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侯志強又來了:「我要組黨創世界。」
鄉事派侯志強組黨出戰立法會選舉,習慣發號施令的他如何適應議事文化﹖他說:「我要做立法會主席。」
評論|
孔誥烽:美國兩黨選民裂變,離不開種族
這次民主共和兩黨初選,表面上看似混亂胡鬧,實際卻折射出兩黨選民聯盟的分裂重組。
評論|
倪世傑:特朗普,外交上的短視商人?
當杜林普被扣上「孤立主義者」的大帽子時,他或許也感到不適,轉而強調主張「美國優先」。
我在金像獎現場:在政治的漩渦裏,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現在已經沒人在意電影了,電影已經不重要了。
「巴拿馬文件」推倒第一個政府:冰島總理辭職
「巴拿馬文件」是枚暈炫彈,各國都懵了。在一些國家,它成為反對黨武器,在另一些國家,被點名的選擇視而不見。
黃津珏:仇恨,在《十年》戲內戲外
電影中對香港未來的想像如此狹窄,怎能夠「為時未晚?」若《十年》的抑鬱恐懼純屬故意,這些恐懼的出路是民主嗎?
評論|
蘇鑰機:是時候檢討網媒採訪權了
在今日社會,我們要與時並進,適當檢討,找到折衷辦法,以解決這個涉及新聞自由和市民知情權的問題。
評論|
劉況:文化衝突,解釋不了比國恐襲
邊緣青年在監獄和非正規的傳教人士身上接觸到極進思想,其實跟絕大部分穆斯林生活完全斷裂。
評論|
陳偉信:布魯塞爾, 歐盟反恐錯誤的縮影?
歐盟要有效處理恐怖主義的威脅,單靠提升情報管理能力,甚至強化跨歐洲刑事執法,仍不夠完善。
評論|
張翠容:網絡掀起革命,卻撕裂社會!我見證埃及的殤
埃及革命推手戈寧:今天,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網絡。但是網絡的某一部分,被人性中不那麽高尚的一面俘虜了。
評論|
邱慕天:在臉書擁抱「地球」的理由
社會學家包曼清楚地意識到了社交媒體中的陷阱:一個人可以「歸屬於」社群,不可能「創造」社群。
小端血淚史:你我如何被臉書算法改變?
如果它讓你更容易陷入單一認同,而不鼓勵傾聽多元聲音,如果它的演算法決定你看到的世界,也許你真的應該警惕了。
1
...
380
381
382
...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