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特朗普這次當選,來自矽谷的支持不容小覷。接下來,從言論自由、隱私安全、信息壟斷,到人才儲備、移民政策、貿易戰爭——向右轉的矽谷繼續影響著美國及世界的現實。這裏同時也是三四代華人共同的家,並持續吸引著一批批年輕的華人工程師前來工作定居。在本篇報導中,記者跟蹤訪問了多位在灣區工作的華人工程師,回溯他們的人生軌跡。
這是一個個人成長的故事,它記錄了近十年來,一群大陸年輕人因為憧憬「科技改變未來」而落地矽谷,逐漸學會作為移民為自己奮鬥,又慢慢在裁員潮和科技右轉的潮流中,找到自己、轉舵調整,為生活重新賦予意義。這也是一個矽谷的變遷故事,儘管這裡仍被很多人視為「宇宙中心」,仍在製作運營影響整個世界的產品與服務,但從「不作惡」到「做正確事情」,矽谷變了,就如同它所改變的這個世界。
這篇報道是「專題記者成長計劃」的成果。2024年,端傳媒推出「專題記者成長計劃」,希望能夠找到仍在盡力堅持華文報道的青年記者,為他們提供專業支持,共同維繫深度報道的行業生態。在衆多申請者中,我們最終選擇了九位記者,進入三個專題組。為期半年的時間裏,我們的編輯陪伴入選記者開啓並完成九篇深度報導的稿件,今天這篇報道來自「北美切片」專題組的記者魯漪文。
進入改變世界的「宇宙中心」
在矽谷的科技公司,每個工程師都有一個個人主頁,每當他們在工作中完成一項任務,主頁上就可以展現一個新得的虛擬徽章。任務通常瑣碎而零散,例如完成一項培訓,參加一項活動,或著測試一項產品。
「這是一種典型的遊戲化設計,」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吳桐雨在一場講座上解釋,她的聽眾正是在矽谷工作生活的華人工程師,他們過的就是她所研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