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不是足球沙漠,只是缺少點燃球迷熱情的火種

一月球迷證明的是台灣有足球迷的潛在人口,但如何將這些球迷轉化為持續性觀注足球運動的「老球迷」,才是主其事者真正要思考的問題。
台灣足球運動熱潮的跌宕起伏,和國家隊表現有很大關係。近二、三十年來台灣隊表現不佳,使得比賽也乏人問津。圖為2015年11月12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2018年世界杯外圍賽,最後泰國隊以4-2獲勝。
綠茵場上 台灣 體育

足球作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球類運動,在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都是主流運動之一,唯獨台灣,卻被稱為「足球沙漠」。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是少數能引起台灣民眾廣泛討論的足球賽事(沒有之一)。每屆世界盃,總有資深球迷酸「一月球迷」又要問「貝克漢(碧咸)有沒有踢?」、「越位是什麼?」,可說道盡台灣民眾平日對足球運動的關注,實在是少得可憐。

足球能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不是偶然。除了發展時間悠久,相對其他球類運動而言,不論在場地、設備門檻方面要求都較低,規則也直接、簡單,這些都是吸引足球迷的主要因素。比如說巴西的街頭足球,在路邊把兩個垃圾桶放倒,就可以踢;英國式的鬥牛足球,地上擺件衣服,一人扮演守門員,兩人扮演攻守雙方,也可完成比賽。為何獨獨在台灣,足球卻無法引起一般民眾的熱情?這當中的因素說來複雜,卻也簡單。

台灣足球並非沒有歷史

台灣最熱門的球類運動,一是棒球,二是籃球。前者在日據時代引入台灣,自有其悠久歷史。籃球之風行,大概是從國府遷台、美軍駐台後開始,也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至於足球,在台灣其實並非一片空白。國民政府來台後,從香港徵召的球員為主力的「中華民國男子足球代表隊」,曾在亞洲戰場大殺四方,拿過兩次亞運足球金牌,甚至打入奧運。不過到了1970年代,台灣不再徵召香港球員,戰績便一路下滑,最糟的時候甚至排在世界墊底左右。這樣的成績,自然難以引起台灣民眾關注。

正當男子足球走下坡之際,以「木蘭足球」為名的女子足球,卻逐漸在國際上展露頭角,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三次獲得亞洲盃冠軍。1991年還打進過世界盃決賽圈,當時掀起台灣一陣女子足球的熱潮。但是近二十年來,成績同樣下滑,再加上女子足球的關注畢竟不如男子足球,因此仍未能讓台灣的足球發展起死回生。

反觀棒球,從六、七十年代起,由於少棒隊在國際賽事表現出色,成為國民政府重點發展的體育項目,投注大量的資源。後來三級棒球(少棒、青少棒、青棒)都有不錯表現,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高。1980年代末,台灣成立了中華職棒聯盟,算是真正有了棒球產業的紮根。

而在籃球方面,台灣在戰後受美式文化洗禮甚多,也因而逐漸興盛。在台灣舉辦的「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更成為一年一度的籃球盛事,為籃球運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若干國營(如華航)、私人(如國泰、裕隆)企業,也願意投入資源,加上台灣球隊在國際賽事上表現不俗,以及美國NBA職籃的熱潮襲來,籃球遂成為台灣僅次棒球的重點運動。

由此便可發現,台灣足球運動熱潮的跌宕起伏,和國家隊表現有很大關係。近二、三十年來台灣隊表現不佳,使得比賽也乏人問津。根據統計,近年在台灣舉行的主場球賽,觀戰人數大約都只在二千人上下。這與國外球隊在主場比賽,動輒上萬甚至數萬人助陣相比,自然是很大的差距。

這幾年台灣隊的比賽,曾經歷過兩次小高潮:一次是2011年的世界盃會外賽亞洲區第一輪對戰馬來西亞,共有一萬五千多人進場觀戰。2015年中華對越南,帳面上統計的觀眾人數超過二萬人(其中有8000張門票是越南客場球迷)。但除了這兩次比賽,其餘的國家隊比賽即使在主場,受到的關注也並不大。

足球迷轉趨「地下」,「量小精質」

但這是否意味台灣就沒有「足球迷」?也不盡然。透過每四年一次世界盃轉播,以及近年的網路管道,其實台灣已經累績了數量相當不俗的「俱樂部」(球會)球迷。這些球迷,與國家隊的表現未必掛鈎,主要是以目前歐洲五大聯賽的豪門為主。如英超的曼聯、利物浦、切爾西(車路士)、兵工廠,西甲的皇馬、巴塞隆納(巴塞隆拿)、馬德里競技(馬德里體育會),義甲的尤文圖斯(祖雲達斯)、國際米蘭、AC米蘭,以及德甲的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多蒙特)等,都擁有不少球迷。

為何說這些球迷轉趨「地下」?這和台灣的足球轉播有關。由於足球並非主流運動市場,各個聯賽甚至歐洲冠軍足球聯賽的轉播,在台灣都並非常態,只能靠少數幾個體育台、足球台有一搭沒一搭的轉播,今年播完,明年未必還能看得到。因此要穩定收視,一是靠網路,二是自己接駁衛星頻道。

儘管在這樣「艱困」的收視條件下,各大聯賽、豪門累積的球迷人數仍相當不俗。這一點,從網路上各個俱樂部群組舉辦的網聚可窺知一二。一些重大賽事如西甲的國家德比(打吡)皇馬對戰巴塞隆納,上百人參加網聚是很常有的事。幾年前巴塞隆納的夢三隊歐冠決賽,凌晨三點多的比賽,僅一家餐廳,就竟能吸引多達五、六百人到運動餐廳看球,球迷熱情超乎想像。

當然,這樣的情況,比起其他足球興盛的國家或地區,運動餐廳林立,而且重要比賽永遠高朋滿座有段差距。但與台灣本地的其他運動轉播如NBA、MLB或中華職棒相較,吸引的觀戰球迷人數、熱情度都毫不遜色。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收看不易,成為俱樂部的足球迷,有一定的門檻,至少必須熟稔網路的運作和一定的外語能力。因此這批足球迷,並不是平均分布廣布各個階層,而是高度集中在中產階級和大學生。其中當然不乏意見領袖和各領域的精英,可說是台灣足球迷的骨幹。更進一步說,足球迷是一群「量小精質」的隊伍。

無法擴展的主要障礙:中華足協與政府

按理,足球迷的圈子既然有不少意見領袖作為骨幹,要推展台灣走出「足球沙漠」惡名,應該並不困難。但事實卻非如此,這與主管足球政策者有密切關係。而所謂主管足球政策者,一個是單項協會,一個是政府態度。這兩者「相輔相成」,一起成了台灣足球發展的最大障礙。

先說單項協會,也就是中華足協。從「中華全國足球委員會」到「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就少有真正足球專業者主政。嚴格說來,十多任會長當中,真正足球界出任的,只有一人,而且還是代理。在國民黨執政時代,主要是軍方人士把持。到了民進黨執政時期,則由綠營出身的邱義仁擔任理事長。近兩任理事長雖是由商界出身人士擔任,但行事作風都頗多爭議。現任者甚至因為詐欺官司纏身,一度遭到足協停職。

至於政府,近二、三十年也只是把足球推展當作花瓶,從沒有認真推展過。如2002年世界盃,當時友邦塞內加爾打入世界盃八強,時任總統陳水扁還說把那年定為「台灣足球年」,邀請塞內加爾國家隊來台。但風風火火鬧了一陣子,就不再有下文。「台灣足球年」幾個字,也成為笑話。

要吸引球迷,除了國家隊表現,明星球員也很重要。中華男足長期表現不佳,阻礙足球運動推廣。但國際足總為推展各國足球發展,其實有賦予各國徵召有該國血緣球員入籍、代表該國參賽的權利。對本土球員缺乏的台灣而言,這自然是個速成的明星球員管道。但自始至終,中華足協和政府對於這個管道,不但不積極,甚至是成為阻礙。

近年台灣徵召外籍足球選手入籍,最成功的例子,一是2011年從比利時找來的夏維耶(中文名陳昌源),一是2016年從英國找來的周定洋。但從一開始,找到這兩人,就和足協、政府無關,全靠民間人士自力救濟。找到後,足協和政府態度亦都十分消極,夏維耶甚至是因為當時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出面協調,相關部會才予以放行。

而且最糟糕的是,這兩名球員最後幾乎都與中華隊不歡而散。前者是被足協積欠出場費和機票費用,後者則是報到時間被刁難。而必須一提的是,前述2011年與馬來西亞的世界盃外圍賽,之所以吸引一萬五千多名觀眾觀戰,及最後逆轉取勝,就是夏維耶之功。

足協為何對徵召旅外球員消極甚至打壓,自有其不為人知的內部因素。不過這樣的結果,卻是使台灣不但在短期內無法培養出自己的明星選手,也無法迅速取得外援。直接的影響,就是國家隊表現難以令民眾滿意,又沒有看板球員可供球迷追逐。

棒球從六、七十年代起,由於少棒隊在國際賽事表現出色,成為國民政府重點發展的體育項目,投注大量的資源。1980年代末,台灣成立了中華職棒聯盟,算是真正有了棒球產業的紮根。圖為2013年3月2日,台中舉行的一場台灣與澳洲舉行的世界棒球精英賽,球迷揮舞台灣國旗。
棒球從六、七十年代起,由於少棒隊在國際賽事表現出色,成為國民政府重點發展的體育項目,投注大量的資源。1980年代末,台灣成立了中華職棒聯盟,算是真正有了棒球產業的紮根。圖為2013年3月2日,台中舉行的一場台灣與澳洲舉行的世界棒球精英賽,球迷揮舞台灣國旗。

短視的協會、官員與媒體

筆者在媒體工作,曾與不少官員、民代甚至媒體主管打交道。問到為什麼不願意多花一點資源在足球,或者多一些版面在足球賽事的報導上,得到的答案幾乎千篇一律,「足球就沒人看啊」。

但從前面所述,足球顯然不是「沒人看」,而是缺少點燃足球迷熱情的「火種」。這個火種從何而來?媒體的角色其實很重要。不管是電子或平面媒體,長期以來,幾乎把所有的資源投注在棒球和籃球這兩個項目上,於是也造成了民眾毫不關心足球、政府不需要關心足球的假象。殊不知,這其實是在放棄一個未開發而且具有潛力的市場。

影響所及,除了如前所述的轉播有一搭沒一搭,另外還有足球相關報導的邊緣化。台灣的球迷要得到一手的足球資訊,除了外文媒體,只能選擇對岸大陸的網路媒體。其餘的,台灣只剩下少數網路寫手和非主流媒體孤軍奮戰。媒體的效應,使得台灣足球迷更像小眾、地下化的一群人。

台灣足球的發展,近幾年還有一個十分令人關注的趨勢,就是家長把小孩送去學習足球的風氣越來越普遍。這其實印證足球確實是個適合「全民發展」和「向下紮根」的運動。可惜的是,這股幼兒足球熱並沒有延續到少年、青年乃至成年足球隊。

其間主要原因,是足球沒有「產業化」,成年的足球聯賽聯半職業都稱不上。即便大批家長將小孩送去學足球,一旦成年,會留在足球界發展的,仍是少數。而且這些少數,若對足球仍有熱情,往往只能以「個體戶」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尋找踢球機會。如果找不到,也只能放棄足球。在此情況下,足球的推展永遠停留在「健身」層次,自然難以發展。

足球的產業化問題,又是另一個大課題,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從四年一次的世界盃熱潮,以及近年兩度的國家隊比賽高峰來看,台灣不缺對足球有興趣的民眾,不缺足球軟硬體,缺的是主其事者有沒有發展足球的野心和魄力。若主其事者有心,將中華男足打造成有國際競爭力的球隊,有自己的足球明星,並發展出足球產業,球迷自然會將關注的焦點移回台灣,而且逐漸拓展。否則,主其事者缺乏遠見,如此「擺爛」(編按:不長進)下去,足球迷也只能繼續地下化,而無法外溢了。

目前最新的情況是:台灣的體育署要推動所謂的「六年足球計劃」,宣稱要在三年內投入24億台幣,將大學足球隊增加到16隊,高中32隊,國中64隊,並成立半職業的足球聯賽。整體來看,這個計劃的盲點仍是只專注在數字,缺乏更宏觀的視野。24億看來很多,但其實一年不過八億,恐怕光是球隊的硬體改善都不夠,人才培育和產業發展就更不用提了。

前文曾提及的「一月球迷」可說是台灣特有現象。一月球迷證明的是台灣有足球迷的潛在人口,但如何將這些球迷轉化為持續性觀注足球運動的「老球迷」,才是主其事者真正要思考的問題。

(少數鄉民,一個不務正業的政治記者,以結合足球和政治評論為生平最大快事)

讀者評論 1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哈哈,台灣朋友真的是不愛足球,維基繁中有關足球的詞條全都是港譯,可見一斑。

  2. 台灣是足球沙漠,但不是棒球沙漠、籃球沙漠或是體育沙漠,只有有健康的運動產業鏈,良好的全民運動風氣,台灣人愛做什麼運動又何妨。

    1. 謝謝讀者提醒。相片的圖說是根據通訊社提供的英文圖說寫成的,但經再三查證後,相信有可能是通訊社的圖說出錯,我們已撤下相片,再次感謝提醒。

  3. 台湾小学生戴红领巾??

    1. 謝謝讀者提醒。相片的圖說是根據通訊社提供的英文圖說寫成的,但經再三查證後,相信有可能是通訊社的圖說出錯,我們已撤下相片,再次感謝提醒。

  4. 同意樓下,幹嘛一定要養成足球產業,作者就只是個以自己為中心的足球愛好者罷了

  5. 如此刻意的养成球迷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一定要看足球?不看会犯法吗?为什么一定要变球迷?多元的爱好不好吗?足球沙漠又怎样呢,妨碍大家生活了吗?这真是个无聊的话题。为何一定要人云亦云,没有文化自信,随大流显然是最安全。

  6. 第一張照片的學生還有紅領巾,真的是台北嗎?

    1. 謝謝讀者提醒。相片的圖說是根據通訊社提供的英文圖說寫成的,但經再三查證後,相信有可能是通訊社的圖說出錯,我們已撤下相片,再次感謝提醒。
      //TAIPEI, TAIWAN – MARCH 26: (CHINA OUT) Students practise football calisthenics at playground on March 26, 2015 in Taipei, Taiwan of China. A primary shool set up a football calisthenics for students to practise during morning exercise in Taipei on Thursday. (Photo by VCG/VCG via Getty Images)//

  7. 前几天刚刚问一个台湾朋友为何足球在台湾没人气的问题,他当时也回答不上来,看过此文多少能解答部分疑惑吧。
    大陆从1994年才开始搞足球聯赛到现在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几年前靠着砸钱以为能有些成绩,但最后其实也是实为向境外洗钱之用,国家隊和泰国比赛可以堕落到输0:4。
    感慨没有日久的人群习惯,没有广泛的足球人口真的很难做起来,除非像日本那样,可以说最早日本应该也没有点燃球迷热情的火种,但由政府和民间层层推动,从办聯赛,到请巴西球员(例如济科),再到申请世界盃,最后连漫画(足球小将)都能贡献一份力。没有火种其实可以找来火种,更关键是需要点火之人,还有起势之风。

  8. 如果連傾全力發展的棒球都只能勉強搆到世界12強的邊邊(而認真發展棒球的國家應該也不到20個),有外援還自斷右手的足球要怎麼期望它在十幾年內發展起來?

  9. 其實台灣除了職棒比較有穩定規模(但也只是剛好還可以養球員球隊,周邊產業乏善可陳),其餘運動項目產業都不成氣候,連籃球也是。連最眾所矚目的棒球即是如此,更何況足球?

  10. 既然本无对足球的兴趣,那为何还要做这所谓的“一月球迷”呢?关键是要有决心不,不盲从于大众,不盲目于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