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香港年輕菜鳥炒股熱:我還有理想,只是多了一個錢字
「我不是對香港絕望, 而是我發覺如果我盡快做到(有錢), 我就會變成有希望的人。」

蘋果隱私新規到底改變了什麼?
幾乎是舊互聯網世界賴以生存的全部。

中國發射的空間站核心艙代表著什麼?
懸掛五星紅旗的空間站中會播放東方紅麼?

該如何獲得NASA的登月訂單?
外事不決問伊隆。

中國與特斯拉究竟是否相愛?
讓市場去回答

失明的程序員:同樣追逐並享有這個互聯網時代
「他的屏幕一片漆黑,低着頭,對着鍵盤一通猛敲,有時寫完了,還會傻笑一陣子。」

用記憶刻一座網絡墓碑,拼湊起逝者最好的模樣
去彼岸世界,還是賽博空間?

藏在家中的攝像頭:保護下的摧毀
攝像頭下的孩子們最終的確學會了一些東西,比如「表演」。

等牆來:Clubhouse真正「活」在中文世界的片刻
殘暴的歡愉和殘暴的結束,但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從宣戰到和解:澳洲政府 VS 科技巨頭,誰都救不了新聞業
舊壟斷勢力和新壟斷勢力的遭遇戰中,傳統媒介行業依然只是背景陪襯。

我的面試官不是「人」: AI 面試求職記
人被機器挑選,然後成為養料

微信求生記:炸群、轉世,以及公共生活的實踐
人可以向工具屈服,也可以改造工具

健康碼一週年:被保護的和被囚禁的
人機共生真正到來的一刻,往往不似科幻小說中的轟轟烈烈,甚至就這樣無所謂地被接受了。

帝國時代:中國巨型互聯網公司的「壟斷」之路
先是巨頭收割市場,然後政府開始收割巨頭

新太空競賽:政治埋下的種子,在商業中發芽
To Infinity and Beyond,Again

數字遊民:和工作一起旅行,是現代生活的解藥麼?
趁我們還沒忘記那個自由而開放的世界模樣

「蛋殼」摔成的故事碎片
搬入的時候,年輕人都以為將在這個名字之下獲得一種城市中的庇護,而非陷阱。

青年很忙:時刻準備著,應付「大學習」
「連3分鐘的學習都堅持不下來,那應該是思想問題吧?!」

無所謂的虛擬,停不住的愛人
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真實是什麼?

彈幕語言簡史:從「河蟹你全家」到「無悔入華夏」
B站成功了,彈幕不見了

Tuber 只有兩天:「合法翻牆」的48個小時
關於它的一切猜測,都是「牆」帶給人們壓抑與恐懼的倒映。

告別微信的日子並沒到來,更加漫長不定的等待開始了
究竟告別了什麼?又將迎來什麼?

互動頁面:從捷達到特斯拉:一輛汽車裝下了多少「中國」零件?
汽車是最複雜的民用產業之一,也恰是理解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典型案例。

一隻寵物狗的四肢裏,能裝下多少芯片?
一隻生在臺灣、長在香港,最終回到大陸的寵物犬,過得一點都不比人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