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銳紹

劉銳紹

評論作者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曾任職《文匯報》駐北京記者

劉銳紹:三十一年間,六四悼念怎樣影響了香港人?

廣場

劉銳紹:三十一年間,六四悼念怎樣影響了香港人?

我總覺得過去的三十一年,是磨煉和提升香港人政治道德、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的過程。日後困難雖多,但香港人還會繼續鍛煉下去。

劉銳紹:北京不再自我制約,「一國兩制」已半死不生

評論

劉銳紹:北京不再自我制約,「一國兩制」已半死不生

北京擔心如果泛民在下屆立法會取得過半的優勢,將有更嚴重的後續影響,港府施政難以推行,還會影響下屆特首選舉委員會的構成。與其冒更大的風險,倒不如現在就快刀斬亂麻,為日後的長遠穩定鋪路。

劉銳紹:《禁蒙面法》火上澆油,「一國兩制」恐加速死亡

評論

劉銳紹:《禁蒙面法》火上澆油,「一國兩制」恐加速死亡

今後,香港的「繁榮」將讓位於「穩定」,而穩定能否實現,也是未知之數。

劉銳紹:林鄭的「撤回」與辭職傳聞都只是緩兵之計

香港

劉銳紹:林鄭的「撤回」與辭職傳聞都只是緩兵之計

此時「撤回」,恐怕遠水難救近火。而近期林鄭月娥多次閉門會議的內容遭泄漏,可能只是為她增加一層保護衣,讓外界感到她是身不由己。

劉銳紹:六七暴動,左腦是怎樣「洗」成的?

評論

劉銳紹:六七暴動,左腦是怎樣「洗」成的?

我當年13歲,曾是「小鬼隊」(非正式的組織,協助攜帶違禁刊物),後來又在左派機構工作18年,對這類思想教育深有感受。

劉銳紹:當年熱的血,碰上今天冷的牆──記六七暴動參與者

評論

劉銳紹:當年熱的血,碰上今天冷的牆──記六七暴動參與者

有人向要求翻案的當年人表示,請他們稍安無躁,因為現在不是平反的時候,不過「二十年三十年後一定為他們平反」……

劉銳紹:放寬泛民申請回鄉證,放餌還是醒悟?

評論

劉銳紹:放寬泛民申請回鄉證,放餌還是醒悟?

看了以下例子,大家就會了解,在鬥爭思維主導之下,溝通工作是多麼困難……

劉銳紹:法律包裝下的極權

評論

劉銳紹:法律包裝下的極權

其實北京不單不願意讓梁、游二人再次宣誓,還要杜絕一切可以宣示「港獨」的平台。

劉銳紹:北京全方位反港獨的來龍去脈

評論

劉銳紹:北京全方位反港獨的來龍去脈

近期種種態勢顯示,「反港獨」已是官方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而這個任務的來源就是北京。

劉銳紹:香港左派新聞人才的「出生入死」

評論

劉銳紹:香港左派新聞人才的「出生入死」

記得有一天我跟阿姜(姜國元)說了這個「出生入死」的比喻,他也大笑起來……

劉銳紹:《文匯》、《大公》重組能否創新局面?

評論

劉銳紹:《文匯》、《大公》重組能否創新局面?

經過多番醞釀,兩家左派報章《文匯報》和《大公報》終於完成整合重組,成為「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筆者在《文匯報》內工作過19年,雖然已經離開多時,但仍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劉銳紹:2047的四大關注點

評論

劉銳紹:2047的四大關注點

眼前,香港人的首要任務,就是努力防止或減慢香港進一步下滑的速度。

劉銳紹:警方篡改六七暴動史實欲蓋彌彰

評論

劉銳紹:警方篡改六七暴動史實欲蓋彌彰

大陸那一套胡亂扭曲歷史、一切要為政治服務的歪風已吹遍全港,如今更吹入警隊之中。

劉銳紹:人治開除局長 日後更難管治

香港

劉銳紹:人治開除局長 日後更難管治

近年香港官場出現一種對公務員文化、運作架構、執行過程,以至思維模式的不滿情緒,多來自決策階層。

劉銳紹:明辨誰是始作俑者

評論

劉銳紹:明辨誰是始作俑者

一種落後的封建文化正在排斥香港較先進和文明的現代文化;一種已被現代社會唾棄的王權管治,正在破壞香港講求自由民主的大眾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