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少數族群

週末讀書:內地「新疆班」二十年,一代維吾爾精英如何定義自己?

「石榴籽被緊緊包裹在堅韌的外皮之中;可一旦打開,紅色的外皮很容易就從它的膜上剝落。」

 2016年6月3日,廣東梅州一間足球學校的一名從新疆招募的維吾爾族學生。

2016年6月3日,廣東梅州一間足球學校的一名從新疆招募的維吾爾族學生。攝:Yuyang Liu/Getty Images

普村

刊登於 2020-08-30

#維吾爾#新疆#少數族群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石榴這種寓意「多子多福」的吉祥物,開始被廣泛用於北京的民族議程宣傳,代表了北京「中華民族共同體」國族建設的長期目標與願景。

然而,2019年出版的《新疆班和維吾爾身份變遷》的作者Timothy Grose提出了「石榴」隱喻的問題所在:「用石榴來象徵民族團結只在特定的情況下具有說服力,即石榴籽被緊緊包裹在堅韌的外皮之中;可一旦打開,紅色的外皮很容易就從它的膜上剝落,緊接着,只需要稍微拍一下,再輕輕一捏,暴露在外的石榴籽們就會紛紛鬆散開來,跌落在地上。」

Grose是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在美國羅斯-豪曼理工學院(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任助理教授。《新疆班》是他對超過60名內地新疆班維吾爾學生的訪談研究,其中一部分追蹤式訪談歷時近10年(2006-2017),超過70%的受訪對象來自南疆的喀什噶爾、和田等地。

在書中,Grose分析了維吾爾學生在內地的新疆高中班(「新疆班」)的經歷,以及高中畢業後在內地讀大學和工作時的身份認同,也記錄了新疆班的畢業生抉擇是否返回新疆時的考量與糾結,及返回新疆的人所遭遇的失望與改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