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色經濟圈的理想和掙扎:紅藍之外,他們要重掌經濟自主

將近一年過去了,將政治理念置於利益之前的黃色經濟圈可以走多遠?

黃色經濟圈的理想和掙扎:紅藍之外,他們要重掌經濟自主
尖沙咀的黃店,一起果醬Let's Jam Bistro。

【編者按】大浪不待人,一場反修例運動,攪動香港裏外,牽動大國神經。與14年雨傘運動不同,反修例運動沒有明顯的地區和時間邊界,或許說,這場運動至今仍在不同層面延續。然而,香港再回不去2019年5月的樣子。短短一年間,人們在心態情緒,在消費習慣上都有了明顯變化,而中港關係、警民關係、管治問題更面臨難以拆解的危機。我們在經歷的改變到底是什麼?香港正奔向何方?「反修例運動一年」專題將為你一一道來。

Jarvan以前總覺得,五一黃金周是一個發生在香港,但和香港人毫無關係的購物節。這個假期每年吸引大批大陸遊客來港消費,珠寶店、化妝品店、各大奢侈品牌前大排長龍,水洩不通,去年五一,他選擇宅在家裡。但今年,香港街頭出現了變化。響應網路行動,到各種「黃店」消費的人群取代了遊客,Jarvan也忙得天昏地暗。

他擔任義工的網購平台「重光號」,這幾天為過百項商品打折,收到的訂單量爆增七成,所有人都在倉庫裡忙進忙出,印表機不斷吐出商品明細。今年20多歲的Jarvan任職採購員,不過從1月開始,他業餘所有時間幾乎都在運營重光號。打著「抗衡中資產業」的旗號,重光號販售的商品清一色「非中國製」,例如香港小店「辣殺」的手工製麻辣醬、本地釀酒廠「少爺」的鹹檸啤、與設計師聯手創作的特別版重光打小人套裝等等。

「香港受到這麼多大商家與大財團壟斷,可以說是我們造成的。是我們養大了他們,再讓他們有機會用經濟規模打壓我們,」談起重光號成立的原因,Jarvan說:「經濟始終是表達意見的一種方法,我們的錢怎麼運用,自己是有選擇權的。抗爭的主線可能在街頭上,我們所做的是抗爭的第二條戰線。」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