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金融
評論|
專訪政治經濟學者劉宗媛:中國萬億主權基金,分別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
人們覺得海外資產佈局數量大、範圍廣,體現中國的影響力,但地緣政治緊張時,也會暴露戰略上的脆弱性。
台灣央行約談銀行要求「房貸降溫」,新青安政策引發外界關注|Whatsnew
銀行貸款高度集中於不動產的現象,與去年針對青年世代「買不起房」問題而推出的「新青安」政策息息相關。
中國推出「房屋養老金」應對住宅老化,引「變相徵房產稅」質疑|Whatsnew
此次民間還質疑的,是「房屋養老金」是否只是為了在土地財政走低的當下擴大政府財政收入的「暗渡陳倉」之舉。
「金融精英」的失落:中國金融業限薪,百萬年薪時代落幕
金融業一直因高薪備受爭議。在許莉看來,「當蛋糕不再增長,金融業因為割韭菜和無法被理解的高薪,成為殺雞儆猴的對象。」
評論|
解讀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共高層有哪些煩惱?要啃哪些「硬骨頭」?
解讀三中全會的核心議題,我們將看到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器的煩惱清單、待辦事項和心願列表。
釋放流動性還是完成其新目標,中國央行正面臨兩難抉擇|Whatsnew
推出大規模量化寬鬆計畫的門檻相當高,而中國又需要人民幣維持「穩健貨幣」的地位。
「大家長」式反詐:銀行卡管控,一塊五也淪為可疑消費
「你沒做壞事,還怕什麼監視?」
曾因高通脹提高基準利率,各國央行爭論是否降息|Whatsnew
在全球通脹水平自2023年開始回落後,降息成為經濟學界、媒體與大眾不斷討論的焦點。
香港經濟數據集:通關一年復常了嗎?如何挽救投資信心?
「香港有沒有這個能力反彈,要看香港會不會回復自己的本色。」
「緬A」的3000點保衛戰:中國股市的政治經濟學與制度困境分析
中國股市,誰的意志?看似是經濟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
端傳媒榮獲美國商業編輯及寫作促進協會(SABEW)調查報導大獎
美國商業編輯及寫作促進協會(The Society for Advancing Business Editin...
為促經濟,習提出「以舊換新」和「新質生產力」,股市亦有回暖|Whatsnew
這些政策試圖提升製造業附加值,讓中國製造業擺脫薄利多銷但質量不佳的舊有軌道。
1
2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