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黎蝸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後,更複雜的本土主義視角

在否定與譴責了北京的粗暴之後,我們還須認識到:對大部分中國大城市來說,「外來低端人口」問題根本上還是是否認同本土主義的問題。

黎蝸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後,更複雜的本土主義視角
黃昏時分,有居民乘著摩托車經過北京朝陽區一條被化成瓦礫的村莊。

日前,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村的廉租屋聚福園火災後,北京市政府勒令清空市郊「違章出租屋」,要求住戶在一天到幾天之内搬走,大批住在這些地方的所謂「低端人口」被趕出家門。來不及帶走或賤賣的大批家具與生活用品被砸爛或者棄置街頭,不少人在北京零下幾度的嚴寒中露天熬過漫漫長夜,狀況之淒慘震驚大眾。此事件壓過幾乎同時曝光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成爲社交媒體輿論風暴的中心,被一些網民稱爲「2017北京排華事件」。

我們至少可以從六個角度來看此事。

人權、法治、言論、階級屬性、執政思維

首先,也最觸目驚心的,莫過於北京政府毫無人權意識與人道關懷的粗暴行政手段。高高在上的官僚與狐假虎威的打手眼中,行政命令大於山,群眾的實際情況與最基本需要根本毋須理會,只要把那些必須「清理乾淨」的人當成垃圾一樣掃地出門,就算完成了任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