:
香港原本就已經在興建5萬座位的啟德體育園,即將在2025年啟用。台灣剛剛好不容易啟用的大巨蛋可以容納的觀眾又比啟德體育園多了近萬人,不過還在爭取作為演唱會用途的相關許可。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則是在幾個星期前語出驚人地說要在年底前完成一個至少可容納5萬人甚至8萬人的新表演場地。澳門過去經常舉辦演唱會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經常遭民眾檢舉噪音,而且1.6萬座位數和其他人動輒5萬的規模比起來相形見絀。
泰勒絲大場館:趕工完成之後呢?
菲律賓先有國會議員痛批新加坡政府的自私作法不是好鄰居的表現,另一方面菲律賓政府也立刻提出對策以確保類似的遺憾不再發生。他們宣佈要在4年內於呂宋島中部克拉克自由港區(Clark Freeport Zone)趕工完成一個 “Taylor Swift Ready” 的場館,並準備在完工後立刻邀請泰勒絲前去演出。不過記者會後不到24個小時,該場館興建計畫就被抓包直接用了網路上下載的美國場館設計圖,顯示數百億披索的重大建設決定得有多匆促。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Maria Ressa 創辦的菲律賓新聞媒體 Rappler 的相關報導底下,有菲律賓的社群用戶則以標準迷因格式回應:
「中國:我們來興建高速鐵路連結整個國家的人民吧。
日本:我們來蓋更多公路像超級傳送帶一樣連結整個國家的物產吧。
菲律賓:我們來為派對狂歡做好萬全準備吧。」
另一位菲律賓民眾則在新聞報導底下許了其他願望:「我寧願看到學校的設備被升級,比如教學器材、實驗室、堪用的廁所、空調設備等等,如果能力可及的話最好還能夠為他們供餐。和鄰近國家相比,新一代的 IQ 表現越來越差。而他們終究是我們的未來。」
不論天價補助或是超級場館,亞洲政府殺紅了眼的競爭策略無可避免地扭曲了政府資源的分配。
泰勒絲在澳洲墨爾本開唱的同一時間,當地著名的音樂節 Groovin the Moo 則因為門票銷售不佳宣佈取消。而如果演唱會熱開始降溫,被一直擠壓的其他規模演出肯定鬆一口氣,然而剛剛投入天文數字資金新建超級場館的各國政府可能會笑不出來。
風險在於怪獸過境之後,未來還能有多少個泰勒絲走進超級場館裡頭?今年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已經迎接了酷玩 Coldplay、Blackpink、Harry Styles、香港歌手張學友和台灣歌手張惠妹的演出,雖然磁吸效應不一定達到泰勒絲的規模,或多或少還是吸引了週邊國家的粉絲不遠千里前來。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演唱會市場最近也出現了許多的警訊。美國藝人 Jennifer Lopez 在最後關頭突然取消了整個2024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行程,理由是她準備「花更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美國搖滾樂團 Black Keys 的新專輯雖然順利登上排行榜,卻臨時把預定的巡迴演出場地通通改成了小型場館。更驚悚的指標是規模全球數一數二的音樂節 Coachella,以往經常1小時內賣光的熱門時段門票,今年竟花了數週才真正售完。
這些個案不盡然意謂著演唱會熱已經過了巔峰。售票不佳有時候是因為天價演唱會早一步扒光了消費者的荷包,因而對後面的其他演出產生了排擠效果。最好的例子就是泰勒絲在澳洲墨爾本開唱的同一時間,當地著名的音樂節 Groovin the Moo 則因為門票銷售不佳宣佈取消。
如果演唱會熱開始降溫,被一直擠壓到的其他規模演出肯定會覺得鬆一口氣,然而剛剛投入天文數字資金新建超級場館的各國政府可能會笑不出來。
超級演唱會:把別人擠到懸崖邊
泰勒絲之類超級演唱會的昂貴票價扒光了年輕人的荷包,而年長客人在疫情結束後出門參加演出活動的動機又從未復甦到疫情前的水準。和難以真正復甦的電影票房一樣,小型音樂場館的上座率也從未真正復甦。
幾個月前,代表英國基層音樂場館的民間組織 Music Venue Trust 發表了引發騷動的2023年度報告。報告中說過去一年是整個產業歷來最艱困的一年。在他們調查的835個英國基層音樂場館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俱樂部規模的場館處於虧損狀態。更驚悚的是平均每一星期,就會兩個場館從地表上消失。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繼續下去,幾年內這個規格的場館不無可能滅絕。
和澳門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還有台北的小巨蛋面臨非常類似的處境,這些音樂場館周邊加速都市化之後就很難容忍容易擾鄰的演出活動,使館方不斷招惹各種檢舉。不一樣的地方是,大型場館落腳的可能是都市新興發展區域,基層場館則更常基於租金低廉的理由而落腳在破敗的舊城區角落。這些角落一旦仕紳化(有時候根本是場館本身觸發的仕紳化),租金就會快速飛漲。原本就受到 COVID-19 疫情後的通膨影響而成本激增的音樂場館,面臨貪婪房東一漲再漲的要求也只能兩手一攤。
即便沒有受到通膨和房租威脅的小型場館,也難逃現場音樂消費趨勢的變遷。泰勒絲之類超級演唱會的昂貴票價扒光了年輕人的荷包,而年長的客人在疫情結束後出門參加演出活動的動機又從未復甦到疫情前的水準。和難以真正復甦的電影票房一樣,小型音樂場館的上座率也從未真正復甦。
然而上座率的殺傷力還不及另外一個曾經完全支撐場館營運的營收——酒精性飲料。大家喝了遠比疫情前更少的酒。
酒精性飲料是小型場館實施差別定價策略的最重要工具。口袋不深的樂迷至少可以買門票進來聽歌,而更有資力的樂迷則會選擇多喝幾杯、盡情享受整夜的放鬆氣氛。然而近來可能受到健康觀念變遷的影響,還有荷包萎縮的現實限制,所有場館都面臨了酒精性飲料銷售雪崩式下滑的狀況。不同國家的場館都不約而同地抱怨不喝酒的年輕人正在動搖這門生意的基礎。
怎樣挽救對音樂生態的傷害
澳洲藝人經理人協會還對準了才在澳洲大賺一筆的泰勒絲,提出一個更有激進的政策構想——立法要求外國藝人前往來澳洲演出時必須一定要有本地藝人上台共演。
全世界的中小型場館可能都在懸崖邊上尖叫著。如果沒有人能夠接住,它們隨時都可能滑落深淵。
英國基層場館的尖叫聲其實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原本的執政黨保守黨除了反覆加碼紓困之外,始終無法提出長期對策。
脫歐之後,英國藝人到歐洲巡迴演出的難度和成本激增,使他們更嚴重仰賴英國基層場館的演出經驗。累積收入的同時,這些藝人也非得經歷這個無法跳過的累積粉絲階段,才有機會長成進入大型場館的怪獸級實力。萬一基層場館繼續衰敗下去,將進一步危及整個英國音樂生態系。
上個月的英國大選,保守黨敗陣。英國音樂產業界幾乎毫無例外的一致叫好,冀望對於音樂產業更加熟悉的工黨有能力應對他們的急迫需求。畢竟新任首相 Keir Starmer 是音樂學院出身,而新任文化大臣 Lisa Nandy 過去就非常關切地方音樂場館的困境。
包含 Music Venue Trust 在內,許多音樂產業組織許的第一個願望,是希望英國能比照法國對運動場規格的大型演唱會門票課稅,並專款專用於基層音樂場館和基層藝人的發展,保住產業生態系的健康生態。
澳洲音樂界也開始向政府倡議類似主張。同時,澳洲藝人經理人協會(Association of Artists Managers)還對準了才在澳洲大賺一筆的泰勒絲,提出一個更有激進的政策構想——立法要求外國藝人前往來澳洲演出時必須一定要有本地藝人上台共演。載著一整架飛機的外國人才和外國器材快閃澳洲的大怪獸,以後可能得在入境前主動提出回饋鄉里、拉拔人才的演出放方案才能獲准上陸。
比起拱手奉上1800萬美金的新加坡政府,這些新的倡議更著重在緩和超級演唱會熱對音樂生態的傷害。
熱浪下開演唱會:另外一種生態傷害
去年11月的某個午後里約熱內盧的奧林匹克運動場外湧入了6萬人,在攝氏39度的極端高溫中排隊等候幾個小時後才要開始的泰勒絲演唱會。
高溫造成了整場演唱會超過千人昏倒,連舞台上的泰勒絲本人看起來都有點難以負荷。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歌迷在昏倒之後送醫不治。而主辦單位隨即被觀眾指控全程禁止攜帶瓶裝水入場(而只能在場館內購買飲料),使他們在長時間排隊的過程無水可喝。此外,為了防止場外未購票的人窺視而設有各種遮蔽裝置,嚴重妨礙運動場內的通風。
這個意外事件不免讓人聯想到去年美國富豪名流們倉皇逃離因為洪水而完全陷入癱瘓的火人祭(Burning Man)活動現場。反壟斷法或許可以制伏演唱會托拉斯。對大型演唱會額外課稅或許可以修補隨時會斷鏈的生態。但極端天氣在一定時間尺度之下是不可逆的新常態。
「現在演唱會的保險變得比以前困難。而且極端氣候又不被算入『不可抗力』因素,所以不能無條件取消藝人的演出合約。兩個因素加總起來讓主辦單位的風險係數飆高」 經手過各國演出節目的演出主辦單位(promotor) ULC Presents 執行長 Orbis Bo 說。
美國歌手 Billie Eilish 的演唱會現場會固定設置一個環保村(Eco Village)專區,邀請在地環保團體推廣氣候行動相關資訊。她的媽媽甚至會親在現場遊說女兒的粉絲和 Billie 一樣食用來自當地的植物性食物,並減少長程旅行。
和電影產業一樣,夏天是全球音樂節產業最重要的旺季。英國的 Glastonbury、比利時 Tomorrowland 和美國的 Coachella 這幾個世界最大的音樂節慶都在發生在酷熱的夏天(後者雖然 Coachella 是在4月,但由於位處科羅拉多沙漠而有超過攝氏30度高溫)。
音樂節、戶外演唱會和其他各種各樣的戶外大型節慶如今只能趕緊建置更加嚴密的應變計畫和安全準則,來保護只有帳篷可以躲避的活動參與者,以免他們像去年韓國世界童軍大露營中的孩子那樣待在帳篷裡受苦,或是像火人祭的參加者那樣倉皇逃生。Orbis Bo 表示國際上確實看到越來越多音樂祭現場開始推出各種預防中暑的設施跟休息空間,來防範可能出現的極端氣候。
把時間的尺度拉大一點,一些演唱會和音樂節正在做微小但意義重大的努力。或者至少抵銷一些泰勒絲惡名昭彰的私人噴射機帶來的環境衝擊。
英國樂團 Massive Attack 和研究氣候變遷的科學家合作多年,推出了一個 Act 1.5 的行動計畫,要讓演唱會產業也能對達成巴黎協定願景有所貢獻。這個月底他們將在 Massive Attack 家鄉布里斯托示範一場有史以來碳排放最低的演唱會。
美國歌手 Billie Eilish 的演唱會現場會固定設置一個環保村(Eco Village)專區,邀請在地環保團體推廣氣候行動相關資訊。她的媽媽甚至會親在現場遊說女兒的粉絲和 Billie 一樣食用來自當地的植物性食物,並減少長程旅行。
英國樂團 Massive Attack 和研究氣候變遷的科學家合作多年,推出了一個 Act 1.5 的行動計畫,要讓演唱會產業也能對達成巴黎協定願景有所貢獻。計畫名稱裡頭的的 ”1.5” 指的便是巴黎協定中所謂「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C 之内」的目標。這個月底他們將在 Massive Attack 家鄉布里斯托示範一場有史以來碳排放最低的演唱會。
他們從英國足球界的經驗中找到了降低觀眾碳足跡的方法。很多足球俱樂部會在去其他俱樂部的主場比賽時,為必須長途跋涉的自家粉絲包車,或是給予門票格扣,補貼他們搭乘火車的交通費用。Massive Attack 則是為搭乘火車的粉絲準備了全套貴賓禮遇——他們將有自己專屬的套票優惠、火車站的接駁巴士、專屬的 VIP 酒吧、專屬的 VIP 廁所等特殊待遇。大西部鐵路公司還為他們準備了五節的專屬車廂。一家購票平台的新創公司則為演唱會提出了自己的公益行動,每賣出一張火車票給歌迷,他們就會歌迷種植一顆樹。
這些人就是《怪獸8號》中的怪獸清潔團隊,正在混亂的殘局裡以緩慢但有仍有建設性的速度清理演唱會熱的足跡。
一場補貼300萬美元和6場補貼300萬美元差很遠呢。我覺得作者應該至少寫明數據來源,再補上新加坡政府的說法,這樣可以避免誤導吧?
没有五万字真立不准“产业怪兽对音乐生态的伤害”吧,作者居然还能再加一段环保论说,野心是真的大,被批评也正常
@nopce 我認同是類似kpop的粉絲文化,但Taylor Swift現象已經是流行文化,有點像Lady GaGa,而且更誇張,但我不認為有害音樂行業本身的,如果把音樂業簡單粗暴分兩層,流行與獨立(其實已愈來愈模糊,Taylor Swift嚴格來說也是獨立,只是她的音樂明顯地順應市場,而且計算精確),Taylor Swift吸納甚至創造的市場是前者以上,對後者甚至是沒有影響,流行當然佔最大市場份額,但已經不是以往的winner take all,在現今碎片化的網絡世界和串流音樂,只要有才華,總會被人發現,大大小小的音樂節、音樂會才是他們的收入來源,而且他們佔音樂業的比例,絕對比流行歌手大,所以我不認為Taylor Swift傷害了音樂生態,因為音樂生態本來就是這樣,繼續支持自己喜歡的音樂就可。
批评私人飞机本来没啥问题,我也支持针对富人的高碳排放消费多加税。但是我反感作者这种暗搓搓的春秋笔法。至于楼下说的环保啥啥啥的,确实可能是不错的观点,但是我看标题,这篇不是想讲“产业怪兽”对音乐行业的伤害吗?怎么扯到环保主题了呢,难道不是因为作者没话可讲在这里硬扯?
沒想到端傳媒的評論區也是swifties泛濫。任何對Taylor Swift的批評都會被冠上厭女的罪名,拜托,人家就是厭Taylor Swift罷了。Taylor Swift就是目前最火的歌手,她的演唱會就是最大票房的,不寫她寫誰?而且她的醜事也是一籮籮:在私人飛機碳排放被曝光後,向美國法院申請修例將私人飛機碳排放改為非公共資;巴西歌迷在演唱會熱死後,她不聞不問;維也納演唱會因恐怖襲擊威脅取消後,又是對歌迷0安撫。她和她的團隊都是完全的資本家個性。
前面几个简中的评论都很迷,感觉到了墙外还是延续简中那套思维和语言模式。比如动不动就说人“双标”,举别人好的做法就是”拉踩“,批评Taylor Swift 就是厌女。另外,说taylor swift坐私人飞机全球飞是避免几万人出行,那真是强词夺理了🤣事实上各界名流坐私人飞机都一直有被批评,比如哈里梅根,泰勒不是第一个。
我做气候变化行动有一段时间了,我有些朋友跟我吐槽过发现不少二三十岁的中国人一代移民真的对全球气候变化毫不关心,看到这些评论感觉有点印证了…难道看到作者举的这些实例,不该至少想一下在气候变化如此严峻的当下,我们可以做什么吗。作者并没有居高临下提什么建议,而是举了一些别的可借鉴的做法,我看完觉得受益良多,谢谢作者
看到一半就觉得不对劲,看完了作者虽然不至于到评论区说的厌女指控,但是至少也是暗搓搓的表达了厌Taylor的态度。文章里的论点大多都经不住推敲,比如指责Taylor吸走了其他音乐人/节的门票收入,这种观点就是典型的二元对立谬误,有没有可能,没有Taylor的演唱会这些粉丝可能就不会出门消费了?再比如指责政府为了吸引Taylor而进行补贴或者提出不合理的新建计划,我一个大问号,这也能怪到Taylor头上?以及最搞笑的自我矛盾,一方面说希望粉丝减少长程旅行,一方面又指责Taylor坐私人飞机全球飞。难道飞到当地开演唱会没有间接减少了几万人的长程旅行吗?当然可能作者又要拉踩一下你看看别人比如Billie(no offense)就是坐商业航班出行的,Taylor怎么就做不到呢?我的建议是,你的建议很好,下次别建议了。
認同不是純粹音樂行業議題的看法,taylor的現象有點類似kpop粉絲文化在白人世界進行的一次實踐,我認為這種虹吸效應其實是有害音樂行業本身的
Taylor Swift的超級演唱會影響力是空前的,具有代表性的。用這場演唱會對超級演唱會做產業生態傷害的切入點理所當然。作者又沒說Taylor Swift要為此負上主要責任。反過來說,如果「沒提過」男性明星帶來的負面影響就不能先提女性明星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否是在「厭男」。更勿論在當下有無男明星及其粉絲能有比肩Taylor Swift的影響力?
「新加坡政府以每一場補助300萬美元的驚人大手筆奪下東南亞的獨家6場」
我翻查過其他媒體的報導,補助金額介乎2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這資訊引述自泰國總理賽塔。
資料來源:HK01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993965/taylor-swift%E6%96%B0%E5%8A%A0%E5%9D%A1%E9%80%A3%E9%96%8B%E5%85%AD%E5%A0%B4%E9%A8%B7-%E7%B6%93%E6%BF%9F%E5%B8%AB%E6%96%99%E7%82%BA%E7%95%B6%E5%9C%B0%E9%80%B2%E5%B8%B329%E5%84%84%E5%85%83
@讀者小龍 新加坡政府拒絕透露背後細節,300萬這個數字來自泰國前總理,他任內嘗試爭取將Taylor Swift演唱會在泰國舉行。
“为什么过去那么多炙手可热的男星开演唱会的时候没人来反思反思他们的超火爆演唱会是否给同行乃至整个产业结构造成了破坏?”
因為這些男星被批評的時候,父權主義者不會說批評的聲音是在厭男。
“最後是新加坡政府以每一場補助300萬美元的驚人大手筆奪下東南亞的獨家6場。”
請問這個數字的消息來源是哪裡?
只要有女性被批评就是厌女?Billie Eilish不是女性吗?我读完比较厌Taylor Swift团队、各国政府和Live Nation之类。不了解全球明星,只是平常看新闻也会看到这位是最近最火的,从她延伸主题不是很正常。
我也认同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厌女的嫌疑,文中说的观点其实和Taylor Swift有很大关系吗?任何一个特别出名的艺人都可以吧?
文章的挺有意思,這視角第一次見,Taylor Swift現象也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但Taylor Swift本質上跟音樂無關,或者是她的受眾跟音樂不太相關,或許影響娛樂圈生態,但對音樂生態而言,真的影響不大。
最后一张图的文本有个错误,不是密苏根州,是密苏里州堪萨斯城
因为泰勒丝自己就是在搞垄断啊,她让发行变得有趣.jpg
To Kyoujurou :因為Taylor swift 影響力遠超過去男星,並且Taylor Swift 通吃所有資源。
era tours真的是现象级的,未曾设想
好震撼啊,为什么过去那么多炙手可热的男星开演唱会的时候没人来反思反思他们的超火爆演唱会是否给同行乃至整个产业结构造成了破坏?这何尝不是一种“贾玲毁了整个中国电影业”的论调?文章后半段更多的是借Taylor Swift的例子指出超级演唱会共通的消极影响,仿佛是类似于“你知道你吃一块牛排就造成了全球变暖吗?”的那种科普文章。所以这和Taylor Swift有多大关系?
很好的文章,看见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