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黃哲翰:數位利維坦君臨的前夕

看似「平等開放」、「促進直接民主」的數位網絡,有可能出乎意料地瓦解人們所欲捍衛的共識與價值,甚至使人不再自由。
2015年12月2日,倫敦一個關於大數據的展覽中,一名職員在數據資料投映前經過。

去年以來,歐盟因難民潮與恐攻威脅,陷入極端主義(extremism)興起與內部分歧等嚴重危機。人們普遍認為,歐盟若要走出困境,就必須深化區域合作,共謀政治經濟的對策。然而在諸多危機的背後,歐洲議會議長馬汀‧舒爾茲(Martin Schulz)卻看到了一個更深層的面向。

就在去年巴黎發生恐攻後,舒爾茲連續投書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與《時代週報》,高調呼籲歐盟各國亟需合作共同制訂一部《網際網絡基本權利憲章》(Grundrechte-Charta für das Internet)。這是他繼2014年9月之後,針對歐洲自由民主之政治秩序所遭遇的重重挑戰,再次重申的同一記處方。

舒爾茲認為,在區域合作與政經對策之外,捍衛「公民參與」和「多元意見」才是對抗極端主義、繼續穩定歐盟的基石。然而這兩項基石,如今正受到數位化浪潮的強勁威脅,並且連帶讓極端主義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