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鍾劍華:權越大資源越多越腐敗的區議會

回歸之後,特區政府面對認受性危機,刻意加強區議會的責任和權力,除了重新加入委任議席之外,更以各種名義為區議會提供更多的撥款……
大埔區議會擬撥款約5000萬元,在林村許願廣場建有蓋舞台。

不知不覺間,區議會在香港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當年,港英政府推行地方行政,成立18個區議會,議會政治首次在香港的基層紥根。雖然早在區議會成立之前,市政局已經有民選議員的制度,但因為市政局的選區範圍比較大,市政局議員及當時的政治團體的姿態也比較高,強調專業與精英,也沒有機制推動基層市民直接參與。因此,區議會以「小選區」的形式,以關注「文娛康體及環境衛生」事務為焦點,對推動基層的投入產生了明顯的刺激作用,也開放了一個新的渠道,讓地區領袖及關注民生的組織爭取走進這一體制,成為香港民主化及議會制度的重要發展里程碑。如果區議會能夠與在各級議會同步因應香港政制改革的過程發展下去,它應該會成為推動基層參與社區事務及發揚議會文化的根據地。可惜事情發展沒有人依循這個的概念上的「正態」。

近日,有傳媒再一次揭發區議會在審批各類社區活動的撥款過程中,經常出現自己人批給自己人的情況;同時,又有報章報導,2013年特首提出撥給各區區議會一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經費,大埔區議會在審批項目建議方案時,擬斥資5000萬元在林村許願樹廣場蓋建舞台,中標承建商的董事局內,竟然包括當區區議會的主席及資深議員。而負責審批的「甄選工作小組」,成員中不乏與這些「既是董事也是議員」的人士有着緊密的商業關係。有報章社論因而認為區議會已經成為「腐化溫床」。

明白內情的人士都清楚知道,上述情況在各個區議會中十分普遍,而且並非始於今日。回歸之後,特區政府面對認受性危機,刻意加強區議會的責任和權力,除了重新加入委任議席之外,更以各種名義為區議會提供更多的撥款,明年更會大幅度增加區議員的薪酬,以增強區議會的政治能量。從某個意義上看,這一種做法也屬無可厚非。如果區議會能夠謹守崗位,增加其職能及權力可以推動地區民眾的積極參與,也可以透過區議會去推動議會文化的發展。

不過,一些熟知區議會運作的議員也慨嘆,區議會不但沒有帶動政治文化及議會文化的健康發展,反過來在權力及資源傾斜的情況下,變成了地方勢力及建制力量分餅仔的平台,而且有越來越明目張膽的趨勢。有一個現象可以清晰說明這一點。近日當一再有傳媒揭發某些區議會的不合理操作之後,有涉及其中的區議員不但認為自己人批錢給自己人(或相關公司)不是問題,還狡辯說只要增加透明度便可以。這一種說法的潛台詞就是說,如果有必要大可把這些潛藏的利益關係攤開,但做法依然照舊,你們也奈不了何。這一種近乎赤裸裸地攤分公共資源的行為,反映區議會正跌進了一個「權力越大,資源越多,便變得越腐敗」的政治怪圈。

政府越倚重區會 部門官員越難駕馭

現時,區議會就如立法會或其他公共機構一樣,都有一套利益申報的機制。但在實際執行上,卻遠不及立法會及其他組織嚴謹。這首先是因為區議會的操作,一向都不是傳媒及公眾關注及監察的焦點,令部分議員有機可乘。另一方面也涉及區議會的工作性質,區議員固然是議員,但他們的辦事處也不時要直接提供社區服務。因此在活動經費的審批過程中,有時難免要保持一定的彈性及信任。如果議員不知自重,制度被濫用甚或被破壞的風險便會上升。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除此之外,政府的弱勢也是問題惡化的部分原因。隨着政府對地區上親建制的議員及政黨越來越倚重,也隨着區議會的構成越來越由親建制的力量把持,負責為地方行政提供行政支援,同時也應保證操作程序合乎規定的政府部門及官員,越來越難駕馭區議會的運作。有一些官員甚至是本着一種「買佢怕」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來面對上述種種不符合規範的行為。個別區議員在勢孤力弱及外乏支援的處境下,面對區議會已經江河日下的議會文化,也只能變得無可奈何。

不過,關注香港未來的所有人都不應袖手旁觀,眼巴巴讓區議會腐敗下去。只要公眾繼續關注繼續發聲,傳媒也必定會加強對區議會的監察。政府也責無旁貸,每一個地區的政務專員,應該督促相關部門,嚴格要求區議會跟從既定程序辦事,政府也應向區議會發出更明確的操作指引,特別是涉及撥款及其他資源分配的過程中,利益申報必須準確並定期更新,一旦涉及利益衝突,相關的議員也必須退避。現時,種種陋習已經是「習非成是」,說要扭轉也不容易,弱勢政府也不見得有這樣的魄力與膽識。今年年底的區議會選舉正好給市民一個機會,務請大家積極參與,帶眼選議員。

(鍾劍華,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