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國究竟是一個「民族國家」還是「天下帝國」?在其中,60多年來的少數民族與「民族區域自治」又是什麼?有人說這是「漢化」;有人說其中承載著「平等」;還有人認為是蘇聯流毒,會激化民族矛盾。學者哈光甜投書端傳媒,認為這些說法都未切中「民族區域自治」的要點,而理解這一制度,又是討論「中國到底是什麼」的前提。本文是對此一問題的綜合討論。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新自由主義時代的中國民族區域自治》、中篇《人類學理論與理想「社會」》,已經刊出。本文是下篇,聚焦從「社會」交往的想像中,如何誕生出新的「帝國」意識形態。

雖然「跨體系社會」是汪暉創造的概念,但他並不缺少同路人。「跨體系社會」這個概念來自半個玩笑:
「……我在回應(王銘銘教授)中,半開玩笑地使用了『跨體系社會』這個概念,用於描述中國的區域、社會與國家及其關係……這一概念中的『跨』是由一系列的文化、習俗、政治、禮儀的力量為中心的,經濟關係只是鑲嵌在上述復雜的社會關聯中的交往活動之一。如果說現代資本主義的跨國家、跨民族、跨區域活動是一種將各種文化和政治要素統攝於經濟活動的力量,那麼,『跨體系社會』這一概念恰恰相反,它提供的是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區域通過交往、傳播和並存而形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社會和文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