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8月11日晚,又被形容為一個血腥之夜:一方面,內地媒體率先放出有警員疑被汽油彈燒傷的資訊,消息迅速在內地廣泛流傳,登上微博「熱搜」;另一方面在香港,流血場面更為驚人,不僅有示威者被流彈擊中面部致盲,還有人被扣押在地時血流披面;不僅出現了疑似警員假扮示威者混入人群展開拘捕的手段,傳媒還拍到警員將竹枝放進示威者的背包栽贓嫁禍;此外更有警員向地鐵站內發射催淚彈,在另一個地鐵站內近距離(疑似1米內)向人群平射開槍,接著在地鐵扶手電梯上圍打示威者/市民 ……此種種手法令香港市民感到瞠目結舌,兩個多月以來,大大小小的警民衝突數百場,示威者與警察雙方皆有受傷,殃及救護員、社工、議員、記者等數十人,被捕者上數百人,警民關係嚴重對立、仇恨情緒四處滋生。8月11日晚的種種表現則進一步摧殘警民關係,雙方行動的進一步升級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不出意料地,當晚,政府再次「強力譴責暴力示威」。譴責、譴責、強力譴責,是政府唯一能有的態度;襲警、襲警、再襲警,是支持警隊人士心中對示威者的印象;而警暴、警暴、再警暴及政府的永遠沒有回應,則是另一邊廂不滿情緒的根源。幾個世界永遠在平行對話,而政府作為其中關鍵的解畫方,卻一直拿不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正如早前示威者號召8月5日進行大規模「三罷」,據職工盟的估算,一共有35萬人參與其中。然而,8月6日港澳辦召開吹風會,把示威者的衝擊行為、罷工行為混為一談,指罷工行動和不合作運動嚴重衝擊香港民生,強調不能再縱容「暴力亂港」;8月9日林鄭月娥再率主管經濟事務的官員見記者,一如既往對運動訴求「視而不見」,同時一如既往地表態支持警隊。同星期召開的官方記者會,在面對記者的提問、公眾的責難時,一眾官員、警隊高層一如既往地顧左右而言他。而這種現象相信只會一直繼續下去。
除此之外,林鄭月娥還跟足港澳辦「腳本」,大打經濟牌、民生牌,一方面指責示威者影響經濟,另一方面強調會在10月施政報告推出利民紓困措施,解決所謂深層次矛盾,甚或一再妄言,那些不介意摧毀香港經濟的人,對社會根本「無建設」(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小部分人的激進行為會破壞大多數人辛苦建設的經濟成果。她說有人形容示威者的行為是「玉石俱焚」,這做法會將香港推上「不歸路」。
然而到底是誰在令香港「玉石俱焚」?牢不可破的政商結構確實是香港社會問題的癥結,民生問題不得解決,導致民怨鼎沸。然而,必須強調的是,這次示威的主要觸發點是政府在修例問題上的失德、無能,完全是林鄭自己開啟的一場風暴,而警隊在處理示威時對武力的過分使用及嚴重濫權行為,則「助攻」了市民的種種不滿。再退一步,宏觀而言,公民實踐培育基金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的《「修訂逃犯條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年輕人認為導致他們這代人不滿的最主要原因,是不信任中央政府(91%),至於認為原因是「受住屋問題困擾」、「經濟環困擾」的,分別只有58%、48%。很明顯,經濟、民生的確招致年輕人不滿,但決不是當下矛盾的最主要成因。
香港、中央官員對於示威者的五大訴求視若無睹,在未回應和解決運動的首要問題之先,便著手處理所謂「深層次問題」,完全是捨本逐末、試圖將現有問題一蓋而過。而即便一如香港、中央官員所言,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出自民生經濟,他們也似乎忘記了,在香港的現有政治體制下,官員、建制派掌握大權,幾乎無所不能,他們曾經有過那麼多時間,如果他們堅決推行惠民政策,根本無人能阻。所以實際上,香港的民生問題是出於掌權者之「不為」,而非「不能」。「存在民生問題」只能算是香港的表象,利益結構不被打破、政策不反映民意、官員無為多過有為,才是導致矛盾一再僵化、無解的「深層次」原因。這也反映在這兩多月的多場對立衝突之中。
「民生問題」的論述與現實差距
這不是中央官員第一次提出香港存在民生問題。
早於2011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全國人大後回應記者提問時說:「香港有充裕的財政收入,雄厚的外匯儲備,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照顧弱勢群體,改善民生。」同年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時指出,香港的房屋問題處理不當,會演變成政治問題,其後曾蔭權政府才計劃復建居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7月1日,即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亦言香港的「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
順理成章地,7月29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徐露穎在回應《文匯報》記者提問時提到,香港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包括土地、房屋、青年向上流動等。但她同時強調,這些深層次原因有「複雜的歷史因素、社會根源,也有國際背景」。
那麼這些深層次矛盾該如何解決?她認為「發展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人民日報》評論員在8月11日發表題為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香港社會之本》,再一次提出類似的論述。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香港有什麼樣的「民生問題」。
就港澳辦發言人提到的房屋、土地問題而論,其實在曾蔭權離任前,市民已感樓價難以負擔。但是,其後兩屆政府都無力壓抑樓價,公營房屋興建量更加落後預期,每次政府推售居屋都淪為「大抽獎」,能抽中低於市價的居屋的市民,都是幸運兒。截至今年6月,輪候出租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5.5年微跌至5.4年,但距離1997年施政報告承諾的「3年輪候時間」仍然遙遠,未能入住公營房屋又未能購買私人物業的市民,就只好每月捱貴租,甚或棲身面積狹小「劏房」。
無論是梁振英、林鄭月娥都將住屋問題歸咎於覓地困難,但他們有積極運用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力為市民覓地建屋嗎?林鄭月娥在出任特首後隨即展開土地大辯論,徵集各方意見,尋求覓地共識。但一如許多香港人所看到,所謂「大辯論」最終只淪為「大龍鳳」,甚至早於諮詢報告提交之先,林鄭月娥已經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公私合營的方式增加土地供應,更加美其名為「土地共享」,然而實質上這種方式可讓地產商以補地價的方式將早年低價購入的農地轉作建屋用途,創造了利於牟取巨利的空間,因此遭到各方質疑。而政府手握《收回土地條例》的「尚方寶劍」,本可考慮全面收回農地發展,確保土地主要用於興建需求甚殷的公營房屋,但在與地產商的博弈中,卻僅僅淪為需要「嚴格審視」、「不可輕易動用」的方案。
另一邊廂,林鄭月娥又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花上數千億公帑填海興建「明日大嶼」人工島,揚言可以解決房屋問題。在外人看來,如此宏大的基建計劃或許能夠顯示管治魄力,但同樣的,社會各界對這一方案的意見爭執不下,未有定論前,政府卻先行一步幫方案「板上釘釘」。極其諷刺的是,在更為「可見可考」的土地方案中,政府卻總是支支吾吾、隱形不見。例如林鄭政府一直未有勇氣全面收回面積達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這是2019年上半年香港吵得轟轟烈烈的土地案,政府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批租這塊地予高爾夫球會(2610名會員),該球會每年只須繳付應課差餉租值3%及地租1元。須知,粉嶺高球場土地的所有權本屬政府,只要政府在租約期滿後不予續約,便可以收地建屋,但是在商界的反對下,政府只願意象徵式地收回32公頃高球場用地來「回應民意」。
香港的民生問題遠不止土地房屋,就退休保障而言,強積金政策也是一項頑疾。簡單而言,林鄭政府雖然略為改善了梁振英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編按:強積金對衝是指僱主可以用為僱員交付的類似養老意義的強積金,來對衝掉裁員時法律規定僱主應付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此政策一直被批評為拆東牆補西牆,實際上侵吞了僱員應得的利益),但是卻同時用公帑補貼商界支付員工的長服金、遣散費。支付長服金、遣散費本來就是僱主的責任,兩者可以與強積金對沖本屬大謬不然,政府如今要取消一項荒謬的政策,卻仍要花數百億為僱主提供補貼,對普羅僱員而言,相當於羊毛出在羊身上,足見其重商輕民的施政方針。
除此之外,官員也未認識到就算撇除對沖制度,強積金制度本就問題叢生。政府強迫市民將退休儲蓄付託私營基金公司管理,滋生了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強積金公司每年都收取巨額的管理費,卻大大降低了市民退休所得金額。有「股壇長毛」之稱的 David Webb 近月更撰文質疑,市民付予強積金公司的費用,乃投資盈富基金的十倍,預料基金經理會收取每個強積金戶口高達三分之一回報作管理費。這就是為甚麼強積金會被一些市民稱為「強迫金」的原因。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講出的「無建設論」,表明在她眼中,社會上存在「有產者」和「無產者」,兩者擁有不同的地位。暫且不談前線抗爭者是否都是「無產者」,這種蔑視基層的思維其實一直貫穿林鄭政府的政策,例如在今年初,林鄭政府計劃將長者綜援的申請年齡下限由60歲提升到65歲,官員又無視長者支持政策之薄弱而大談長者應該「自力更生」,足見政府未有認識到其照顧社會弱勢的責任。
經濟手段代替不了政制改革
說到這裡,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已經甚為明顯,就是香港存在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政府口口聲聲說民生問題,施政中卻不以普羅大眾的利益為依歸,甚至為了維護既得利益集團,不惜犧牲市民。港府政策的諸種不公在《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以至《地產霸權》等著作中早已班班可考,但香港、中央官員均對之熟視無睹,如此又談何認識「深層次結構問題」?
極盡滑稽的是,港澳辦提到「這些(民生)問題的形成,既有複雜的歷史因素、社會根源,也有國際背景」,但到底是怎樣的「歷史因素、社會根源」導致今日之亂,卻沒有道明,此舉明顯是為港府文過飾非。港府與香港的「地底基層」,長久以來存在一個「脫節」的狀態,這下卻因為示威運動久燒不下,來扮演基層代表批評示威者衝擊民生。因此當8月9日林鄭月娥聯同商界代表跟市民大談民生經濟問題時,相信不少香港市民聽罷都要反問:誰是罪魁禍首?你們不就是民生問題的罪魁禍首嗎?
香港的土地、房屋、青年向上流動等問題無疑甚為嚴峻,但這些統統都只不過是問題表象,其源於香港官員及其建制派的失德、無能,以及其政治制度的種種荒謬,令官員易於與既得利益者私通勾結,完全漠視社會大眾的利益。更不要說,觀乎李立峯及其他數名學者自6月起進行的調查,遊行參與者的主要訴求,已然從反修例聚焦至對警方處理示威者手法的不滿——在8月4日的將軍澳遊行以及同日的西環遊行中,認為此訴求是「非常重要」的受訪者分別佔95.4%及95.1%。然而港澳辦及港府一方面拒絕回應這些迫在眉睫的訴求,另一方面又以土地、房屋等表象問題掩飾香港的更深層次問題,港人看起來難免會覺得殊為諷刺。
相信沒有人希望看到香港陷入如斯亂局,但我們要問,在陷入亂局之先,香港就一直「正常」嗎?先不論一眾建制派的議員平日之言行作為,且談香港四任特首,都是由中央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但他們的表現卻只能用災難來形容。董建華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以及經濟下行後因「腳痛下台」;曾蔭權在離任時被揭與富商的關係千絲萬縷,其政務司司長許仕仁2014年12月更因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等5項罪名被高等法院判囚7年半;梁振英志大才疏、好勇鬥狠,鬧出了佔中,最後無法連任;及至林鄭月娥上任特首,她不但無法解決積存已久的民生問題,更加在處理《逃犯條例》上鬧出香港回歸以來的最大的政治危機。
要真正地解決民生問題,實行公正而平等的選舉必不可少。我們當然不可以假設民主選舉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在現行的特首選舉制度下,在商界以及各個既得利益團體擁有極大的話語權的現實下,在立法會的多個議席由公司、團體票選出的功能組別議員佔據的情況下,實在難以想像在這個制度下,政府可以制定出真正的「惠民政策」、解決深層次的民生問題。
回歸22載,在四任特首治下的香港滿目瘡痍。在市民眼中,牢不可破的政商勾連結構、荒謬絕倫的選舉機制、中央的選任人才方針才是最大的焦土政策,中央理應盡快回應實施雙普選的訴求,重建香港政府的管治威信。那種「發點糖」就想平息社會紛爭的管治思維,是從始而終把香港市民當成經濟動物的表現。然而反修例運動或許恰恰提醒了,香港人不是只有犬儒畏縮的面貌,香港人未必理想主義至上,但他們懂得社會關心什麼,懂得如何團結、互相照顧,懂得建設一個良善社會所需要的一切。反而是,林鄭政府所要維護的「持份者」,到底是哪種持份者?政府所要建設的香港,到底又是誰的香港?
港人絕望的呼喊振聾發聵、舉世皆聞。官員認識到自己的無能、錯判往往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如果在現有的社會對立中繼續自欺欺人,那麼這些人才是真正令香港「玉石俱焚」的人。
(王証恆,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对了,双普选的诉求也是被逼出来,一开始只有一个诉求,反送中,由于警方施暴拘捕才多了其他诉求如取消定性等,双普选已经是再在这之后才加上去的。换句话说,这个诉求本来可以不被提出的,恰恰是因为公权力的傲慢愚蠢才逼使人们意识到依然有必要重提它。简单地说成延续占中的诉求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花时间了解经过就妄加评论
hiccup是没有政治智商还是没有法律常识?首先,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林郑的退让始终是打迂回,坚持避免使用有法律意义的“撤回”一词,但凡有上述两点意识的人都会明白,这有可能是拖兵之计,坚持要求明确答复毫无问题。其次,就连道歉都是反复逼出来的,民众刚反对的时候,林郑死活要逃避问题,自杀者刚产生的时候,林郑依然不置一词,之后松口、道歉,都是运动声势越来越大才逼出来的,照你说的接受现实,还能说不是单方面接受?再次,拘捕在松口、道歉之前,你为什么能做到无视那些被拘捕者说出接受现实?最后,你居然连成立调查委员会代表什么都不懂,如果不了解整个经过,能不能调查明白了再来说话?和何不食肉糜的人对话很烦人。
港首的不作为和大资本家对经济的垄断,造就了今日的香港乱局
竟然有人主張政府不能只顧「民意」缺枉顧「商意」,無視現今公民社會早已過度傾斜至權貴富商,做為政府不能負起制衡責任追求社會公義,卻反倒還要替資本家喉舌?
hiccup,你說「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工作,不是为被拘捕者讨回公道,而是违法必究,不是搞双标,只针对警方。」是錯得很。
首先,獨立調查委員會的作用不是檢控任何人。香港法例第 86 章《調查委員會條例》第 15 節中有寫明,獨立調查委員會中的證供不能用於作為證據而起訴作供的人。其後是否根據調查報告而搜證、起訴是律政司的決定,與獨立調查委員會完完全全沒有關係。
其次,獨立調查委員會的目的是調查出一整個風波中,每個細節的真相,例如何君堯與 721 白衣人的關係、例如示威者有否收錢做事、例如警察開槍的決定是誰在什麼情況之下作的。
沒有人說要只針對警方。老實說,我是站在反修例一方,但我也希望有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示威者是不是收受金錢而上街。如果他們沒有收錢,那委員會就還他們清白;如果有,那我也不得不承認。類似的想法應該對警察一方也成立才是——如果沒有濫暴,那委員會就能還他們清白。
敬莊,
我不知道怎么就成了示威者单方面接受现实?港府没有为修例事件道歉吗?
你要说港府应为自杀者道歉那没有问题,示威者可以提出这个要求,但其实并不是。
示威者提出的是「占中」行动中他们没能实现的政治主张,这和为自杀者和被拘捕者挽回公道有什么关系?
独立调查委员会应当调查的是示威者和警方以及其他参与方的所有暴力和违法活动。
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工作,不是为被拘捕者讨回公道,而是违法必究,不是搞双标,只针对警方。
hiccup到底怎么思考的?会捊时间线吗?首先民众反条例,林郑定性暴动,警察暴力驱赶,民众被迫采用更激烈的方式,这才逼使林郑在修条例上退让,但是警察暴力已经形成,已经开始拘捕,还造成数位自杀者,换你你有脸面放弃和你一样争取过的被拘捕的和自杀的同伴接受现实???
难道林郑没有说明什么时候都不会再有修订逃犯条例的立法工作了吗?
她说明了啊,那有什么好担心她会重新启动立法工作?
在立法会周期到了之后,法案自动失去所有法律效力,这不就是没有办法重启立法了吗?
另外一点就如同国家安全的本地立法工作(二十三条)一样,香港和大陆的引渡条约的缔结,还是会继续开展下去。
是引渡条约先谈妥,还是先修订成功逃犯条例都是有可能的事,你不可能说从此再无人提及修例,现在大家都知道港府讲明了在现阶段不会推动修例,逃犯条例修订工作也会在立法会周期完结后,失去所有法律效力,这不就是一个妥协的方案吗?
这么做损害了主张取消修订《逃犯条例》的市民利益和诉求了吗?如果港人只追求程序上的斗争和程序正义,而看不到现实看不到妥协,那我无话可说,只能说政客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他们靠这个揾食,普通市民也靠这个揾食吗?
楼上,不造成多数暴政一样是民主谢谢
@JJson 建制派和民主派支持率一直都在40-60%之间徘徊,你是觉得任意一个40+%的民意能被称为“不是香港人的民意”?
如果是这样,政改的时候政府方案民调接受率明显高于50%。“民主派”又为何反香港人的民意?
还是:你的意见大于50%时,就是多数民意就是香港人的民意,剩余的人要听从。你的意见小于50%时,少数派民意代表人民,多数派民意代表政府,政府应当听从人民?
誰說只調查警方,兩邊都查,再查有沒有所謂的外國勢力,就是要脫清光!
@hiccup:
其他點還有討論的空間,認為是不是"撤回"都沒差就是搞不清楚狀況了。
特首必須宣告"撤回",整個立法過程才算中止。否則以目前港府的行事作風,就算風波平息後說社會已有共識再度強推也不奇怪,更何況已經有建制派議員公開表示要重啟送中條例。
說撤回會影響政府權威也是很奇怪,香港政府的聲望早就沒有了,但權威這種東西用棍棒不就能打出來嗎?
如果说真的存在所谓「乱港分子」、「外国代理人」、「汉奸」的话,我想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事情再怎么发展下去,他们都不会亏了。
示威者和警方双方都可以说互相欠下了「血债」,社会撕裂、警民对立、仇恨传播,实现了这些,香港确实是大乱而特乱了,仇恨易传播和继承,而很难化解。
但是,有人思考过如果政府回应诉求那是怎样的场景呢?
首先,撤回修例,这当然没有问题,毕竟现在无论换谁都无法实现修例,撤不撤回都是修不成例了。但是中央会让港府开这个头吗?虽然这很民主,很倾听民意,但开了这个先例,港府的管治权威会大受打击。
按我个人观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港府的完全失败,且港府已经承认错误,大家都知道这个修例搞不成了,何必要争这个「撤回」字眼?双方应该就修例的失败达成默契,这是双方的互相让步和妥协,而非一定要争一个民意压倒政府的名分,这也是我认为的适应形势的斗争方式。
独立调查委员会、不检控任何示威者、双普选,这些五大诉求被捆绑在一起了,且不说政府会不会照单全收,我们一条条来分析看。
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方滥权,警方既然滥权要受调查,那么示威者造成了损失,却不用承担法律后果,这不是双标又是什么?对于疲于奔命后情绪冲动的警员来说,忍不了这个「民意」。
双普选的诉求是合理的,但是港府只会有「有筛选的普选方案」,这是中央相信港府不会挑战自己的权威的要求,回归22年,香港追求民主道路最多才追了30年,试问现阶段港人就想要走完欧美走了几百年的曲折反复的民主道路,这可能吗?这绝对不现实。接受有筛选的普选方案,放弃「公民提名」,这样在普选压力之下,特首和立法会,才会对700多万民意负责,而非对1200选举委员会和中央政府负责。
说完了政府可能的回应诉求,再来看下民间能不能谈拢的问题,都说这次运动无大台,那么五大诉求是从哪里来的呢?真的回应完就能满足全部示威者要求吗?这些端传媒都没有给答案,我表示怀疑。
看评论最搞笑的是,一群人在大喊,警暴,对于“幼儿”挑衅怎么能往死里打;另一群人大喊,干革命,怎么能不流血。前者是要谴责政府让政府退缩,后者则是在鼓动青年不要退缩。看似矛盾滑稽,其实用心险恶。青年越不退缩,就越会有警暴事件,后面大V就越有素材来谴责。说起来卖国的革命,成功了也就是个殖民地。
所以香港人要獨立調查跟普選啊,誰是誰非,誰能代表民意查後選後不就一目了然嗎?
香港同胞加油!
既要革命,就不要怕流血
@JJson等等,香港人不止五大诉求吧!
惩治逃犯、惩治暴力犯罪、惩治扰乱社会者不是香港人的诉求吗?还是有些人被你开除了香港人身份?
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也在此,虽然相当全面的阐述了香港“民主派人士”的政见和理由,但以“香港人的政见”自居有点过了。
政府执政最大的难处从来不是技术上如何执行,而是如何协调不同意见者。文中提出的“房屋政策”、“强积金”意见是挺有参考价值的,但是却完全其他意见的存在,将其意见描述为“香港人”的意见,政府偏离意见视为“恶”。就“重商亲民”一词描述可见,至少存在“商”这一香港人民意,难道不是你们的民意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吗?在满足“民”意同时满足“商”意就罪大恶极了?
民主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尊重他人意见”,但现在“我代表民主先进”、“不符合我价值的意见是威权、邪恶的”这种没有民主素质的思想却在“民主派”广为流传,“民主派”是只剩下“派”了吗?
香港人的五大訴求不都很明顯了嗎?上面並沒有寫上港獨,但如果政府再也不能代表香港人利益,年青人對港獨也沒有什麼道德負擔。
港人治港本來就是中央的承諾,如果不是有人出爾反爾指鹿為馬,又何來"給不給"之説?況且年青人相信人權天授,在談對錯,在談"how",中共"給不給"不是他們考慮範圍之內,像魚在砧板上的最後掙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林太不會用八達通也不知道那裡買厠所卷紙,老公兩小孩也是英國公民,我看不懂這世界。
我发现没有拍到很好的画面,可能跟警方阻挠记者有关,所以提议在示威者头盔上装针孔摄像头
这种重大公共事务,且事情由因到果已经很明显了,还没有立场的人发言是可疑的,标签是自己给自己贴上,而不是别人。
@SaltyD 民主选举是不一定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但民主选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产生好的执政结果。至少和现在的情况相比,民主选举能减弱香港民众对本土政治的无力感,增强自主感。被中央钦点一个废物来执政,和普选出来一个废物来执政,显然是前者会引发更严重的不满。
问题就是中央政府不可能允许双普选,只能“发点糖”,这是在内地一直行之有效的执政方法,可惜不适合香港的社会土壤。其实97以后就可以预见,除非香港被内地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彻底同化,否则将一直存在这样的结构性冲突。
可以理解大陸看新聞有訊息偏頗(立場也是),若要了解港人訴求的第一步就是香港人對自身法治的信任感和自豪感,所以很多評論說「示威者明明xxxx,警察就不能0000嗎?」
答案是「不能,因為法律不允許。」
有人說:
香港人重法制、台灣人重自由、大陸人重有錢體面
我覺得還是挺準確的,像我台灣人都不太信任(某方面也不夠在意)自己的司法體系公平…
關係沒搞清楚,五大家族唔應該係更大責任?
難道採取民主選舉就會解決以上“深層次問題”?我看未必。參見大洋彼岸的韓國思密達,一樣是民主體製卻仍是被三星,現代等大財團寡頭控制,貧富差距也依舊如此。專制與民主只係一個程式唔係結果,並不能根本上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治理者的智慧(包括基層與上層人士)
@JeanChi 如果你真的很认真想分享文字版全文以便视障朋友也能读,复制全文后粘贴到文稿里也可以。端之前很多次针对重要文章免费开放阅读,长期读者应该都有注意到,只是什么是足够重要的,恐怕和你判断的不同。端的社会担当和维持的压力都是显而易见的,以“经济至上”来说这篇文章非订阅者无法直接免费阅读全文,是苛责了。
又有很多五毛,果不其然
@子文東:圖片形式不適合所有平台,使用讀屏軟件的視障人士也看不到。我只是說「相關的重要文章」,端可以做個選擇。比如這篇針對內地流行的經濟決定論,還是很值得更廣泛傳播的。
回复@jeanchi 可以选择分享,下载图片,这样就完全可以全文以图片形式分享了。端已经给了用户这样操作的功能。另外,端很多次提供完全开放的分享,但要求所有相关内容全免费,这过份了吧?尤其是还有全文图片下载的功能。建议想清楚再提议。
能不能請端傳媒把與本次事件相關的重要文章免費公開?像紐約時報電子版,在重大公共議題上也是免費處理。剛剛把文章轉給朋友,朋友只看到開頭,嘆說這恰與文章所批評的經濟之上相符⋯⋯
爭取普選本無可厚非,但為什麼這麽激進?拒絕袋住先,想一蹴而就,可現實就是做不到。97前想都別想,現在看來也不可能。把中共當成邪惡政權,完全不信任,當然可以,那麽就請抗爭到底!雨傘運動沒搞成功,不了了之,但不吸取教訓。現在借由反送中試圖趁勢死灰復燃。請直接亮明訴求:推翻中共,香港完全自治,最好獨立。攤開了來說豈不更好?何必用反送中做藉口?
@jjason谢谢解答。“怕影响秩序生活”其实可以理解,相当多大陆人是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当前物质水平还不错,另一方面受宣传影响害怕大陆变成叙利亚/伊拉克……不过我感觉香港情况还是不同,市民有很高的现代法治意识和民主素质。而且目前看起来港府已经不太在意市民的安全和权利了,真希望老一辈香港人也能醒一醒,明白委曲求全换不来永远的太平。
建議先把公務員內部的「廢青」剷除?還有金融界,航空界,律師這種高收入群體。🤔
沒有何去何從,示威者行動基本靠社交媒體自發,除了政府回應(部分)訴求或真槍實彈,警察及示威者雙方都只會越來越不理性,就今次強壓下來,下一次只會更嚴重,而今天的所謂廢青(高中生/大學生)甚至80後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香港老一輩也不全信任中共,相當一部分是既得利益者,另一部份是怕"觸怒中共""/影響秩序生活,當然不排除真愛國,我猜是30/60/10 左右
事到如今,香港民主的氛围已经很不健康了,由很多文章下评论也可知道,非黑即白选边站已经是思维常态,你反对我的立场,你就是五毛/黄丝,而选择性无视你的论点,专注于攻击你的立场的人亦是遍地开花。意识形态的毒害已经从另一个方向侵蚀了香港这片土地,很不幸地,部分香港人本质上正不知不觉地成为他们曾经厌恶的人。
回到这个标题,联系两个月来发生的所有事件,阴谋论一下,或许真的,“玉石俱焚”,“不破不立”从开始到现在就是政府或某方势力的目的,香港人又何去何从?顺应而为还是另辟蹊径?
民眾上街有相當民意授權,基本上香港80 90 00後對中共極不信任,希望普選來選出能代表香港人利益的行政/立法機關。港不港獨沒有太多人在乎
不仅昨晚,之前就已经有天水围,黄大仙的市民上街谴责警察了。昨晚的暴力执法把本来认为示威者暴力的民众也推向了政府的对立面。
很感兴趣能调查一下废青的平均年龄,看起来就是 20 来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正值脾气火爆,容易受影响,不顾后果,一呼上街的那种。😂
蛮好奇现在港内的民意。他们都疯成这样了,香港市民还有支持他们的吗?
希望端可以继续有一些回应陆媒报导的内容,这样的沟通而不是各说各话我觉得是很好的事。很喜欢看
還有人拿97之前同現今對比,所以那些人是用自稱為「祖國」同「殖民國」比爛,按照這個邏輯,怎麼不用1842年的中國和現金對比,然後獲得至高無上優越感,反正1842年的中國人大多是奴才,到今日,還要用「奴才」與自己相比?
to sjl:不改政制必死,改了能活,你改不改?(不是个人死、活,而是城市死、活)熊猫国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要求改,才会把一盘好棋下成将死局面,只能等异变或者等死,这种反面教材实在不值得提倡
可惜的是,如果仅仅因为民生问题或者改善政商结构而引发运动,那么基本上诉求能得到满足,但是现在拉高到了完全改变政治制度,这必然迎来最大的镇压..
反送中 虽然这个口号十分朗朗上口,但是太容易联系到反中了,容易被人模糊运动的基调. 虽然悲哀的是国内的运动多数是为了引起上级甚至中央政府注意,进而施压本地政府.,但是这个在策略上是比较容易见效的.
又有奴才找理由了。港督能让港人愿意不那么激烈的争取基本权利,卖港政府反倒不能,怎么连英国佬都不如?有脸提?
樓上的小朋友 九七前已經開始政改 推新九組 大家見到政治環境係進步緊 用千幾億起青馬新機場都係有遠見有作為 就算金融風暴死成村人都無人上街怪政府 只是回歸後所有政治政策上都在倒行逆施
忘了“六七暴动”了?
97之前,沒有辦法選舉港督的時候,有沒有民生問題?為什麼不上街去“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