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社會
從現場封鎖到以通報為準,新聞報道的各環節在中國是如何被瓦解的?
但在愈發逼仄的環境中,一種新的新聞實踐模式正悄然生長。一些記者離開機構媒體,以獨立撰稿的方式,盡力繞開系統的限制。
後政變年代的緬甸製造:在「東南亞最廉價勞動力」名聲下,抗爭的緬甸工人
「在中國僱一個普工的錢,在緬甸可以僱六個。」但代價是甚麼?
烈焰之後:台灣八仙塵燃傷者如何走過這十年?|端聞 Podcast
「創傷不是痛苦之後好起來,因為它沒有好起來那一天,創傷是一個轉變的奇跡跟開始 ,你永遠都可以重新再選擇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評論|
專訪政治學者劉立之:中國電商崛起的小故事,與政商關係的大轉變
「以前常有學者說中國政府像企業,但我反而覺得,現在有些企業越來越像政府。」
香港連日暴雨,年內最多黑雨警告及八月單日降雨量等打破紀錄|Whatsnew
極端天氣逼近,「比這場更大的暴雨會幾時(發生)呢?這個就沒辦法預測。」
【隱蔽的虐貓社群·上篇】抽象文化、厭女、對抗愛貓人士,中國虐貓現象何以成風潮?
「他們只敢對比自己弱的生物下手。當他們面對貓狗、小鳥和其他動物的時候,他其實是那個強權者。」
評論|
一場罷免,兩種「真相」:台灣「大罷免」運動中的輿論戰場
在大罷免事件中,台灣媒體生態展現出深刻的新聞二極化與回音室效應,導致政治部落化與社會對立日益加劇。
京東給騎手上社保,外賣行業的新變局?|端聞 Podcast
如果法律始終不作為,即便像京東現在大刀闊斧進軍外賣市場進行所謂的「改革」,它最後也有可能變會成下一個美團。
評論|
神廟、領土、領導人風波:泰柬邊境停火,但爭議核心為何?
兩國之間為何起爭議,有什麼挑戰?現在的停火協議,會帶來怎樣的和平?
跨洋的地震「預言」:當日本的末日想象撞上香港的風水文化
這類「非正式資訊」通常會承擔一種社會功能,即表達社會的集體情緒。
緬甸台資廠的一場罷工:後政變時代,「緬甸製造」的工人困境
仰光產業園區近九成的外資工廠為中資背景,因此,「快點」成了大部分工人唯一記得的漢語詞彙。
評論|
那藝娜「巡如演」:一個再次被酷兒群體擁抱的抽象文化
抽象作為一種時代情緒,也如火燃燒在心間。
1
...
3
4
5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