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江河清:超越「亞洲第一」——同婚勝利之後,要繼續做與說的同志平權

儘管這個描述是事實,但我認為要瞭解台灣婚姻平權運動,就不應該只是聚焦於同性婚姻合法化本身,彷彿台灣只是剛好追上西方國家的進步議程。

江河清:超越「亞洲第一」——同婚勝利之後,要繼續做與說的同志平權
2019年5月18日,台灣議會投票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後,二位女性同志於婚禮期間擺拍合照。

回顧大法官釋憲後的同婚爭議,或許,反同團體一路以來曲解釋憲、推動反同公投、提出各種反同婚專法,就是為了拖延同婚入法。但令我慶幸的是,歷經二年的反同婚延長賽,行政、立法機關終究還是回歸大法官釋憲,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讓同志有明確的法源可以登記結婚。

縱觀《釋字第748號》,兩大核心論點為「婚姻自由」與「平等權」,大法官要求立法機關限期完成修法,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儘管《釋字第748號》沒有指定立法機關必須以何種形式立法(例如修民法或另立特別法),但早已定調平等保障同志結婚的權利。因此,去年的反同公投結果只能限定立法形式,不得直接修改民法,但不能完全反同婚入法。我們甚至可以說,在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釋憲後,婚姻已不限於一男一女的異性戀結合,同婚入法是必然的結果,差別只是入法的形式。

儘管如此,從釋憲到立法,加上三個反同公投,對於許多同志來說,這一路實為艱難且漫長。當我們為「亞洲第一」歡呼雀躍之後,也許也需要跳出這個框架,因為在實現平權的路上,我們還有許多要繼續做與說的事情。

Hannah(左)跟Zach(右)是一對美國和台灣的跨國情侶。
Hannah(左)跟Zach(右)是一對美國和台灣的跨國情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