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粵,政治學研究者。
冷戰結束之後,各國政府、企業家和專業人士長期篤信經濟相互依存關係可以有效維持國家間的和平。這種經貿間的互惠互利,能夠緩解傳統因領土和歷史爭議導致的安全問題。然而近年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發達國家,企業行為越來越受到國家安全因素的影響,商業行動越發受到各類安全化的法律和監管規制的制約。
如何理解發達民主國家越發頻繁的產業鏈去中國化的行動和中國將貿易武器化的行為?來自馬里蘭大學、哈佛商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的三位學者最近發表在《國際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雜誌的文章分析了以上問題。她們將國家經濟相互依賴產生的競爭和猜忌概括為一種新的安全悖論(security dilemma)。基於她們過去闡述的中國「黨國資本主義」(party-state capitalism)的理論框架,三位作者認為中國共產黨面對國內和國外雙重威脅而採取的維護政權安全的行動,反過來引發了其他發達國家的擔憂,促發了這些國家採取措施限制中國的企業和商業行為,從而帶來了彼此間安全競爭的螺旋式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