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中國強制垃圾分類能否倒逼文明的「大躍進」? 上海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素質在中國具有指標意義,這次嚴格實行垃圾分類工作,不僅讓外界對中國國民的文明素養充滿期待,也是對中國近些年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一次考驗。
評論|一個公園的愛恨情仇——「光復屯門」的理想和失當 要徹底理解「光復屯門」,須先解答一個問題:它與6月至7月1日的連場反送中示威有何關係?同樣須問的是,如果這場行動是手段,那麼其希望達致怎樣的目的?這一手段又是否與目的背道而馳?
評論|「七五」事件十週年:為何「發展」與「開明」沒能解決新疆問題? 新疆問題似乎陷入某種循環:民族交往和提振經濟是長久之策,卻會帶來摩擦和衝突;強力維穩則容易形成「種族隔離」的局面,讓民族意識更加強化。
評論|林猛:舊瓶怎裝新酒?——評趙鼎新《當前中國最大的潛在危險》 近年來真正的危機不是輿論場兩極化,左右雙峰型分布,而是中國大陸正在起步、正在自我學習和自我完善的市民社會/公共輿論場,被逼退回到一個隔絕、孤立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