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國際
突破地域﹑語言﹑文化疆界,以深刻觀察力關注全球議題。
評論|
邱伊翎:東北亞的難民機制在哪裏?
難民潮凸顯出全球化及區域衝突戰亂下,各國的治理心態問題。我們要更包容看待這些「非國民」的權利。
獨大50年 新加坡執政黨迎來最強反對黨
歷次選舉中第一次,所有選區中都有反對黨候選人與執政黨競爭。
評論|
曾瑞明:歐洲難民危機衝擊本土優先思維
只停留於廉價的同情是一種虛偽,但不正視問題也是另一種苟且。
評論|
陳婉容:歐洲排外思潮 對難民潮的反彈?
現代歐洲種族主義源頭並非歐盟移民政策,更非近年的難民潮,而是七八十年代的「大右轉」種下的禍根。
評論|
陳偉信:歐洲移民問題以外的機遇
討論的重點不應集中在這些慘情畫面及數字,而是如何有效處理問題。
評論|
劉智鵬:重訪日據香港 歷史重新論述?
從任何角度看,日據時期的香港都不是一段容易論述的歷史。
評論|
刁大明:中國事務,新一輪美國大選議題
2016年美國大選,會否與金融危機以來的三個選舉週期一樣繼續熱炒中國事務?這種以中國議題為抓手的競選鼓譟又將對中美關係產生何種影響?
評論|
吳強:中國閱兵背後的政治強人夢
個人效忠成為此次閲兵的主要任務。這是習近平對他執政三年來的一次大檢閲,也是未來權力鞏固的一大階梯。如此情形,像極了1979年鄧小平發動對越戰爭的政治需要。
中國人為什麼愛普京
俄羅斯用一種生猛的精神力量入侵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折射出的是中國人思想上的匱乏。
評論|
趙楚:閱兵牽動西太平洋戰略態勢
從軍事和戰略政策觀察的角度看,DF-21D和DF-26反艦彈道導彈可以當之無愧地稱之為本次閱兵最大軍事亮點。
一張閱兵圖看出中國對外關係冷熱
總統、大使還是前首相,儀仗隊、代表隊還是觀摩團,從數據圖看出參加閱兵式的國際友人誰最花心思。
圖集:十張最令人心碎的歐洲難民潮照片
1
...
240
241
242
...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