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 月28日下午,台灣總統蔡英文宣布,將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以及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入台灣,指出這是「做出一個關鍵的決定、解決一個懸宕已久的問題」,蔡英文並同時指出,此舉將成為台美經濟進一步合作的重要起點,她呼籲國民,「要把握機會,為國家整體經濟利益跟總體戰略,做出長遠正確的決定。」
在台美關係來到數十年最好狀態的時刻,這項重要宣示,有人歡欣鼓舞,也有人批評這是「用全民健康支付美國保護費」,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於2012年表態反對瘦肉精美豬的言論也被一一翻出來,批評昨是今非的態度猶如「跨時空打臉」。事實上,美豬、美牛議題,一直被認為是台美貿易間必須排除的貿易障礙,歷任總統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再到蔡英文,都必須對美方交出答案卷。
1999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開放萊克多巴胺這種瘦肉精可使用於豬隻飼養,以增加豬隻瘦肉、減少脂肪比率,也針對豬隻不同部位,訂定了殘留標準。2005年,台灣於總統陳水扁任內,開放美國豬肉進口,但僅限於沒有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美方也沒有因此而滿足,希望進一步促成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豬肉輸出台灣,頻頻釋放訊息,台灣必須開放美豬美牛,才能取得台美貿易協定談判的入場券,成為歷任政府都得面對的難題。
2006年10月,扁政府進一步公告萊克多巴胺為禁藥,2007年卻預告解禁,引發豬農激烈抗爭後,臨時轉彎,維持禁用。2008年,政黨再度輪替,馬英九上任後,即提出有意開放美牛進口,但因狂牛症風險、含瘦肉精等疑慮,引發民間反彈。
2012年,馬英九連任後,再次提出要對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解禁,同年4月,美國卻傳出一例狂牛症病例,使得反美牛聲浪高漲,民進黨黨團更於6月連續5天佔領立院主席台,堅決阻擋美國毒牛入關。但就在2012年7月6日,經美國提案表決,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以69比67票,以兩票之差,通過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殘留量草案,也成為國際標準。
有別於2012年上半年,民進黨團激烈反對美豬的態度,CODEX標準一出,時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蘇貞昌立刻改口表示「守護國民健康、參考國際標準、嚴格監督政府、保障畜牧產業」,之前之所以反對,只是反對國民黨在沒有CODEX國際標準下,貿然開放美豬美牛,結束立院抗爭,最終台灣採取「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政策,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入關,美豬則維持不開放。
牛豬分離、雙重標準的做法,美方不甚滿意,遊說的腳步也沒有停下。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相關文件指出:
「2012年9月,台灣採用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一致的標準,規範牛肉中萊克多巴胺的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al residue limit, MRL)。然而,儘管2007年台灣曾知會WTO,將對其他牛肉產品(內臟)、豬肉實施相同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標準,但實際上並沒有執行。台灣當局聲稱,沒有針對豬肉產品建立相關標準是因為當地養豬產業和消費者團體的施壓。除了萊克多巴胺之外,台灣也尚未針對其他乙型受體素化合物(例如齊帕特羅)建立殘留量標準,或提供科學證據支持其政策。美國將繼續敦促台灣儘快對剩下的產品實施萊克多巴胺殘留量標準,並在科學基礎上適時批准乙型受體素的新適用標準。」
在另一段關於牛肉與豬肉的章節中,亦明確表示:
「儘管台灣已採取行政措施來改善先前因萊克多巴胺而受到限制的美國分切牛肉市場,但美國仍對台灣的進口規定表達擔憂。具體而言,台灣的進口規定包含過度嚴格的進口許可制度、不科學的肉類產品禁令以及逐箱檢查,這些都會影響美國肉類出口,包括牛雜和豬肉。」
在美方的壓力下,2016年,蔡英文上任,即釋放出含瘦肉精美豬可能開放的訊息。有別於馬英九第一任內,為了開放美牛引發極大政治風暴,蔡英文的佈局顯得縝密許多,首先是找來曾任屏東縣縣長的曹啟鴻,擔任農委會主委,屏東不僅是是養豬大縣,曹啟鴻也有著推動綠能的經驗,上任的主要任務就是推動養豬場設立沼氣發電設施,以解決環境問題。此外,對於在全台擁有十七座養豬場的國營企業台糖公司,則找來曾創辦「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的黃育徵掌舵,希望將台糖旗下的養豬場,改建為零廢棄、零污染的現代化綠能豬場,其中最具指標性的屏東東海豐畜殖場,甫於2020年7月正式啟用。
接下來幾年內,一連串因為疫情而引發的事件,以及國際局勢發展,引發的效應遠遠超過了蔡英文上任初期,成果有限的佈局。外交上,台美關係持續進展,當COVID-19疫情橫掃全球,台灣因為防疫工作獲取極大國際聲量。內政方面,則持續營造民眾對於台灣豬的認同感。
第一波的「台灣豬認同動員」,源自於2018年8月,中國傳出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部會不斷向社會大眾釋放出「守護台灣豬」、「守護滷肉飯」等口號,希望民眾配合不要攜帶肉製品入境的規範。
除了凝聚認同感,有另一股輿論,反覆重述1997年台灣遭遇口蹄疫疫情的慘痛經驗,想喚起民眾保衛本土養豬產業的熱情。
該年,台灣農民私自從中國攜帶生鮮豬肉和活體小豬進入台灣,造成口蹄疫病毒入侵,由於早年豬農防疫觀念薄弱,疫情很快就在全台灣擴散,豬價瞬間崩盤。當年台灣豬肉外銷日本的六百億龐大產值,瞬間歸零,加上相關單位缺乏處理大量病死豬的機制,這波疫情總共撲殺超過四百萬頭豬,豬屍堆積成山,慘不忍睹的情景,這樣的集體回憶,再度被喚醒,民眾普遍產生「防疫不只是產業界的事,而是全民責任」這樣的共感。
在亞洲各國陸續淪陷的同時,台灣仍然成功將非洲豬瘟阻絕於境外,2020年6月,台灣正式從口蹄疫疫區除名,帶來了第二波民心凝聚的機會。農委會特地在門口放了串鞭炮,慶祝台灣拿到重返豬肉外銷市場的門票,網路輿論也不斷宣揚著這等待24年,得來不易的成果。
對台灣豬的高度情感認同,加上全民抗疫的光榮感,成為蔡英文面對美豬議題的堅實靠山。8月28日,蔡英文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時,雖然社會大眾普遍有種突襲之感,也有不少人批評民進黨昨是今非,但網路輿論也立即膝反射似的,出現了不少「台灣豬最好,不用怕美豬」、「開放美豬可以為台灣換取更大經貿利益,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吃不買」、「台灣豬的風味遠勝世界其他國家所生產的豬肉,冷凍的美國豬肉,有腥味又不是溫體,不用怕它進口,台灣消費者不會買單」這類的信心喊話。
儘管政府宣示,會徹底實施產地標示,消費者無須擔心食安問題,但面對自由貿易的浪潮,只靠著「愛用國貨」的情感動員,是否能夠讓台灣養豬產業不至於在這浪潮中滅頂?產業長期以來面臨的困境,又是否真的能夠藉由政府端出的一百億產業基金,得到徹底調整體質的機會?以下將分成幾點,來探討這波美豬攻防中,被忽視的產業的現實與挑戰。
一、靠溫體肉消費習慣救台灣豬?
在台灣,有七成的豬肉是以溫體肉的方式消費,也就是傳統市以常溫販賣的肉攤。但是溫體肉比較好吃,其實是一種迷思。豬肉的風味可能受到飼養環境、飼料成分、飼養天數等因素影響,再加上各牧場的管理方式不一,而產生差異,台豬的風味是否一定優於美豬,很難一概而論。
早年傳統市場缺乏冷藏販售設施,雖然從清晨豬隻屠宰後,再送到市場肉攤進行分切,再到顧客上門,這6到8小時的過程中,豬肉雖不至於腐敗,但消費者買肉時習慣用手觸碰、翻動生肉,加上常溫下微生物孳生速度非常快,每半小時細菌就會倍增,可說是充滿風險。
農政單位也認知到,這是需要改變的消費模式,歷年來持續編列經費,補助冷藏運輸車、肉攤增設冷藏展示櫃等設施,進展卻仍然緩慢。筆者曾經採訪一位畜牧學者,他感嘆的表示,冷鏈的概念,打從他學生時期就開始接觸,直到他已經進到大學任教,還是遲遲推不動,一語道出產業的現實與無奈。
再往豬肉供應鏈的上游追溯,傳統市場的肉品,多來自活體拍賣市場,這對於維護豬肉品質也是一項不利的制度,一來豬隻必須先經過長途運輸到達拍賣市場,拍賣過程又會遭到電擊驅趕,對豬隻來說造成很嚴重的緊迫,也會使得屠後的肉質容易因為滲水而變差。再加上活體拍賣是以豬隻的外觀來決定價格好壞,看不出一頭豬切開後,裡面的肉質好壞。因此,產業界也有一群豬農,希望將活體拍賣改為屠體交易,搭配全程冷鏈,也就是先讓豬在非緊迫的狀態下,屠宰、剖開,進入冷鏈,再依照品質決勝負,才是理想又衛生的交易方式。
翻開蔡政府的說帖,卻寫著消費溫體肉是社會主流偏好,不用擔心冷凍美豬會佔據國人的餐桌,未來產業是否還要繼續往現代化的冷鏈方向發展?讓人霧裡看花。
二、豬肉外銷沒有想像中容易
台灣成功從口蹄疫疫區除名,加上成功將非洲豬瘟阻絕在境外,乍看已經取得重回外銷市場的門票,事實上仍然困難重重。
首先,近年來台灣民眾和畜牧業衝突十分劇烈,只要有準備新建牧場的消息一傳出,勢必引發在地居民的劇烈抗爭,畜牧場如今已成為人人都不愛的鄰避設施,縣市政府幾乎不願再發放新的牧場登記。即使是既存的畜牧場,也面臨都市向外擴張,住宅區慢慢逼近,成為新鄰居投訴的對象,增加經營的難度。
自從台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後,農委會喊出五年內增養一百萬頭豬的目標(1997年口蹄疫爆發前,台灣豬隻在養頭數約為1070萬頭,2020年約為550萬頭),台灣可說幾乎沒有養豬規模再擴增的本錢。再者,台灣目前仍是傳統豬瘟的疫區,這是台灣重啟日本外銷市場的最大障礙。
社會大眾和畜牧業之間有著難以平息的衝突,改善養豬廢水與推動沼氣發電的進度有限,再加上飼料與種豬都依賴進口,不論是生產成本或者生產技術,都難與養豬列強匹敵,台灣豬肉可能的外銷市場在哪?優勢在哪?仍然是不清晰的願景。
三、真正能和進口豬做出差異化的本土黑豬,正在萎縮中
目前全世界規模化飼養的商用豬種,是由杜洛克、藍瑞斯和約克夏三種品種,以三品系雜交方式所得到的豬種,俗稱LYD豬,但在一些地區,也保留了具地方特色的豬種,如西班牙的伊比利豬,匈牙利曼加利察豬(俗稱捲毛豬),台灣則有本土黑豬。這些地方豬種,在肉質、風味上,都和商用的LYD豬有著極大的差異。
根據台灣畜牧要覽養豬篇的記載,台灣早期有桃園豬,頂雙溪豬跟美濃豬三種黑豬。2008年,台灣大學動科系教授朱有田進一步對全台黑豬族群調查,進行DNA分析,發現六堆地區的黑豬,和桃園豬以及其他地區的黑豬,有著不小的血緣差異,俗稱為「六堆黑豬」。這些不同的黑豬族群,是早期先民從中國引進台灣,再經過數百年的人為選拔與淘汰,逐漸留下一批適應台灣氣候環境的豬種。
戰後,農政單位於1970年代將藍瑞斯、約克夏和杜洛克的LYD三元配種系統引入台灣,由於LYD豬生長效率極高,六個月就能上市,在台灣快速普及。生長速度慢,通常要飼養一年四個月以上才上市的黑毛豬,漸漸被農民捨棄,目前僅存15%的市佔率,主要消費地集中於桃竹苗的客家庄地區。
相較於商用LYD豬是吃飼料長大,本土黑豬則是以廚餘來飼養,台灣每年回收的廚餘,高達55萬公噸,其中有62%,都靠著黑豬來消耗。這個局面,隨著2018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已經有大幅的改變。由於未經過高溫蒸煮的廚餘,可能成為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之一,台灣要不要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棄黑豬、保白豬,引發了產業界內部爭論,也使得本土黑豬,面臨更艱困的挑戰。
考量黑豬農民的生計,加上台灣目前仍無非洲豬瘟疫情,農委會並沒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但仍然和環保單位合作,稽查了全台的廚餘養豬場,沒有合格蒸煮設備的牧場,必須限期改善、切結改以飼料養豬或者離牧。由於長期以來,本土黑豬種源主要是靠著民間業者自行保種,官方與學界對此沒有太多積極投入,加上未來廚餘政策的走向有極大不確定性,二代投入意願低,這項真正能和進口豬抗衡,具有台灣特色滋味,反而正在逐漸凋零。
眾聲喧嘩中,台灣看似走向台美經貿關係再提升的康莊大道,台灣養豬產業的未來,仍是一片茫然。此外,2020年3月31日美方公布「2020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除了美豬美牛之外,也特別點名台灣另一項措施:於2015年起,台灣規範學校營養午餐禁用基改食品,這也被美方認為是「缺乏科學證據的一項貿易障礙」。在美豬美牛議題之後,對於未來基改作物的攻防將如何佈局?如果自由貿易是不可避免的浪潮,我們期待的未來餐桌風景,會是什麼面貌?
實習記者林庭葦對本文亦有貢獻。
有消費力的日本國民吃台灣豬,台灣經濟弱勢或外食族群吃美豬,衛福部為經濟發展背書,棄守職責,就如同環保署在工輔法與礦業法中也一直如此主角變配角。我們的公民意識也一直停留在這種得過且過的標準。
文中「此外,2020年3月31日美方公布「2020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除了美豬美牛之外,也特別點名台灣另一項措施:於2015年起,台灣規範學校營養午餐禁用基改食品,這也被美方認為是缺乏科學證據的一項貿易障礙。」⋯⋯⋯一直堅持拒絕基改食品,不只攸關個人健康,基改作物也改變了作物生長方式、生物鏈與生態。破窗效應後,希望基改食物進入校園的日子不要到來。We are what we eat!
其實值得留意的是,最近日本非洲豬瘟疫情反而在不斷蔓延。而且疫情伴隨著受感染的野豬在不同養豬場之間蔓延,無容置疑地,日本豬肉的產量乃至出口量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時候台灣豬對於日本市場而言算是一個在價格和品質上不錯的的替代,如果民進黨政府能抓住這一機會嘗試重新打入日本市場,運用100億的基金描繪產業發展藍圖。也許還能替台灣養豬業找到新出路,政治上也能轉危為機
沒有健康疑慮,標示有用,歐盟為何不開放?長遠食品安全的防線扯一時的愛國情懷無用。多數人採買習慣是市場溫體豬沒錯,用於自家餐桌上,但是美豬優勢在於價格,雖說可以標示,試問大家喜歡的台式香腸,香料醃一醃什麼味都分不出來,市場散賣貢丸的攤位混一點美豬,就像台茶拼越南茶,誰會誠實標示?工商社會,外食人口高是不爭事實,為求便利快速隨手買個便當,是大家天天在做的事,以物美價廉為導向、午市繁忙的自助餐、便當店,在拉低成本的誘惑上,要小本經營的商販們去堅守他人的健康就是不可能的事,長久下來的附加醫療成本一樣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一旦公共政策失守,連帶牽扯所得落差的不公平,消費能力高的家庭標準更高,三餐自備,要求飼養環境及飼料成分,依然會堅守安全肉品,可是佔比不低的所得金字塔中下層,學生族群,背著房貸的人,消費模式是價格導向,考慮沒那麼深遠。政府的形成,代議士的選拔,制定公共政策的一切初衷本應是以公民利益至上,如今軍事合作、經濟發展、服務大企業、延續政黨的政治生命⋯成了我們的別無選擇,也不知道華人討論這些有什麼用,獨裁者與戰爭的陰影一天不遠離我們,我們有什麼選擇的空間與自由。
啧啧啧啧,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大陆,那还不知道被某些人冷嘲热讽成什么样子呢,如果照搬一些网友的讽刺模式,“不如以后不要叫台湾了,叫美国瘟猪湾算了”,换到台湾就一票人来主动洗地,主体一换,标准减半,诸位双标的本事,真是佩服,佩服😂😂😂😂😂😂😂😂😂😂
這篇提到的疑慮大約聚焦於豬肉產業本身,不過NGO等更在乎的似乎是在於行政部門缺乏溝通態度與評估研究以及程序問題
寫的很好啊,看完覺得長知識了,雖然更想看各國豬肉的開箱試吃文🤣
https://www.avma.org/resources-tools/avma-policies/swine-castration
美豬是有閹的...
是的,其实没有必要太难过。相反这还是本土猪农打造高端品牌的机会。以后在超市买猪都要像日本欧洲那样认准本地产的有机标志。虽然还是有点被美国欺负的感觉,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大陆的化工厂房都能一年一炸,你信他能做好农产检疫?
幾乎不會有影響啊
美國豬肉的hèn味很重
不會是台灣人可以接受的味道
在台灣採買及掌控廚房者,多數為台灣最強生物-歐巴桑們,所以已經習慣吃溫體豬的我們,與其說溫體豬比較好吃是迷思,不如說它已經成為近乎習慣法效力的採購習慣,非常難以打破,加上台灣閹豬腥味低,又大於沒有閹割的冷凍美豬的餐桌採購競爭力,實在跟愛國情懷無關。
最後回到文末對自由貿易浪潮的未來餐桌風景回應,建立肉品來源強制公開,由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並對虛假標示建立查核流程及罰款,遠比愛用國貨呼籲來的實際。
不知台灣人飲食習慣如何,香港人煲湯,最喜愛新鮮湯骨。市面上有愛爾蘭或者美國所謂湯骨,所煲出來的湯,始終會差一點鮮味。縱使以豬肉豬扒料理其餘菜式,美國,巴西的凍肉亦是便宜下等的貨色,若買不到鮮豬肉,西班牙凍肉法國凍肉都好過以上兩國。希望台灣能如日本一般,以國產肉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