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北美
評論|
林垚:是誰塑造了「攪局者」特朗普?
美國當代右翼極端主義政治的並蒂惡花——「杜林普現象」與「克魯斯現象」——自第六政黨體系形成伊始,便已埋下了種子。
超短裙、來福槍與遊行混戰——共和黨大會會場之外
這個面積不大的廣場搖身一變,成為各種論點交鋒的修羅場,正式宣告美國大選白熱化階段的到來。
一場共和黨代表大會是如何變成特朗普家族真人秀的?
在團結全美前,杜林普眼前的首要挑戰或許是團結共和黨。
評論|
李駿碩:奧蘭多屠殺,被淡化與簡化的同志身份
以「所有人的」或「文明世界的」去替代「黑人的」或「同志的」傷害,是典型自由放任主義對差異的漠視。
評論|
戴娜美:奧蘭多屠殺,ISIS式恐襲為何難防?
社會想要消除這種危險已經不可能,因為它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它是生活的結果,是活生生的世界精神。
奧蘭多槍擊發生地Pulse,是間什麼樣的夜店?
這個十二年來一直保護着弱勢群體的地方,在6月12日凌晨,被永久地改變了。
希拉莉和特朗普你都不喜歡?或許還有別的選擇
美國大選中的獨立參選人往往被認為是痴人說夢的攪局者,但從他們身上,或能一窺平凡美國人對國家現狀的不滿與冀望。
特朗普真的給華人VIP待遇了嗎?
「杜林普團隊給華人助選團優待,把他們安排在VIP座位。還邀請了一個又高又漂亮的華人女性上台互動」,這一切是真的嗎?
他脱下西裝,攔下了特朗普的黑色轎車
「就是現在!」他在心中默默喊了一聲,幾個箭步衝到車道上……
槍擊案後看移民:到了美國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犯罪率上升、族群敵視、甚至恐怖襲擊威脅,生活在美國的移民群體難道只能與這些負面詞彙聯係在一起?
評論|
孔誥烽:美國兩黨選民裂變,離不開種族
這次民主共和兩黨初選,表面上看似混亂胡鬧,實際卻折射出兩黨選民聯盟的分裂重組。
評論|
倪世傑:特朗普,外交上的短視商人?
當杜林普被扣上「孤立主義者」的大帽子時,他或許也感到不適,轉而強調主張「美國優先」。
1
...
35
36
37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