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區選)剛剛落幕,衆人開始觀望明年立法會選舉(立選)。 區選結果新鮮出爐,能為我們預測下屆立法會選舉的選情帶來什麽啟示?
區選和立選之間的微妙關係
熟悉香港政治的朋友都知道,每屆區議會選舉一年後就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這個安排使得各黨派皆會以區議會選舉的結果,預測來屆立法會選舉地方直選選情,以統籌選舉策略。
可是,由於立法會選舉的直選(註一)採用比例代表制,隨着每屆議席增加,當選的門檻亦隨之下降,除了有利小黨的生存外,政黨及陣營內部亦容易因選舉利益分裂,使得建制、泛民兩大陣營內的光譜更闊以及立法會內政黨板塊細碎。泛民主派方面,曾為第一大黨的民主黨不再獨霸天下,多個旗鼓相當的黨派相繼出現,而且部分更屬激進勢力;而建制派也有民建聯與工聯會分家、自由黨分裂以及新民黨崛起等等。第五屆立法會中,泛民主派有9個政黨(註二)及3位獨立議員(註三),建制派則有7個政黨(註四)及8位獨立議員(註五),整個議會共有16個政黨及11位獨立議員,可見整個立法會組成相當零散。
與立法會相比,區議會的政黨組成相對整合。由於區議會選舉仍然採用單議席單票制,每選區僅選出一名代議士,以「簡單多數制」決定勝負,因此候選人取得過半選票便能篤定當選。在這種制度設計下,資源豐厚的大黨更具實力爭奪過半選票,而小黨要成功當選甚為艱難,故區議會一向是大黨的天下。以剛過去的區選為例,泛民最大黨為民主黨,取得43席,第二大黨民協只有18席,不及前者一半;建制派則更懸殊,第一大黨民建聯取得119席,接下來是只有29席的工聯會,議席數目是民建聯約四分之一。
由此可見,因為立法會及區議會的選舉制度不同,造成兩層議會的政黨組成格局有顯著差異。由於立法會選舉的政黨光譜比區選更闊,選民在區選和立會的投票取不一定相同,故不少人認為區選結果難以為接下來的立法會選舉預測提供參考。
然而,對比前兩屆區選及立會選舉的結果,我們會發現,政黨於區議會奪得議席的多寡與立法會選舉的得票率存在有趣的關聯(圖一):區議會議席較多的大黨於立法會選舉的得票率傾向下降,而區議會議席較少的小黨於立法會選舉的得票率則傾向上升。筆者曾與部分政黨成員交流看法,發現他們也有相似的觀察。
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正是由於兩層議會所採用的選舉制度不同。選舉研究中為人熟悉的杜瓦傑法則(Duverger’s law)指出,單一當選相對多數決的選舉制度傾向於產生兩黨體制,因爲理性選民不願浪費選票而策略性地投票予勝算較高的大黨候選人。因應選民心理,政黨較願意通過協同整合來提高勝算。在區會選舉單議席單票多數決的制度框架下,各陣營確實多採取集中票源爭取過半當選的策略,傾向在同一選區協調一人出選,避免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因此,當同一陣營有兩名候選人出選同一區議會選區時,勝算較低的候選人會被視為分薄勝算較高的候選人之得票,就是所謂的「鎅票」(搶票)。不過大部分的選區內,同一陣營内小黨通常讓步於資源豐厚的大黨,讓後者推出候選人,故大黨於區選的參與度會較高,因此其得票率也會較小黨高。不過,到了採用比例代表制的立法會選舉,情況就變得不一樣。比例代表制的原意是根據選民的支持度將議會的議席按比例分配給不同政黨,因此選民投票支持和自己主張及立場相近的小黨亦有機會將小黨送入議會,絕不浪費選票。也就是說,選民有更多選擇下,不一定如同區選一樣要策略性地投給勝算較高的大黨候選人,由此導致小黨在立法會選舉的得票率會較區議會選舉高。
或許有讀者質疑,只着重「得票率」而輕視「實際得票數字」,未必能將兩層議會的選舉連結。不過,基於香港立法會選舉的地方直選採用比例代表制及最大餘額法分配議席,因此每張名單所分得議席的數量是根據其得票率作決定,所以在分析立法會地方直選的選情時,往往都會集中強調「得票率」 。
「傘」落社區
2015年香港的區議會選舉版圖中,在建制和泛民以外,多了一個新的板塊──「傘兵」。很多觀察者都分析,這個城市在經歷了2014年80多天的佔領運動後,政治版圖出現重要變化。尤其是在雨傘運動後期,一些參與者提出「重返社區,深耕細作」的主張,不少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受此啟發投身社區服務,並有志參選爭奪議席,這群政治素人被統稱為「傘兵」。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中,共有60名傘兵參選,他們來自不同的團體,沒有統一的主張和協調,較一致的是在政綱和主張上與建制派抗衡,同時有意與傳統泛民區別。
雖然今年的區選只有60個選區有「傘兵」參與,僅佔全部選區14%,但從整體得票率來看,成績實在亮眼。「傘兵」陣營有9人當選(註六),平均得票率為37.21%,新鶯初啼較根深源遠的泛民和建制兩大陣營分別只低5.48%及10.12%而已。
在此,將18區的「傘兵」得票統計轉為5個立法會選區計算,再對比上屆立法會選舉各區最後一席的得票率 (圖二),可以發現傘兵不但於港島區得票率高於上屆獲最後一席的新民黨葉劉淑儀,於新東新界的差距亦較少。
若我們撇開兩層議會選舉具體機制的不同,也假設選民在選擇陣營方面投票意向保持一致,做個大膽的嘗試:把是次區選中,各政黨的得票率按立法會選舉議席分配方法計算,再對比傘兵的得票率(圖三),可觀察到傘兵不但在港島得票名列第四而穩佔一席外,於其餘四區亦有機會標尾入局。
當然,誠如前文所述,由於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的制度、生態不同,因此政黨策略及選民心態也很不一樣,故用是次區選結果來推測下年立法會議席分配十分粗略,但並非不值得參考。由於兩場選舉相距不足一年,其間若無重大事件發生,選民在兩大陣營間的投票意向不太可能出現戲劇性變化,加上前文提過於比例代表制下的「小黨效應」,很有可能會令在今屆區選中參選區數目(60區)及成功當選議席(9席)與小黨規模相若的「傘兵」,於來年立會選舉中得票率上升。
再者, 「傘兵」在今次區選並無參與所有選區,431個直選議席中只有60個「傘兵」參選選區。若將所有區議會直選議席歸入五個立法會選區(圖四),會看到「傘兵」於各立法會選區的參與比例均低於四分之一。換句話說,在下屆立法會選舉中,「傘兵」仍有多區選票可供開發,發展潛力甚大,甚至於五區插旗亦非天方夜譚。
結語
香港不少民主陣營的支持者,特別是經歷過雨傘運動的年輕選民,早已對傳統泛民政客生厭,不滿他們30年來一無所成卻又霸佔議席,求變換代之心在今屆區選中已初露端倪。不過,由於現時區議會選舉的制度設計,不但令大黨在派員參選上佔優,而且理性選民亦不願浪費選票,因此令這類選民仍然票投傳統泛民。一旦進入立法會選舉,面對眾多與自己立場更相近的小黨以及「傘兵」可供選擇,他們很有可能不將選票交到傳統泛民的名單。筆者認為既然傳統泛民無法得到這批選票,「傘兵」派員參選立法會最有可能承繼票源。 不過傘兵團體目前理念、形態不一,如何整合為五張名單仍是問題,本文篇幅所限,不能深入探討,希望拋磚引玉,吸引讀者進一步思考討論。
如果「傘兵」合組名單揮軍立法會選舉,民主陣營光譜勢必更加廣闊,可以容納更多元聲音,以此減少支持者流失,選舉時陣營內各板塊也能搶攻不同票源,百花齊放。除此之外,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民主陣營若意識到注換新血以保活力的必要性,誕生於社會風起雲湧之際、專屬於香港年輕一代的「傘兵」,正是承繼民主運動、完成政治世代交替的最佳人選。
註一: 香港立法會由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兩批議員組成,各佔35席,合共有70名議員,而本文主要討論來屆立法會的地方直選。
註二: 9個泛民主派政黨分別為:民主黨、公民黨、工黨、人民力量、公共專業聯盟、社民連、街工、新民主同盟及民協。
註三: 3名泛民主派獨立議員分別為:李國麟、葉建源及黃毓民。
註四: 7個建制派政黨分別為: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勞聯及新論壇。
註五: 8名建制派獨立議員分別為:謝偉俊、林大輝、吳亮星、姚思榮、廖長江、陳建波、謝偉銓及梁家騮。
註六: 傘兵的名單根據筆者從各大傳媒報導、訪問及各候選人的政綱整理,對傘兵的定義為傘後組織成員或因受雨傘運動影響而首次參選的政治素人。9名傘兵當選者為:楊雪盈、王振星、徐子見、鄺葆賢、黃子健、杜嘉倫、劉勇威、黎梓恩及黃學禮。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