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抗拒中國流行語外,壯大台灣文化真正值得做的是什麼?

台灣這波憂慮底下沒說出口的期待,是透過不同用語習慣,去深化自我認同、塑造台灣共同體。但能有更好的方式嗎?
2020年1月7日台北,市民在中正紀念堂看電話。
台灣 語言

上週(4/12),台灣READr 網站發佈一篇調查報導:《中國流行語滲透台灣? 從 Dcard 數據窺見年輕人網路用語趨勢》,以文字斷詞技術,分析台灣30歲以下族群拜訪率最高的論壇 Dcard 在近10年出現頻率最高的用語,認為這個結果呈現了中國對台不對等的文化滲透。這個結果自然也加重了台灣對中國始終不停以政治、經濟、文化全方位試圖統戰的憂慮,引發一波論戰。

台灣社會存在一種擔心失去文化主體性、被文化統戰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特別是這兩年隨著對中國政府在全球範圍進行資訊戰的討論,語言背後可能蘊含或偷渡價值觀的作用,讓一些人呼籲要正視這個現象。

但越是這樣,越需要冷靜梳理相關議題,釐清這些流行用語是否真的與中國有關、如何進入台灣、又如何流行起來,否則在沒有區分的情況下對所有使用者執行「語言檢查」,恐怕只會格外引人反感。

大陸流行語如何進入台灣

在沒有區分的情況下對所有使用者執行「語言檢查」,恐怕只會格外引人反感。

首先,語言並非全然靜止的,而是會在不同使用群體間流動、轉換意義、重新被賦予當代性。一個用語會出現並被大量使用,根本上還是需要一定的趣味性,或對某種情境的傳神描繪,讓不知道來源的群體也能理解並且覺得是有意思的,才會納入自己的語言使用習慣中並擴散出去。這種使用者會不會因此就對中國的文化統戰和意識型態灌輸照單全收?恐怕沒有直接相關,因為人們學習、使用這些用詞,已經是在某種「落地」的情況下。

目前台灣會接觸中國流行用語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人際往來:因為在中國有親友,或者因為常與客戶、同事、商業合作對象交流。這類使用者當中,有些是為了禮貌、尊重等因素順應對方的用詞,所謂的入境隨俗,是一種社交和生存手段。

二、美劇與二次元愛好者:這跟台灣在經濟成長停滯後大幅削減文化投資有關,因為台灣本土不再引進或出版相關產品,喜歡這些領域的人只好轉向中國字幕組與資源站,從作品中受的文化影響,根本就不是中國的,特別是二次元領域還有大量反主流、具反抗精神的作品。

三、文化商品與新型社群平台消費者: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豆瓣、B站、小紅書、抖音。這種消費者中也分成兩類,有清醒的愛好者,自身價值體系與政治取向已成形,只單純尋找愛好;另一類是沒有多餘想法,只是被同儕影響或單純尋找娛樂的人。前者自己心裏有一把尺,就像獨派中也有京劇愛好者,但他們並不會因此就接受大中國思想,反而後者才更需要擔心,他們無論年紀,主要都以機上盒或手機收看中國製作的節目為主。

不過,文化並不是單向接收的。在這些使用者中,也不乏以各種社交技巧將台灣的用語和思考方式傳遞給對岸的人,例如每次提到中國慣用詞時,有的就會順道解釋「在台灣這個叫OO」,或是趁著討論台灣作品時,順道介紹我們的社會文化、及對歷史的反省。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若再進一步以流行用語的類型來區分,也有兩大類:

一、不涉價值取向的名詞,單純只是習慣不同;
二、涉及價值取向的使用,必須嚴肅地提出示警,有機會就要向身邊的人提醒、說明。

若單純是名詞用語的不同,我不認為有苛刻的必要。台灣早期關於語言的討論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視頻」一詞的批評(台灣常用詞為「影片」),不少人覺得這詞原是數位影像技術上特定的名詞,不該拿來指影片。但這些只是日常用詞的區別,在中國自己的語境裏當然也其來有自,若把心力花在爭執或糾正這類用詞上,恐怕事倍功半,也無助解決真正的問題。

真正需要警惕並據理力爭的,是牽涉價值取向的,例如反送中運動不是「暴民」,而是抗爭、是抗暴、是反對極權與獨裁化,是反對法治的消亡,這沒有什麼模糊空間。但事實是,幾乎沒有人會在這方面「犯錯」,選擇的用詞、陳述的角度,必然與自身政治立場與價值觀有關,說出來的同時就已經做了價值表態。

換句話說,一個堅定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不管平時說再多次「視頻」,也不會因此就站在極權政府那一邊,相反的,平常就對中國說詞照單全收的,對他個人施加再多社會壓力、盯著他每一個用詞,也不會改變什麼。至於本就沒有想法、哪邊人多就贊成哪邊的,根源並不是使用哪種用詞,而是缺乏中心思想的問題。

另外,READr 網站這份報告在台灣社會也引起很多爭議,隨著網友們展開的討論,發現怎麼定義哪些屬於「中國流行用語」,也是有問題的,舉例來說「立馬」、「奇葩」、「閨蜜」在台灣本就有很多人在使用,可能只是有些人以前不曾聽過,但不代表它是中國來的。事後READr 做出解釋,表示有些用語已經與早年不同、是經過中國流行媒材語境的再次轉譯,才重新於年輕人中流行起來的。只是,若我們期待透過用語習慣來強化台灣認同與主體性,就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所以這些語詞要全面廢棄,還是只有三十歲以上的人能用?

而不同語詞受到的關注和排拒程度,也有雙重標準的問題,例如台派社群從不避諱使用「炎上」,這個詞原是日語,卻因為中國流行文化才在台灣被廣泛熟知;而台派政治類粉專、寫手過去幾年最愛用的一個詞大概就是「接地氣」了,不論是評價官員、政策還是批評社會運動團體不了解民間需求,這個詞幾乎是靠著台派的圖文才成為台灣社會的流行用語的,卻也不曾見過哪個粉專或KOL因此被「炎上」、被網友要求不能使用。

本文並非主張大家要一致棄用、將來都只能以用語來表態政治立場,而是試著突顯語言與思想價值之間確實可以有深遠影響,但並非只有單向度的運作,或是只有以用語區分敵我、建立自我認同一途。

光靠注意用詞習慣,無法抵禦資訊戰與認知作戰

與其去當語言警察,不如正向地生產有本土特色的流行用語,用有趣的方式介紹那些從母語、族語和通用語言的交匯中產生的詞彙,讓更多人理解語言若能連結於生活經驗,會更鮮活、更有力。

接下來,對於反對使用中國流行語的人來說,還剩下一個擔憂:一旦習慣了這些中國用語,日後一般沒有判斷力、分辨力的民眾誤以為對中國來的訊息都可以照單全收,怎麼辦?

對簡體字、習慣用語的檢查,看似可以初步排除「有問題」的思想與資訊來源,但回顧過去幾年對抗假新聞的經驗,試想這種簡化的分類法有幫到我們嗎?很多人會相信、轉傳假新聞,很可能是對常識的理解不足、沒有驗證資訊的習慣和能力,以及沒有自己的價值信念,解決資訊獲取能力的根本之道還是進行媒體識讀、及持續擴大離開校園後的公民教育。

何況轉換成繁體字、修改用詞並不是多費工的事。以近日網傳一份偽造的總統府公文事件為例,雖然熱心網友很快抓出錯誤、府方也決定報案處理,但對有心進行認知作戰的人來說,這不過是一個協助他們精進、除錯的過程,恐怕不久之後,終究會在資訊戰裏,看到找不出錯處、足以亂真的文件,終究還是回到政府執政的透明度、傳遞資訊的能力,能否與公民間建立起夠強軔的信任感。

隨著美中關係持續緊張,身在對抗前緣的台灣,遲早會被納入更深層的認知作戰範圍,畢竟中國是傾國家之力在研究並僱用全職人員進行統戰工作,相信遲早有一天,會有文采非凡、熟悉了台灣社會說話習慣的,寫一些看似憂國憂民、但其實是在打擊一般民眾對民主制度的信心的內容,而具有高端認知作戰技巧的人也可能開始模擬台派的語氣和敘事邏輯,寫出看起來很「愛台灣」、但實質削弱公民社會力量的東西。對這些可能,我們又要怎麼辦?這都不是棄用特定語言就能防範的,只能回到價值觀上,去深化每個人內在對民主的理解與信念。

台灣社會這波憂慮底下沒說出口的期待,是透過不同用語習慣,去深化自我認同、塑造台灣共同體的共同信念與情感,並建立起台灣人的國防心防。我不能說這全無必要或意義,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最好、最穩固的方式。

與其去當語言警察,不如正向地生產有本土特色的流行用語,用有趣的方式介紹那些從母語、族語和通用語言的交匯中產生的詞彙,讓更多人理解語言若能連結於生活經驗,會更鮮活、更有力。尤其對青少年來說,追求的不只是群體的接納,也需要特別酷的東西,他們覺得好玩的就會拿出來秀,如果年輕世代的這種交流持續,有些東西會透過他們玩抖音、小紅書再次「反飄洋過海而去」。

《俗女養成記》劇照。
《俗女養成記》劇照。

要壯大本土文化,只販賣台灣情懷是不夠的

台灣現在欠缺的,是穩定生產一定數量的,且具有大眾性、現代普世情感,同時兼備娛樂性的作品的能量。

曾經,台灣的流行歌曲與戲劇,是中國一整個世代共同的成長記憶,那時台灣戲劇裡各種名詞與形容詞,是他們兒時朗朗上口的慣用語;如今換成我們憂慮中國流行用語的滲透,這背後,是兩岸文化輸出力量的反轉。現實是,不管年輕世代還是一般平民百姓,閒暇之餘就是需要放鬆,尤其在現代工商社會的長工時、責任制下,對通俗娛樂的需求是很大的,不可能只是憂慮或透過禁止來防範意識型態透過影視娛樂作品滲入社會,還必須提供足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2000年後,台灣在投資大量外移、經濟成長趨緩、影視產業過度整併為垂直一條龍、缺乏競爭的情況下,政策與主管機關又未能即時警覺,導致文化投資大幅降低,採購外國電影、電視節目的數量逐年增加,原本看似有領先優勢的遊戲產業,最終也因為市場和投資規模不足而撤守,變成以代理引進國外遊戲為主。

生產具有台灣文化與認同的替代品,看起來似乎「緩不濟急」,但千里之行還是要始於足下,何況我們仍有過去豐厚的流行文化基底,若有方向正確的政策輔助,讓產業與人才庫一起歷練、成長,我們是有機會成為另一個韓國的——可以生產足夠的娛樂作品給自己的國民,也能乘著已成熟的數位播放平台機制,加入文化輸出競爭的行列。

台灣現在欠缺的,是穩定生產一定數量的,且具有大眾性、現代普世情感,同時兼備娛樂性的作品的能量。以「台劇復興」風潮來說,優勢在於質精,但劣勢是量少、娛樂性略顯不足,無法填補一般民眾巨大的娛樂需求的缺口。

因台灣較缺乏將不同類型戲劇置於同一個平台被討論、評比的機制,以下請容我以中國觀眾對這些作品的反應來說明問題。在中國最具指標性的影視評論網站豆瓣上,網民給《我們與惡的距離》開分評價高達9.5(中國自2011起超過9分的自製劇也只有九部),而且還是在一開始缺乏正式播出管道下,靠口碑與翻牆被送上榜的,這類題材在中國並不缺,卻因為政治因素而幾乎不可能碰觸。

相較之下,較輕鬆詼諧的《俗女養成記》的評分雖然也不錯,但生活經驗的隔闔,加上娛樂性比不上其它更有趣的作品,就難以與中國其它作品競爭,但在這條品質線以下的其它台灣戲劇,根本擠不進這類討論。這不是說不需要生產《俗女養成記》這樣的作品,或這類作品得拍的更通俗,而是要指出台灣缺乏穩定生產具中間質作品的現況。

但去年台劇《想見你》還是難得突破了過去知性型觀眾與大眾劇觀眾的次元壁,在兩邊都激起不少討論,除了故事設定有更貼近年輕族群生活的校園、青春傷痛的背景外,有演技又有偶像特質的演員,也是該劇在收視上能獲得更廣大觀眾群的成功要素,再加上對社會議題的深刻反省,引起許多中國網友大呼「台劇浴火重生、台劇回來了」。

從豆瓣的評分,以及一些廣受歡迎的影視博主長期的行文和和喜好,不難發現中國三十世代的觀眾,從小正是在台灣流行歌曲、偶像劇餵養下長大的,甚至因此形成自身品味,始終會拿當年台灣的作品當標準,去評價、比較現在中國的作品。然而這二十年來,台灣自身文化投資停滯、大量人才出走,除了零星燦爛如流星的作品划過天空外,空缺幾乎被韓國與中國的作品填滿,甚至擠走日劇原本在台灣觀眾心中的霸主地位。

大環境不夠健全,也導致目前同溫層裏關注、推崇的音樂、電玩與泛文創作品,更多功能是撫慰「本土關懷」情感面的需求,一旦拿掉目前最吸引人的「台灣情懷」,多數甚至稱不上佳作。

大環境不夠健全,也導致目前同溫層裏關注、推崇的音樂、電玩與泛文創作品,更多功能是撫慰「本土關懷」情感面的需求,在競爭力無法跟台劇相比,普遍在技術上也都有明顯缺陷,藝術表現也停留在沒有找到主體性的混搭,甚至屬於拼裝式的仿作,一旦拿掉目前最吸引人的「台灣情懷」,多數甚至稱不上佳作,也難以讓不關心歷史或政治的大眾以此為娛樂;僅有極少數作品,能讓其它國家的觀眾或玩家也能夠理解並享受該作品的情境。

很多人以為「通俗流行」門檻較低,不需要那麼嚴謹和那麼高的技術力,這是很大的誤解。完全相反,在市場上獲得最大流行傳播力的作品,往往是在成熟的技術力下,將有特色與感動力的素材通俗化的結果。一般大眾並不需要在選擇娛樂時辨識作品中的技術程度,但缺了這個,就很難誕生成功的通俗流行的作品。

但很現實的是,技術的累積,需要的是一定規模的投資與時間的累積,這是一個無法繞路、取巧的關鍵。創意和文本可以單靠政治自由度、開放多元的社會所提供的空間百花齊放,但成熟的產業鍊,卻需要一部又一部的作品才能歷練出來。這也是李安導演當年堅持要帶《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團隊來台工作的原因,不同投資規模的劇組使用的設備、場景工序,工作的模式和習慣、片場管理、側記拍攝等,包括如何確保演員與工作人員的安全,都要經歷過才會知道,這是他能給台灣最好的回饋。沒有夠多作品來磨練出一整代的人才,再好的創意和文本,都可能面臨找不到技術、檔期與投資行銷上均足以匹配的團隊來執行的窘境。

眼前最血淋淋的例子就是《摩天大樓》,我們有陳雪寫出這麼精彩的小說,有優秀且極具市場敏感度的導演陳正道,卻沒有能將這部作品拍成電視劇,也欠缺能讓該作品在商業行銷上取得成功的團隊。《摩天大樓》最後由中國公司投資製作,且以中國觀眾之前並不偏愛、相對小眾的懸疑劇類型,擠進去年豆瓣評分前十,雖被嘲是「叫好不叫座」,卻仍有開播十天達一點五億的播放量。

《摩天大樓》劇照。
《摩天大樓》劇照。

本土文化產業關鍵:無技不藝

創作人願不願意蹲,願不願意更多磨練基本功,從臨摹、仿作中,更多意識到什麼是「自己的」,而不是靠拼湊、挪用和求一時效果,是修復這層硬傷的關鍵。

所有優秀創作,都是「無技不藝」這四個字的產物。紮實的基本功正是當年台灣流行音樂能佔據亞洲市場的原因,台灣偶像劇更是靠幕後製作技術、有趣又能反映亞洲國家與西方現代性相遇後的種種生活經驗和社會變化的劇本,一度與日劇頂足而立。

韓流後來的成功,靠的也是好的政策和創作者清醒的意識,基底仍是在反覆磨練、追求技術的極致後,與創意碰撞出的火花。以去年在全亞洲都非常熱門的《永恆的君主》一劇為例,故事並不特殊、也不是該劇作家最有精神態度的作品,但在所有軟硬體技術的表現上,卻都是韓劇產業最具代表性的火力展示。這就是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後二十年磨一劍的成果,靠整個產業在技術上的集體成熟度,持續生產能佔領大眾流行文化的作品。

遺憾的是,當年台灣偶像劇在全亞洲發光發熱的同時,產業敗象已露,國內對影視作品的開發和投資意願逐步下降,政策也沒有即時調整、一定程度給予保護、限制非本國作品數量,之後大量從業人員被中國吸走,也因為投資不足,連帶本土的人才培育也呈現跳水式斷裂,這個危機在如今台劇復興中仍嚴峻,攤開知名作品的幕後團隊名單,主力幾乎都還是當年培養出來的中堅人才,從演員到幕後都是高比例重複出現。這沒辦法,只能隨著一部部作品拍下去,一部部累積。

台灣製作團隊近年開始引進HBO、網飛(Netflix)等國際大型平台的投資和製作經驗,優勢是通俗性和娛樂性更強了,更符合當下觀眾的品味,如口碑與收視量皆不俗的《誰是被害者》,相比具明顯台灣文化特色的《通靈少女》,這個故事幾乎沒有非台灣不可的原素與特色,背景改寫到亞洲任何一個城市也不違和。但這兩條路線並不衝突,都是此刻台灣影視作品應該繼續發展的路線。相比已經找到方向的戲劇類作品,更需要憂心的恐怕是最常被一般大眾用來放鬆時觀賞的綜藝節目和遊戲,兩個領域中,從業人員的硬傷都是明顯的,創作人願不願意蹲,願不願意更多磨練基本功,從臨摹、仿作中,更多意識到什麼是「自己的」,而不是靠拼湊、挪用和求一時效果,是修復這層硬傷的關鍵。

若文化政策難以配合,必然會延長這個過程。

以韓國經驗來看,台灣文化部的預算是否能如願達到至少佔GDP的1%,能否全面檢討目前對藝術團隊、作品的補助方式,和國家級場館的經營,再思文策院的角色與功能,或許會是這些努力能否在下一個二十年開花結果、立足亞洲、與世界競爭的關鍵。若文化政策難以配合,必然會延長這個過程,可民間投資、創作人、幕後技術與製作部門願不願意清醒認知自己在基本功上仍有哪些不足,且不再單靠販賣「台灣情懷」,來迴避對技術與藝術性的檢視,卻是握在自己手上可以努力,也一定能看到成果的東西。

讀者評論 1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无关政治立场统读问题,搞语言纯化就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你用大陆话就变成大陆人了吗?如果是的话那你们的身份认同真的摇摇欲坠。

  2. @Chocolatime
    文化純正性,不需要靠流行語唯一支持本土化來捍衛。
    @moonwind
    清醒的愛好者,正是因為看到娛樂、大眾文化平台上的發表審查,規避下的猜猜猜各種縮寫,限娛日的奇妙呼籲跟特定議題的娛樂圈魔幻樣板效忠文化等等等,更能珍惜及顯示台灣文化政治領域自由的可貴,自然不會因為短暫又表象化的娛樂爽度,而去認同中國思想。
    當然還是要說明的,縱使真的受影響而認同中國好棒棒祖國真偉大,我覺得那也是個人選擇。非同流者能反思的,也不會是本文中說的文化反攻,而是努力深化自己的文化政治論述、尋求更廣泛的認同才對。
    #啊我就是覺得B站留言金句好笑啊
    #沒想到笑了就被K了滿頭包
    #我只能哭哭

  3. 我有点疑惑,台湾朋友是可以接受日语影响多过汉语?文中多处谈及日本对台湾的影响,没看出多少要捍卫台湾本土文化纯正性的企图,也未看到反思。

  4. 太沒有自信了

  5. 没意思的一篇文章 其实写不出来可以不写的

  6. “上新”已经反攻回来了
    顺带打通可以如何理解“上好佳”的含义

  7. 台灣有華人地區最自由的創作環境,但創作內容大多基本著眼在地市場,沒有引領華語地區價值取向。大制作需要大投入也需要大市場,前幾年中國大陸憑著互聯網企業的擴張,文化娛樂只是暫時占據上峰。

  8. “有清醒的愛好者,自身價值體系與政治取向已成形,只單純尋找愛好……前者自己心裏有一把尺,就像獨派中也有京劇愛好者,但他們並不會因此就接受大中國思想。”
    不认同,现在文艺作品仔细琢磨哪一个没有政治属性,而且文章的立足点如果是语言的潜移默化,那为啥就不能影响到所谓的“清醒爱好者”

  9. 语言纯洁性这种事情明明是中共爱提的,看到这篇评论有点摸不到头脑

  10. 这篇评论有明显的缺陷。虽然后半部分是在借中国流行语的话题延伸到台湾如何生产和输出具有娱乐性和传播度的影视文艺作品,但作者既然提到了近两年在大陆大受欢迎的几部台剧,就应该列举这些台剧有没有成功向中国大陆输出台湾流行语的例子,讲到韩剧的时候也可以分析一韩语被音译后成为中国流行语的案例。最后在文章的结尾需要回扣中国流行语输入台湾这一话题,这样整篇文章才是完整的,要不然后半部分就像是跑题了。

  11.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纯属杞人忧天。

  12. 記得從台版流星花園裡學會了「美眉」一詞 lol

  13. 在搭車前再來一波,中國網友可愛的順口溜這種網路創造性,是蠻可愛的我也常常使用,不過流行跟強勢文化是否一定必然掛勾,我倒不這麼認為,比如大佬、鹹魚、扑街(台灣已經自己形成另一種語意)這種用語,是否是香港強勢佔領台灣生活語言?那台灣跟日本的語言關係,可能又更深了。

  14. 流行語是生活互動的產物,要在其中建立自我認同、尋求乾淨無汙染本來就是一種異想天開。統戰憂慮者,每每提醒中國流行語大量進駐年輕人日常用語,甚至過度炎上時,是否也能體察這樣的異文化兼容性,也是一種多元優點跟台灣海島地域文化的必然。
    至於統戰不統戰,向來秉持著愛國不是義務,國情冷感者也不該被指責,單純「跟流行」無須被代言成強勢文化入侵的受害結果。

  15. 有點斷裂感,後半段幾乎變成另一篇文章,看不出來在討論中國用語的滲透……

  16. 劇名應該是《誰是被害「者」》喔。

  17. 乾脆全面禁止使用中文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