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民族主義
評論|
周濂:「另類右翼」與美國政治
共和黨並沒有因為特朗普的勝利而變得精誠團結,保守主義也沒有因為特朗普的勝利而變得前程遠大。恰恰相反,共和黨和保守主義曾經堅守的基本價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評論|
方可成:「小粉紅」,一個「張冠李戴」的標籤
經過研究後,我們確信:「小粉紅」這個標籤的起源有問題,「讀耽美小說的少女變身民族主義小將」的故事實際上並不存在。
評論|
行納粹禮的中國遊客,極權家族相似下的政治正確
兩名中國遊客在德國柏林的國會大廈門前,行納粹舉手禮拍照,巡邏保安發現並報警。這一事件及其爭議,展現出納粹德國和當下中國之間的微妙聯繫。
評論|
中國輿情觀察:打擊娛樂八卦之後,「小粉紅模式」走向終結了嗎?
2017年過去一半,一系列變動和管控,將走向何方呢?
限韓令下的中國粉絲:國家與歐巴,你愛國還是他?
她們自稱「韓飯小粉紅」,既愛韓國明星又愛國。但限韓令下,當國家要與偶像分手,她們又會如何選擇呢?
被網絡批鬥「台獨」時,她卻說「五毛」可能是最好的人
小時候她以為自己是漂在台灣的中國人,如今她是在漂在中國的台灣人。
評論|
「感時憂國」:大國體育與盛世小粉紅
如果不能甄別真相,正視得失,坦然而平靜地面對帶有濃烈政治色彩的體育運動,和吃了興奮劑參加比賽有什麼兩樣?
評論|
安帛:中國 「限韓令」何以奏效?粉絲文化重塑愛國主義
絕不是傳統的民族主義話語,反而是粉絲圈的語言和行為模式,重構了民族主義政治參與和表達的可能性。
評論|
白信:互聯網、青年創業與共青團改革
未來,人們或許聽不到街道上整齊的皮靴聲,但只要打開手機和互聯網,就能看到鋪天蓋地的美麗青年,如何敬仰英明領袖的歌唱。
評論|
權力漩渦中,小粉紅的過火與荒誕
「小粉紅」的集體行動,極有可能導致輿論剎車失靈,衝擊整個社會的共識與底線,即使對官方來說,這也無異於火中取栗,飲鴆止渴。
評論|
嚴薔:愛國小粉紅、粉絲戰爭,與天朝主義賽伯格
「小粉紅」身份,到底由誰,如何來表述?
評論|
從Nashi到小粉紅:中國青年運動的俄羅斯化
我們不必對「小粉紅」大驚小怪,能做的也許只是,期待下一波更為兇猛的變種。
1
...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