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選舉
台灣核電的政治競技場:大選是最後一翻,或非核家園的最後一哩路
2025,究竟是不是台灣核電的終曲?
數說2024台灣大選之三:選民只愛看藍白合?數據顯示並非如此
柯文哲最依靠藍白合維持社群熱度,但他所受到的關注仍有一半無關藍白合。
美歐援助遲緩,烏軍彈藥告急轉入防守,俄烏戰爭第三年將更血腥|Whatsnew
有美國官員警告稱在最壞情況下烏軍會在夏天前潰敗。一旦類似情況發生,將會引發一系列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
2024台灣大選的十個關鍵字:藍白合欲下架民進黨,認知作戰影響戰與和
這十個關鍵字,除特寫島嶼的喧囂日常,也素描了大選的鮮豔圖像。
數說2024台灣大選之二:藍綠立委席次消長,民眾黨坐大第三勢力?
明年的新國會將呈現什麼樣的政治生態?
數說2024台灣大選之一:是否再次政黨輪替?誰能影響總統選戰?
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執政黨可以連續執政第三任期。
評論|
區議會選舉觀察:無視投票率,北京想培養什麼樣的「建制新貴」?
北京以新選舉制度著力規訓香港政治生態,不過,規訓成果如何?
德國政府削減預算,綠色轉型前路茫茫|Whatsnew
新預算草案進一步反映出,「債務剎車」限制了德國綠色轉型的推進。
評論|
第三勢力何處去?柯文哲背後停滯的藍營與台灣新保守主義的崛起
所謂的第三勢力在傳統保守派政黨陷入僵局時更有新保守主義的面貌的可能。
帶風向、黑箱作業?台灣大選民調滿天飛,英國業界的「低標」是什麼?
民調不只反映政治,也讓人更了解政治。
區議會選舉揭幕,港府推「繽紛日」促市民投票|Whatsnew
這是2021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通過決議,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
「完善」後區議會選舉:投票率27.54%為歷史新低;電腦故障半小時延1.5小時
有市民表示:「今次政府谷得咁行,我希望會好咗啦。」亦有人表示:「不是我關心的事、我影響不到什麼。」
1
...
18
19
20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