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鍾劍華:區選結果有啟示性嗎?

今屆區議會選舉無法改變既有格局,但市民求變之傾向卻也甚為明顯,應該可以讓堅持不懈爭取民主的香港市民看到一絲希望。
2015年11月22日,區議會選舉當晚,馮檢基因選情告急,傍晚到麗閣邨拉票。

回歸之後,第一任香港特首董建華開歷史之倒車,在區議會重新加入委任議席,直到今年區議會選舉才能重返九七年的原點,所有議員均由直接選舉產生。

區議會曾經是香港民主發展的火車頭,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是推動市民參與地區事務及民主選舉的第一道平台。但直到今天,區議會在性質上仍然離不開只是「地區性的諮詢組織」,除了「文娛康體、環境改善」這些基本的工作之外,實質則權力仍然十分有限。政府雖然一再表示會擴大區議會的權力,例如把政府的一些地區服務及公共設施的管理權交予區議會,但過去幾年都沒有明顯的進展。過去幾年,政府無疑也是增加了區議員的薪酬及津貼,也向區議會增加了撥款,但在權力及職能沒有相應擴大的前提下,新增資源只是更有利於原有的地區勢力,令地區議會由建制力量主導這一種格局更難扭轉。

這一局面當然是對政府的施政較有利,政府事實上也往往利用區議會由建制力量主導到的優勢,來增加政府的施政本錢。例如在政改爭議中,甚或其他具爭議性的全港性事務上,政府都不得不以爭取區議會的支持來抗衡立法會及民意的壓力。政府的弱勢與縱容,後果是令區議會的操作也越來越偏離規範,議會文化不但沒有得到提升,更是每況愈下。難怪有人說香港的區議會,雖然符合「一人一票、全面直選」的普選原則,選舉產生的卻只是一個徒具議會之名,沒有實權,議事水平每況愈下,最多只能算是點裝民主的「偽議會」。

2015區議會選舉是雨傘運動之後第一次大型的選舉活動,也是重回九七回歸原點的、全面普選的區議會選舉,能夠把上述倒退中的區議會重新納入發展正途嗎?經歷了雨傘運動的衝擊及政改爭議,有人期望透過這一次區議會選舉來表達對香港政府及政治體制的不滿;也有不少人期望被壓抑了的政治訴求及提升了政治文化可以透過這一次區議會選舉中展現出來,亦有人憧憬可以「重奪區議會」或起碼在某個選區再一次見到民主派主導議會的局面。

類似這一些渴望求變的情緒投射於這一屆區選是可以理解的,但選舉的結果大體上卻沒有太大的意外。建制派仍然主導區議會,在龐大的資源及動員基礎下,其奪取的議席比例也有輕微的提升。泛民主派一方面需要面對龐大的建制力量進迫,內部也因為意識型態及策略之分歧而難以統合,繼續處於弱勢,令人毫不意外。泛民主派其中兩位透過上屆超級區議會晉身立法會的議員也在今次選舉中被拉下馬,更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了。全港性的政治爭議也沒有成為主導這一次區選的議題。在雨傘運動後紛紛湧現的傘兵組織在缺乏地區工作基礎的前提下,也未能夠令區議會翻盤。

不過,這不等於說區議會選舉的結果可以預視來年的立法會選舉。區議會的選舉與立法會的選舉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選舉。區議會的制度安排是要以真的普及選舉,來產生一個沒有實權、兼且由建制主導的「偽議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府可以容忍區議會不斷腐敗,因為一個腐敗、沒有公信力、可以靠蛇齋餅糭爭取選票的議會,對不民主的政府最有利。而且,區議會越腐敗越無能,越能證明「真的選舉」有問題。立法會就明顯不同,擁有實質的權力,可以監察政府,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制衡政府。政府只能接受有限制的立法會選舉,令這種制度上的制衡難以有效體現。香港市民對此應該心裏有數。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今屆區議會選舉雖然難以改變既有格局,市民求變之傾向卻也甚為明顯。投票率有所突破;個別年輕的、沒有基礎的參與者可以突圍而出,個別在立法會中醜態百出的雙料議員,縱然得到建制政治資源的大力支持,也受到選民的懲罰而敗選。個別泛民的元老級人馬選雖然受到挫敗,但新生的力量卻仍然可以承接補回失去了的議席;民主派政治人物及組織新增的議席比例甚至比建制所增的幅度更大。凡此種種,雖然不一定能夠預示明年立法會的選舉情況,但應該仍可以讓堅持不懈爭取民主的香港市民看到一絲希望。

(鍾劍華,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