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專題
意色樓:香港不開心裏有開心,如何連結在乎同一種記憶的人
「全世界都知道香港七月一日這天是上街的,但疫情後所有事就沒有了。這首歌是那天在家寫的,寫這種我沒有什麼可以做的情緒⋯⋯」
當華人票成澳洲大選關鍵,香港移民如何學習參與民主?
華人社區對參與澳洲政治的熱情高漲,無形中也被捲入了選舉的中文資訊戰。
建造應是安全快樂事——「地盤佬」的現實與盼望
社會已經夠殘酷,請容我保留一點天真。
鰻流島鏈:台灣如何捲入亞洲鰻苗走私網絡?
龜山島前,大大小小的鰻寮散落在綿延數公里的沙洲,是宜蘭冬季沿海荒涼壯麗又魔幻的風景。流動的人與魚,年復一年在此相遇。
凜冬將至:美國削減對外援助,全球民主人權與公衛健康工作面臨危機
許多同中國有關的人權組織都依賴美國資金,此外,從為烏克蘭戰場聘請翻譯,到為緬甸抗擊瘧疾,數百個項目的運營被迫癱瘓。
李兆基辭世後:香港地產商步入黃昏?一個舊時代的結束?
從李兆基的商業王國,到多年來引發的收地爭議,一窺香港地產商與官方之間的矛盾共生關係。
罷免尹錫悅,首爾示威手記:女權與酷兒行動者們,如何找回廣場上的聲音?
她/他們把遊行變成街頭蹦迪,廣場變成講述生命故事的開放麥,在K-pop與政治口號間,試圖創造出一個更平等的廣場。
香港電影「寒冬期」眾人談:戲院已死?謝票無用?東南亞市場是救星嗎?
金像獎紅毯在即,香港電影卻面臨戲院結業、市道低迷、乏戲可拍的行業寒冬,我們與各行電影從業者談些星光盛宴間未必傾訴的心底話
「鐵飯碗」的代價:台灣公務員如何在體制裡煎熬求生?
「在公部門,只要不好聚,你是散不了的。」
《虎毒不》導演陳小娟:關於媽媽,和需要被看見的照顧者們
《虎毒不》不僅拍的是個體,而是拍一整套社會結構如何壓迫、如何削弱、又如何將掙扎其中的新手母親推向極端邊緣。
英國接管兩座中資原鋼高爐,掀起「中資投入敏感產業」爭議
「有些人投資英國時,追求的不只是從我們國家獲得利潤,而是要對我們國家施加權力。」
大廈崩塌記
我的導師問我在耶路撒冷的生活如何,我回答:「It feels like home.」這不是一句好話。
1
2
3
...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