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連環鐵拳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讀者十論:「為人民服務」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讀者十論:無知者無所畏懼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馬斯克試圖再次引導AI發展方向
至少10年來,馬斯克試圖引導AI發展,但他的競爭對手和曾經的合作夥伴技高一籌。在OpenAI取得成功後,他現在倍加努力。

馬里烏波爾圍城戰 美聯社憑俄烏戰爭獨家報導摘下普立茲獎
「今天,身處現場採訪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否則,便不能捕捉面前的世界,雖然這是十分骯髒、困難、危險的工作。」

科技大佬押注核聚變,誰能尋得「能源聖杯」?
包括貝佐斯和比爾·蓋茲在內的科技公司創始人和億萬富翁都夢想利用為太陽和恆星提供能量的聚變過程,來產生幾乎取之不盡的能量。

中國打造資訊「黑匣」,對外收緊數據庫訪問渠道
中共政府正在打造資訊「黑匣」,這令全球企業和投資者感到不安,他們已經在艱難應對與在華投資相關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情況。

讀者十論:被鎖住的我們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通脹為何如此頑固?也許是企業逐利推波助瀾
事實證明,通貨膨脹比兩年前物價開始飆升時央行所預計的更加頑固。現在,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他們知道了這一現象的原因。

讀者十論:我的當下,我的未來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端傳媒獲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八項提名
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公布「2023年度卓越新聞獎」入圍名單,端傳媒獲八項提名。

比特幣失去一個高價值光環——匿名性
藉助區塊鏈追蹤技術已經可以鎖定加密貨幣案件中的罪犯。美國聯邦機構現在不僅能實施抓捕,還能追回贓款。

當蘋果公司拋出合作橄欖枝,「那就是死亡之吻」
多家第三方應用公司表示,蘋果公司以尋求合作之名拋出橄欖枝,但最終卻抄襲它們的創意,並在蘋果產品中加入了類似的功能。

讀者十論:「以什麼為生,以什麼為樂」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郭文貴詐騙案:追隨者講述如何被吸引入局
中國流亡商人郭文貴被指控牽頭策劃了一個騙局,一些追隨者稱正協助聯邦政府調查,也在思考是如何被郭文貴矇騙的。

中國試圖書寫抗疫史,重塑國人疫情記憶
在宣布抗擊疫情勝利兩個月後,中國政府試圖塑造人對疫情記憶,不公開相關數據,查禁不認同政府抗疫功績的人。

未及長大的孩子:烏俄戰爭中的孕婦,奪世界新聞攝影獎2023年度圖片
透過各地攝影記者不同内容及形式的照片,帶給我們一個個他方的故事,細看照片内的人,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

讀者十論:「在新的土壤中生產」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賴怡忠:台灣的「東向戰略」,橫跨太平洋東西岸的美中台外交戰火
有志於在未來領導台灣者,會有必要提出東向戰略以對太平洋投注更多關注,更不能將其只當成是個一望無際的大海。

拆遷下的百年聚落,台中番仔路庄
遭拆除的林家古厝,僅僅只是被佔下的第一個城池。在窮盡法律救濟後,抗爭能否讓村莊躲過拆除的劫難?

誰是廁妹:網絡暴力、少女「戾氣」,與缺位的關懷
比起抨擊青少年「純粹的惡意」,青少年為什麼會產生惡意才是更值得探究的問題。

取道巴拿馬前往美國的移民猛增,上千名中國人艱難穿越叢林
為了前往美國,從海地、厄瓜多爾甚至中國逃出來的人,紛紛踏上了這趟險象環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