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社會
愛用國豬最光榮?台灣豬的蹄爪,陷於三個迷思中
在新一波疫後貿易戰開打、全球供應鏈洗牌的浪潮之中,以小吃文化為傲的台灣人想繼續守住一方平靜的餐桌,並非易事。
評論|
蒙語教學風波:模範自治區不再,北京不要朋友,寧要敵人?
當局如何應對蒙古族的文化保育運動,或將影響未來如何定義「中國」。
匿名舉報、紅線威嚇,恐懼瀰漫的香港教室
「文革時候,人類最大的悲哀就是被你曾經很愛、很相信的人批判(你)。我想跟年輕老師說保重——小心、謹慎是必要的...... 我希望他們不會落入那麼差的光景。」
新疆居民口述:「逼瘋我們的不是疫情,是新疆政府的管理」
「莫霍爾鄉有人騎着摩托車去抓在街上不帶口罩的人,看到了,就抓去太陽底下暴曬三小時。」
劉紹華:三公分,醫療權利與資源分配的距離
生老病死的不確定性橫在眼前,三公分,也可能是我們與罕病患者處境的微小距離。
爛尾六年後,他們搬進了沒有門窗的「家」
用雨水洗臉,種菜養雞,打了土灶,一起砍柴、做飯;這一切看似其樂融融,但走近他們,便會看到每人眼裏的愁和苦。
兩岸停火四十年:和平的假期
四十年來的中、美、台賽局框架是否真的會在當今有所變動?兩岸之間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
週末讀書:內地「新疆班」二十年,一代維吾爾精英如何定義自己?
「石榴籽被緊緊包裹在堅韌的外皮之中;可一旦打開,紅色的外皮很容易就從它的膜上剝落。」
大胃王之「死」:當中國吃播背上浪費糧食的罪名
吃播播主幫觀眾完成想吃卻不敢吃的夢想,高收入和健康危機背後,他們要面對的是人氣消散和政令封禁。
「香港自秦朝以來是中國一部分」—— 香港歷史新課程,中史科變國教科?
中史舊課程強調的是「文化中國的民族主義」,新課程則是以法律和國家加強包裹的民族主義。
評論|
「再教育營」的強迫勞動——新疆問題如何再度引發全球關注?
世界20%的棉花生產來自新疆,這意味着全球服裝市場上五分之一的棉質衣服是沾染強迫勞動「污點」的。
我們與化工廠的距離:從響水爆炸到樂山化工氣體泄漏
一直未被回答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距離危化品那麼近?另一個問題是:距離近是真的罪魁禍首麼?
1
...
165
166
167
...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