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政治團體
那場遇冷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如何成為官媒筆下「五光十色的優質民主」?
一場嚴格篩選、投票率新低的選舉,一方面被描述成「五光十色」、「踴躍投票」,另一方面拔高成「優質民主」。
評論|
愛國者的立法會選舉:中國式民主樣板戲,在香港如何展演
北京從後運動的絕對強勢地位,走到一個難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遊戲規則更新後,一場疏離的立法會選舉
民眾與選舉之間暴現的距離感,就是政府機關動用千方百計也難已挽回。被壓抑的討論空間,也窒礙了社會關注。
評論|
十九屆六中全會閉幕,如何解讀中共的「第三次歷史決議」?
儘管對習來說,黨內看起來沒有任何有組織和有力量的反對聲音,但是對「忠誠」和「服從」的需求,在「二十大」面前仍然極為強烈。
反對派盡墨,他們就能抬頭?狄志遠、湯家驊與馮檢基的「非建制派」自述
遊走於民主派與建制派之間的所謂中間派,在反對派盡墨的情況下能進入立法會嗎?處處紅線的新香港,是否他們苦候多年的舞台?
臉——大寫的人,無處安放的自由
「我們現在繼續做的,也會成為國殤之柱故事的一部分,這就是我想要的,讓它去反映香港民主、自由的狀況。」
評論|
第100任首相誕生,日本內政外交何去何從?
這是近年來最激烈、最具戲劇性的一屆選舉。
澳門選舉沒有民主派,支持者們的零選擇投票日
當澳門民主派被DQ後,支持者的票該如何投?有人不投票,有人認為投票依然重要,也有人直言自己以後可能不再關心政治。
澳門沒有民主派:議會極少數的三十年與突然死亡
從來無力撼動政局的澳門民主派,突然被宣告死亡。沒有民主派的下一屆立法會,意味澳門將進入一個「乖孩子」也沒有糖吃的時代?
評論|
從「歷史終結」到中式現代性,中共黨史敘事是如何與時代共振的?
中共藉着百年大慶,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替代西方的現代化模式並重述黨史,其統治合法性至少在如今是更為牢固了。
評論|
崇毛抑鄧?習時代對兩個領導人的重塑和打通四個「三十年」的野心
藉助對毛澤東與鄧小平角色的重新詮釋,習近平所着重打造的,是屬於他自己的政治符號和歷史地位。
評論|
「原教旨」與「世俗化」的結合:習近平版本的黨史,如何揭示今日中共的特質?
中共黨史的研究、傳播和敘述牽涉執政黨的形象和政權合法性根基,不但關於過去,更指向現在和未來,在「建黨百年」之際尤為明顯。
1
...
10
11
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