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勞工
你的外賣要等等——「壞孩子」送遞員,以及背後的人機博弈
平台有演算法,送遞員則有腦袋以及豐富的地方知識和資訊網絡作抗衡。當平台自動生成最優路線,他們也有自己的最佳決策。
你的社區,我的工作,他的DQ——「非建制派」區議員助理失業記
經歷區議員助理工作的常規和例外,他的地區勞動瑣碎、有意義且與時代共振,直到為新時代不容。
NHS初級醫生再罷工,英國醫療長期困境難解|Whatsnew
數據顯示,12月英格蘭救護車處理「2類」病症的平均等待時間超過90分鐘,而其目標是18分鐘。
賴清德「違建」爭議背後,礦工願大眾記得煤礦的輝煌和礦工的辛勞|Whatsnew
苗延威希望中央政府能趁著賴清德老家產生爭議、吸引大眾更關注煤礦議題之時,統整規劃一個全面的礦工博物館。
印尼工傷事故13死,涉鎳鋼巨頭青山「一帶一路」工廠|Whatsnew
時值印尼大選在即,事故或引發對印尼發展和中國投資的更多討論。
由「臨時工」提供服務的社會:中國勞動就業的不穩定化及其後果
極致的不穩定性讓經濟發展陷入某種成癮狀態,企業變得更想「輕裝前行」,而勞工則揹負更多壓力、恐懼和不安全感。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捲」起來了
不是中國不需要這些公司,所以採取去「全球化」的策略,而是全球在「去中國化」。
右翼民粹能量暗湧,台灣反印度移工浪潮中的張力與微光
「關於移工,我們還要學的事情還很多。」
異鄉人:在倫敦一間無家者中心工作,我看盡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的失靈
當沒有人問起、想起、說起我們的名字,我們還算有名字嗎?
香港碼頭工人大罷工十週年:罷工與社運的相輔相成,在香港還能重現麼?
這樣大規模的罷工有可能再發生嗎?碼頭罷工對於今天的勞工有什麼意義?
北捷潛水夫症工傷者終獲賠償,仍持續面對生活難題|Whatsnew
週期性疼痛、高昂的治療費用以及健保的不確定性,仍然是他們須持續面臨的問題。
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勝利,但亦有重要訴求未能實現|Whatsnew
投票期間工人們仍然爭論不斷。新合同在工人中的投票通過率也並不算高。
1
2
3
4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