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8月11日晚,又被形容为一个血腥之夜:一方面,内地媒体率先放出有警员疑被汽油弹烧伤的信息,消息迅速在内地广泛流传,登上微博“热搜”;另一方面在香港,流血场面更为惊人,不仅有示威者被流弹击中面部致盲,还有人被扣押在地时血流披面;不仅出现了疑似警员假扮示威者混入人群展开拘捕的手段,传媒还拍到警员将竹枝放进示威者的背包栽赃嫁祸;此外更有警员向地铁站内发射催泪弹,在另一个地铁站内近距离(疑似1米内)向人群平射开枪,接著在地铁扶手电梯上围打示威者/市民 ……此种种手法令香港市民感到瞠目结舌,两个多月以来,大大小小的警民冲突数百场,示威者与警察双方皆有受伤,殃及救护员、社工、议员、记者等数十人,被捕者上数百人,警民关系严重对立、仇恨情绪四处滋生。8月11日晚的种种表现则进一步摧残警民关系,双方行动的进一步升级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不出意料地,当晚,政府再次“强力谴责暴力示威”。谴责、谴责、强力谴责,是政府唯一能有的态度;袭警、袭警、再袭警,是支持警队人士心中对示威者的印象;而警暴、警暴、再警暴及政府的永远没有回应,则是另一边厢不满情绪的根源。几个世界永远在平行对话,而政府作为其中关键的解画方,却一直拿不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正如早前示威者号召8月5日进行大规模“三罢”,据职工盟的估算,一共有35万人参与其中。然而,8月6日港澳办召开吹风会,把示威者的冲击行为、罢工行为混为一谈,指罢工行动和不合作运动严重冲击香港民生,强调不能再纵容“暴力乱港”;8月9日林郑月娥再率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见记者,一如既往对运动诉求“视而不见”,同时一如既往地表态支持警队。同星期召开的官方记者会,在面对记者的提问、公众的责难时,一众官员、警队高层一如既往地顾左右而言他。而这种现象相信只会一直继续下去。
除此之外,林郑月娥还跟足港澳办“脚本”,大打经济牌、民生牌,一方面指责示威者影响经济,另一方面强调会在10月施政报告推出利民纾困措施,解决所谓深层次矛盾,甚或一再妄言,那些不介意摧毁香港经济的人,对社会根本“无建设”(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小部分人的激进行为会破坏大多数人辛苦建设的经济成果。她说有人形容示威者的行为是“玉石俱焚”,这做法会将香港推上“不归路”。
对了,双普选的诉求也是被逼出来,一开始只有一个诉求,反送中,由于警方施暴拘捕才多了其他诉求如取消定性等,双普选已经是再在这之后才加上去的。换句话说,这个诉求本来可以不被提出的,恰恰是因为公权力的傲慢愚蠢才逼使人们意识到依然有必要重提它。简单地说成延续占中的诉求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花时间了解经过就妄加评论
hiccup是没有政治智商还是没有法律常识?首先,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林郑的退让始终是打迂回,坚持避免使用有法律意义的“撤回”一词,但凡有上述两点意识的人都会明白,这有可能是拖兵之计,坚持要求明确答复毫无问题。其次,就连道歉都是反复逼出来的,民众刚反对的时候,林郑死活要逃避问题,自杀者刚产生的时候,林郑依然不置一词,之后松口、道歉,都是运动声势越来越大才逼出来的,照你说的接受现实,还能说不是单方面接受?再次,拘捕在松口、道歉之前,你为什么能做到无视那些被拘捕者说出接受现实?最后,你居然连成立调查委员会代表什么都不懂,如果不了解整个经过,能不能调查明白了再来说话?和何不食肉糜的人对话很烦人。
港首的不作为和大资本家对经济的垄断,造就了今日的香港乱局
竟然有人主張政府不能只顧「民意」缺枉顧「商意」,無視現今公民社會早已過度傾斜至權貴富商,做為政府不能負起制衡責任追求社會公義,卻反倒還要替資本家喉舌?
hiccup,你說「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工作,不是为被拘捕者讨回公道,而是违法必究,不是搞双标,只针对警方。」是錯得很。
首先,獨立調查委員會的作用不是檢控任何人。香港法例第 86 章《調查委員會條例》第 15 節中有寫明,獨立調查委員會中的證供不能用於作為證據而起訴作供的人。其後是否根據調查報告而搜證、起訴是律政司的決定,與獨立調查委員會完完全全沒有關係。
其次,獨立調查委員會的目的是調查出一整個風波中,每個細節的真相,例如何君堯與 721 白衣人的關係、例如示威者有否收錢做事、例如警察開槍的決定是誰在什麼情況之下作的。
沒有人說要只針對警方。老實說,我是站在反修例一方,但我也希望有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示威者是不是收受金錢而上街。如果他們沒有收錢,那委員會就還他們清白;如果有,那我也不得不承認。類似的想法應該對警察一方也成立才是——如果沒有濫暴,那委員會就能還他們清白。
敬莊,
我不知道怎么就成了示威者单方面接受现实?港府没有为修例事件道歉吗?
你要说港府应为自杀者道歉那没有问题,示威者可以提出这个要求,但其实并不是。
示威者提出的是「占中」行动中他们没能实现的政治主张,这和为自杀者和被拘捕者挽回公道有什么关系?
独立调查委员会应当调查的是示威者和警方以及其他参与方的所有暴力和违法活动。
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工作,不是为被拘捕者讨回公道,而是违法必究,不是搞双标,只针对警方。
hiccup到底怎么思考的?会捊时间线吗?首先民众反条例,林郑定性暴动,警察暴力驱赶,民众被迫采用更激烈的方式,这才逼使林郑在修条例上退让,但是警察暴力已经形成,已经开始拘捕,还造成数位自杀者,换你你有脸面放弃和你一样争取过的被拘捕的和自杀的同伴接受现实???
难道林郑没有说明什么时候都不会再有修订逃犯条例的立法工作了吗?
她说明了啊,那有什么好担心她会重新启动立法工作?
在立法会周期到了之后,法案自动失去所有法律效力,这不就是没有办法重启立法了吗?
另外一点就如同国家安全的本地立法工作(二十三条)一样,香港和大陆的引渡条约的缔结,还是会继续开展下去。
是引渡条约先谈妥,还是先修订成功逃犯条例都是有可能的事,你不可能说从此再无人提及修例,现在大家都知道港府讲明了在现阶段不会推动修例,逃犯条例修订工作也会在立法会周期完结后,失去所有法律效力,这不就是一个妥协的方案吗?
这么做损害了主张取消修订《逃犯条例》的市民利益和诉求了吗?如果港人只追求程序上的斗争和程序正义,而看不到现实看不到妥协,那我无话可说,只能说政客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他们靠这个揾食,普通市民也靠这个揾食吗?
楼上,不造成多数暴政一样是民主谢谢
@JJson 建制派和民主派支持率一直都在40-60%之间徘徊,你是觉得任意一个40+%的民意能被称为“不是香港人的民意”?
如果是这样,政改的时候政府方案民调接受率明显高于50%。“民主派”又为何反香港人的民意?
还是:你的意见大于50%时,就是多数民意就是香港人的民意,剩余的人要听从。你的意见小于50%时,少数派民意代表人民,多数派民意代表政府,政府应当听从人民?
誰說只調查警方,兩邊都查,再查有沒有所謂的外國勢力,就是要脫清光!
@hiccup:
其他點還有討論的空間,認為是不是"撤回"都沒差就是搞不清楚狀況了。
特首必須宣告"撤回",整個立法過程才算中止。否則以目前港府的行事作風,就算風波平息後說社會已有共識再度強推也不奇怪,更何況已經有建制派議員公開表示要重啟送中條例。
說撤回會影響政府權威也是很奇怪,香港政府的聲望早就沒有了,但權威這種東西用棍棒不就能打出來嗎?
如果说真的存在所谓「乱港分子」、「外国代理人」、「汉奸」的话,我想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事情再怎么发展下去,他们都不会亏了。
示威者和警方双方都可以说互相欠下了「血债」,社会撕裂、警民对立、仇恨传播,实现了这些,香港确实是大乱而特乱了,仇恨易传播和继承,而很难化解。
但是,有人思考过如果政府回应诉求那是怎样的场景呢?
首先,撤回修例,这当然没有问题,毕竟现在无论换谁都无法实现修例,撤不撤回都是修不成例了。但是中央会让港府开这个头吗?虽然这很民主,很倾听民意,但开了这个先例,港府的管治权威会大受打击。
按我个人观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港府的完全失败,且港府已经承认错误,大家都知道这个修例搞不成了,何必要争这个「撤回」字眼?双方应该就修例的失败达成默契,这是双方的互相让步和妥协,而非一定要争一个民意压倒政府的名分,这也是我认为的适应形势的斗争方式。
独立调查委员会、不检控任何示威者、双普选,这些五大诉求被捆绑在一起了,且不说政府会不会照单全收,我们一条条来分析看。
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方滥权,警方既然滥权要受调查,那么示威者造成了损失,却不用承担法律后果,这不是双标又是什么?对于疲于奔命后情绪冲动的警员来说,忍不了这个「民意」。
双普选的诉求是合理的,但是港府只会有「有筛选的普选方案」,这是中央相信港府不会挑战自己的权威的要求,回归22年,香港追求民主道路最多才追了30年,试问现阶段港人就想要走完欧美走了几百年的曲折反复的民主道路,这可能吗?这绝对不现实。接受有筛选的普选方案,放弃「公民提名」,这样在普选压力之下,特首和立法会,才会对700多万民意负责,而非对1200选举委员会和中央政府负责。
说完了政府可能的回应诉求,再来看下民间能不能谈拢的问题,都说这次运动无大台,那么五大诉求是从哪里来的呢?真的回应完就能满足全部示威者要求吗?这些端传媒都没有给答案,我表示怀疑。
看评论最搞笑的是,一群人在大喊,警暴,对于“幼儿”挑衅怎么能往死里打;另一群人大喊,干革命,怎么能不流血。前者是要谴责政府让政府退缩,后者则是在鼓动青年不要退缩。看似矛盾滑稽,其实用心险恶。青年越不退缩,就越会有警暴事件,后面大V就越有素材来谴责。说起来卖国的革命,成功了也就是个殖民地。
所以香港人要獨立調查跟普選啊,誰是誰非,誰能代表民意查後選後不就一目了然嗎?
香港同胞加油!
既要革命,就不要怕流血
@JJson等等,香港人不止五大诉求吧!
惩治逃犯、惩治暴力犯罪、惩治扰乱社会者不是香港人的诉求吗?还是有些人被你开除了香港人身份?
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也在此,虽然相当全面的阐述了香港“民主派人士”的政见和理由,但以“香港人的政见”自居有点过了。
政府执政最大的难处从来不是技术上如何执行,而是如何协调不同意见者。文中提出的“房屋政策”、“强积金”意见是挺有参考价值的,但是却完全其他意见的存在,将其意见描述为“香港人”的意见,政府偏离意见视为“恶”。就“重商亲民”一词描述可见,至少存在“商”这一香港人民意,难道不是你们的民意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吗?在满足“民”意同时满足“商”意就罪大恶极了?
民主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尊重他人意见”,但现在“我代表民主先进”、“不符合我价值的意见是威权、邪恶的”这种没有民主素质的思想却在“民主派”广为流传,“民主派”是只剩下“派”了吗?
香港人的五大訴求不都很明顯了嗎?上面並沒有寫上港獨,但如果政府再也不能代表香港人利益,年青人對港獨也沒有什麼道德負擔。
港人治港本來就是中央的承諾,如果不是有人出爾反爾指鹿為馬,又何來"給不給"之説?況且年青人相信人權天授,在談對錯,在談"how",中共"給不給"不是他們考慮範圍之內,像魚在砧板上的最後掙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林太不會用八達通也不知道那裡買厠所卷紙,老公兩小孩也是英國公民,我看不懂這世界。
我发现没有拍到很好的画面,可能跟警方阻挠记者有关,所以提议在示威者头盔上装针孔摄像头
这种重大公共事务,且事情由因到果已经很明显了,还没有立场的人发言是可疑的,标签是自己给自己贴上,而不是别人。
@SaltyD 民主选举是不一定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但民主选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产生好的执政结果。至少和现在的情况相比,民主选举能减弱香港民众对本土政治的无力感,增强自主感。被中央钦点一个废物来执政,和普选出来一个废物来执政,显然是前者会引发更严重的不满。
问题就是中央政府不可能允许双普选,只能“发点糖”,这是在内地一直行之有效的执政方法,可惜不适合香港的社会土壤。其实97以后就可以预见,除非香港被内地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彻底同化,否则将一直存在这样的结构性冲突。
可以理解大陸看新聞有訊息偏頗(立場也是),若要了解港人訴求的第一步就是香港人對自身法治的信任感和自豪感,所以很多評論說「示威者明明xxxx,警察就不能0000嗎?」
答案是「不能,因為法律不允許。」
有人說:
香港人重法制、台灣人重自由、大陸人重有錢體面
我覺得還是挺準確的,像我台灣人都不太信任(某方面也不夠在意)自己的司法體系公平…
關係沒搞清楚,五大家族唔應該係更大責任?
難道採取民主選舉就會解決以上“深層次問題”?我看未必。參見大洋彼岸的韓國思密達,一樣是民主體製卻仍是被三星,現代等大財團寡頭控制,貧富差距也依舊如此。專制與民主只係一個程式唔係結果,並不能根本上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治理者的智慧(包括基層與上層人士)
@JeanChi 如果你真的很认真想分享文字版全文以便视障朋友也能读,复制全文后粘贴到文稿里也可以。端之前很多次针对重要文章免费开放阅读,长期读者应该都有注意到,只是什么是足够重要的,恐怕和你判断的不同。端的社会担当和维持的压力都是显而易见的,以“经济至上”来说这篇文章非订阅者无法直接免费阅读全文,是苛责了。
又有很多五毛,果不其然
@子文東:圖片形式不適合所有平台,使用讀屏軟件的視障人士也看不到。我只是說「相關的重要文章」,端可以做個選擇。比如這篇針對內地流行的經濟決定論,還是很值得更廣泛傳播的。
回复@jeanchi 可以选择分享,下载图片,这样就完全可以全文以图片形式分享了。端已经给了用户这样操作的功能。另外,端很多次提供完全开放的分享,但要求所有相关内容全免费,这过份了吧?尤其是还有全文图片下载的功能。建议想清楚再提议。
能不能請端傳媒把與本次事件相關的重要文章免費公開?像紐約時報電子版,在重大公共議題上也是免費處理。剛剛把文章轉給朋友,朋友只看到開頭,嘆說這恰與文章所批評的經濟之上相符⋯⋯
爭取普選本無可厚非,但為什麼這麽激進?拒絕袋住先,想一蹴而就,可現實就是做不到。97前想都別想,現在看來也不可能。把中共當成邪惡政權,完全不信任,當然可以,那麽就請抗爭到底!雨傘運動沒搞成功,不了了之,但不吸取教訓。現在借由反送中試圖趁勢死灰復燃。請直接亮明訴求:推翻中共,香港完全自治,最好獨立。攤開了來說豈不更好?何必用反送中做藉口?
@jjason谢谢解答。“怕影响秩序生活”其实可以理解,相当多大陆人是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当前物质水平还不错,另一方面受宣传影响害怕大陆变成叙利亚/伊拉克……不过我感觉香港情况还是不同,市民有很高的现代法治意识和民主素质。而且目前看起来港府已经不太在意市民的安全和权利了,真希望老一辈香港人也能醒一醒,明白委曲求全换不来永远的太平。
建議先把公務員內部的「廢青」剷除?還有金融界,航空界,律師這種高收入群體。🤔
沒有何去何從,示威者行動基本靠社交媒體自發,除了政府回應(部分)訴求或真槍實彈,警察及示威者雙方都只會越來越不理性,就今次強壓下來,下一次只會更嚴重,而今天的所謂廢青(高中生/大學生)甚至80後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香港老一輩也不全信任中共,相當一部分是既得利益者,另一部份是怕"觸怒中共""/影響秩序生活,當然不排除真愛國,我猜是30/60/10 左右
事到如今,香港民主的氛围已经很不健康了,由很多文章下评论也可知道,非黑即白选边站已经是思维常态,你反对我的立场,你就是五毛/黄丝,而选择性无视你的论点,专注于攻击你的立场的人亦是遍地开花。意识形态的毒害已经从另一个方向侵蚀了香港这片土地,很不幸地,部分香港人本质上正不知不觉地成为他们曾经厌恶的人。
回到这个标题,联系两个月来发生的所有事件,阴谋论一下,或许真的,“玉石俱焚”,“不破不立”从开始到现在就是政府或某方势力的目的,香港人又何去何从?顺应而为还是另辟蹊径?
民眾上街有相當民意授權,基本上香港80 90 00後對中共極不信任,希望普選來選出能代表香港人利益的行政/立法機關。港不港獨沒有太多人在乎
不仅昨晚,之前就已经有天水围,黄大仙的市民上街谴责警察了。昨晚的暴力执法把本来认为示威者暴力的民众也推向了政府的对立面。
很感兴趣能调查一下废青的平均年龄,看起来就是 20 来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正值脾气火爆,容易受影响,不顾后果,一呼上街的那种。😂
蛮好奇现在港内的民意。他们都疯成这样了,香港市民还有支持他们的吗?
希望端可以继续有一些回应陆媒报导的内容,这样的沟通而不是各说各话我觉得是很好的事。很喜欢看
還有人拿97之前同現今對比,所以那些人是用自稱為「祖國」同「殖民國」比爛,按照這個邏輯,怎麼不用1842年的中國和現金對比,然後獲得至高無上優越感,反正1842年的中國人大多是奴才,到今日,還要用「奴才」與自己相比?
to sjl:不改政制必死,改了能活,你改不改?(不是个人死、活,而是城市死、活)熊猫国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要求改,才会把一盘好棋下成将死局面,只能等异变或者等死,这种反面教材实在不值得提倡
可惜的是,如果仅仅因为民生问题或者改善政商结构而引发运动,那么基本上诉求能得到满足,但是现在拉高到了完全改变政治制度,这必然迎来最大的镇压..
反送中 虽然这个口号十分朗朗上口,但是太容易联系到反中了,容易被人模糊运动的基调. 虽然悲哀的是国内的运动多数是为了引起上级甚至中央政府注意,进而施压本地政府.,但是这个在策略上是比较容易见效的.
又有奴才找理由了。港督能让港人愿意不那么激烈的争取基本权利,卖港政府反倒不能,怎么连英国佬都不如?有脸提?
樓上的小朋友 九七前已經開始政改 推新九組 大家見到政治環境係進步緊 用千幾億起青馬新機場都係有遠見有作為 就算金融風暴死成村人都無人上街怪政府 只是回歸後所有政治政策上都在倒行逆施
忘了“六七暴动”了?
97之前,沒有辦法選舉港督的時候,有沒有民生問題?為什麼不上街去“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