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淡出特朗普政府,我們盤點了DOGE的「省錢效率」

DOGE宣稱的節省金額值得懷疑,且容易下手、低政治風險的削減目標幾乎已用盡。
2025年3月9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白宮南草坪,馬斯克向媒體展示印有「DOGE」字樣的T恤。攝:Jose Luis Magana/AP/達志影像

【編者按】​2025年1月,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並在短短數月內迅速推動一系列顛覆內政、外交及全球秩序的政策。上任首百日一般被視為被視為施政黃金期,端傳媒的「特朗普百日」專題,嘗試解讀特朗普發出的政治信號:他的目標到底是甚麼?他眼中的這個新的美國,到底會長甚麼樣子,而且誰會為此付上代價?

5月28日,馬斯克在X上宣布他「作為特別政府雇員(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的工作即將告一段落」,但「隨著DOGE逐漸成為整個政府的生活方式,其任務只會愈發強化」。

DOGE全名「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於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當天,透過總統頒布的行政命令成立。由於缺乏國會授權,DOGE不是一個聯邦行政部門,其領導人也並非民選官員。這個合法性存疑的組織,卻被賦予龐大的權力,以削減特朗普眼中的「浪費性政府支出」,並「藉由現代化聯邦技術與軟體,最大化政府效率與生產力」。

一百多天來,DOGE發動一系列激進改革,從終止大量政府合約與補助金、拆解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解雇數萬名聯邦員工,到存取大量敏感資料,種種舉措都引發爭議。在全美各地,抗議者聚集在特斯拉展示廳外,表達對馬斯克和DOGE的不滿,甚至出現針對特斯拉電動車和充電站的破壞行動。

4月22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幾乎所有指標皆未達預期,車輛銷售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執行長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承認,他在DOGE的職務連累了特斯拉,但同時反擊抗議者,聲稱他們的抗議行動其實是出於經濟動機,想保住浪費性或涉嫌詐欺的資源。馬斯克還指出,由於DOGE已步上正軌,從五月開始,他分配給政府工作的時間將大幅減少,將更多時間投入到特斯拉。發布會結束後,雖然繳出近幾年最糟糕的財報,特斯拉的股價不跌反升,至今已上漲超過30%。

如今馬斯克淡出特朗普政府,我們盤點他在任一百多天以來的省錢成效,發現DOGE宣稱的節省金額值得懷疑。更重要的是,容易下手、低政治風險的削減目標幾乎已用盡,接下來的每一筆刪減,都將變得更加困難且具政治風險。

2025年2月2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內閣會議,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馬斯克在席上發表講話。攝: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DOGE究竟省了多少錢?

去年十月,馬斯克曾於特朗普競選活動中表示,他能夠削減聯邦預算至少2萬億美元,相當於近30%的年度總預算。今年一月,他改口稱1萬億美元是比較有可能實現的目標。到了四月,這個數字再度被下修,最新的目標為於本財政年內節省1500億美元──已於四月底達成。根據網站資料,截至5月15日,DOGE已經透過出售資產、取消或重新談判合約/租約、刪除詐欺和不當付款、取消補助金、節省利息、變更計畫和法規,以及削減人力等方式,為美國政府省下了約1700億美元,相當於為每位納稅人省下了1056美元。

然而,DOGE宣稱的1700億總節省金額中,超過一半缺乏證據。DOGE.gov網站設立的「收據牆」(wall of receipts)列出了被DOGE終止的10248份合約、12256筆補助金、563份租約,相關資料包含負責機構、供應商、描述、終止日期、節省金額,以及該項目在美國聯邦採購資料庫(Federal Procurement Data System,簡稱FPDS)的系統截圖。這些被展示在「收據牆」上、有列出資料的項目,其節省金額為709億美元,約佔宣稱的總節省金額的40%。

然而,許多項目即便被展示在「收據牆」上,其收據仍呈現為「無法獲得」(unavailable),包含所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項目。若再扣掉收據從缺的項目,有資料、有收據的節省金額為420億美元,約佔宣稱的總節省金額的25%。DOGE稱他們「正努力以透明、容易理解且合法合規的方式,上傳所有收據」。

然而,即便是有資料、有收據的項目,DOGE宣稱的節省金額仍存在誤導性。例如「收據牆」上最大的一筆節省項目,是內政部(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與德州慈善組織Family Endeavors的聯邦合約,目的是為無人陪伴的外籍兒童提供庇護所,收容人數最高可達3000人。DOGE宣稱,該合約總價值33億美元,終止後可為聯邦政府節省約29億美元──佔有資料的節省金額的4%。

從DOGE提供的聯邦採購資料庫的系統截圖可看出,29億的計算方式為合約總值(Base and All Options Value)扣除合約簽訂時的撥款(Action Obligation,約4億)。然而,合約總值指的是潛在的最高支付額,以本案來說,該庇護所必須將合約延長至最遲完成日(2028年11月15日),且在整個合約期間(2023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都有最大容納人數的兒童入住,才可能拿到最高支付額。根據《E&E News》報導,該設施已運營一年半,其中只有五個月有兒童入住,即便從今天開始,未來三年半每天都有兒童入住,這個項目也不可能支出33億的最高支付額。

A screenshot of a computer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事實上,DOGE對節省金額的說法也自相矛盾。在2月27日的X貼文中,DOGE表示:「由於該國家授權設施(按:指Family Endeavors的庇護所)的入住率現已低於20%,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得以終止此合約,為納稅人每年節省超過2億1500萬美元。」但等到3月25日DOGE將該項目展示在網站上時,節省金額變成了29億,膨脹了超過十倍。

打從「收據牆」設立以來,DOGE便持續發布誤導性或不準確的資訊。一個最嚴重的錯誤是2月時,DOGE將一筆價值800萬美元的合約,誤記為80億美元,差了整整一百倍。該錯誤之所以被發現,也是因為它是當時「收據牆」上最大的一筆節省項目。

馬斯克曾為DOGE辯護:「沒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確。我們會犯錯,但我們會迅速行動來更正任何錯誤。」然而,如33億的庇護所合約顯示的,DOGE往往以「可能實現的最大合約總額」扣除「已撥款金額」來計算節省金額,導致部門宣稱的「已節省金額」系統性偏離現實。DOGE宣稱的節省金額,很可能被嚴重誇大。

2025年2月7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開發署(USAID)總部,曾懸掛USAID標誌和徽章的窗戶倒映著一面美國國旗,一旁原本懸掛USAID旗幟的旗桿如今空無一物。攝:Jose Luis Magana/AP/達志影像

容易攻擊的目標:USAID和HHS

撇開具體金額不談,馬斯克在DOGE的一百多天裡,確實深度衝擊了聯邦政府的運作。

截至目前,DOGE的削減開支成果高度集中:金額排名前十的節省項目,便佔總節省金額的18%(儘管當中很可能有嚴重誇大的成分);而前241筆、也就是前1%的高金額項目,貢獻的節省金額更達總額的一半。

具體到聯邦機構,專責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以及負責全國公共健康與社會福利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受影響最大。在被DOGE終止的合約中,兩個機構佔總金額接近一半;在被終止的補助金中,兩個機構更佔到70%。

這些被終止合約的數據同樣值得懷疑。以內政部為例,DOGE宣稱的總節省金額約為31億美元,但其中有29億都來自上述的德州庇護所合約,其節省金額很可能被嚴重誇大。而「收據牆」上金額排第二、第三的單一節省項目,分別為財政部下屬國稅局(IRS)和科技公司Centennial Technologies的19億合約,以及國防部與另一家科技公司A1FEDIMPACT的24億合約。這兩筆鉅額合約都貢獻了該機構超過一半的節省金額。

2021年12月17日,埃塞俄比亞巴赫達爾贊扎利瑪境內流離失所者營地,志願者卸下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提供的50公斤裝的小麥粉援助物資。攝:J. Countess/Getty Images

然而,根據BBC,兩筆合約分別有紀錄過時和誇大節省金額的問題。若不算上前三筆最大的節省項目,USAID和HHS在合約類節省金額中的佔比會更高。換句話說,DOGE截至目前的最大成果,主要是削減對外援助和公共衛生支出。

另一個數據來源也驗證了這個結論。曼哈頓研究所的Jessica Riedl對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每月支出進行了分析,發現聯邦政府在二月與三月的總支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60億美元或7%。增長主要來自於社會安全、醫療保險、醫療補助、國防、退伍軍人福利和利息成本──這些龐大開支佔聯邦支出的四分之三。對外援助和公共衛生是少數下降的支出,前者從每月24億降至14億,後者從每月82億降至71億──兩項相加的每月節省金額僅21億。

具體來說,受到削減的對外援助資金包括停止向「國際組織與會議」付款,如聯合國,以及大幅削減「全球健康與兒童存活」(Global Health and Child Survival)資金,該計劃旨在對抗低開發國家的愛滋病、瘧疾、肺結核等疾病;資金被大幅削減的公共衛生機構,包含贊助學術研究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以及向地方政府提供補助的健康資源與服務管理局(HRSA)。

DOGE也促成了對外援助和公共衛生機構的大規模裁員。二月底,特朗普政府開始解雇USAID的約1萬名全職員工,截至三月底,幾乎所有員工都已被解雇,這個成立於1961年、主導60年來全球援助體系的機構已被徹底拆解。HHS也宣布將裁撤約1萬名員工,並透過提前退休和其他計劃,將全職員工總數將從82000人縮減至62000人。

2025年5月7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特朗普今年2月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禁止向允許跨性別女性參加女性體育比賽的項目提供聯邦資金,政府效率部(DOGE)就此舉行「不公平競技:將男性排除在女性運動之外」聽證會。席上兩位美國眾議員討論一張據稱來自美國劍擊總會成員Damien Lehfeldt的IG截圖。攝:Kayla Bartkowski/Getty Images

Riedl指出:「特朗普和馬斯克已經攻擊了他們最容易攻擊的目標,如政府僱員、外國人、學術界人士,以及多元、平等與包容(DEI)合約的受益人,這些目標對MAGA選民沒有直接影響。」這是由於DOGE迄今的削減,避開了MAGA支持者也會使用的公共資源與服務。但在未來,要找到政治上可行的削減項目將變得更加困難。「近期對社會安全福利的客服人員和退伍軍人醫療人員的裁減,便引發受影響的共和黨選民的反彈。」

從下表也可以看出,DOGE的行動已經放緩,其削減補助金的兩個高峰為三月初和三月底,分別集中於USAID和HHS兩個機構。進入五月後,DOGE展示的工作成果越來越少。

「岔路口」(A Fork in the Road)

2024年11月競選期間,特朗普首次宣布將於勝選後成立DOGE,由馬斯克和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領導。拉馬斯瓦米卻在DOGE成立當天,宣布辭去共同領導人一職。

根據《華盛頓郵報》,拉馬斯瓦米在如何達成DOGE的目標上,與馬斯克有「深刻的哲學分歧」,導致拉馬斯瓦米在最後一刻決定離開。《華郵》指,作為政治家的拉馬斯瓦米,傾向利用法律手段來拆解聯邦政府;出身矽谷的馬斯克,則偏好使用技術工具來削減開支。

去年11月,兩人曾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中,表示DOGE的三大目標將是「撤銷監管、行政縮減和成本節省」。文章詳細說明了他們將透過主張行政法規(rules and regulations)已逾越憲法賦予行政機關的權限,來達成削減法規、去監管化的目的。這篇共同署名的投書,如今被認為更多體現出拉馬斯瓦米的構想。

2023年7月28日,美國愛荷華州共和黨林肯晚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正在與來賓互動,他將和另外12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宴會演講。攝:Scott Olson/Getty Images

馬斯克主掌DOGE後,開始以他過往「優化」企業的方式「優化」政府,並推行以數據為核心的技術治理。2022年,馬斯克收購推特後,立即裁掉一半的員工。兩週後,剩下的員工收到一封題為「岔路口」(a fork in the road)的郵件,要求他們於一天之內,決定是否接受「極度硬核」的長時間、高強度工作文化,未回覆者即視為辭職。

2025年1月28日,DOGE成立的第九天,230萬名聯邦雇員也收到一封同樣名為「岔路口」的郵件,提供他們「延後辭職」的機會,即現在同意辭職,但薪水持續發放到九月。選擇留下的雇員,必須「支持新政府的計劃,即回到辦公室工作並遵守更高的標準」。

2月22日,馬斯克更直接在X上宣布:「所有聯邦員工很快將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說明上週完成了什麼工作。未回覆將被視為辭職。」隨後,聯邦員工確實收到了這封主旨為「你上週做了什麼?」的郵件。據NBC報導,員工的回覆將被輸入一個大型語言模型,以判斷他們的工作是否必要。

馬斯克對待聯邦員工的方式,讓人想起他著名的「五步工作法」,其中第二步為:「刪除所有你能刪除的部分或流程,雖然之後可能需要再把它們加回來。事實上,如果你最終沒有加回至少10%被刪除的部分,那就說明你刪得還不夠徹底。」許多分析已指出,聯邦政府在不久後的將來,很可能將需要以特約或重新聘用的方式,來彌補過度裁員造成的工作缺口。重新找人的過程將帶來開銷,大裁員最終有可能反而增加了聯邦政府開支。

除了馬斯克外,這些草率的裁員與預算削減背後,還有一群年僅19至24歲、幾乎沒有政府工作經驗的工程師。這些年輕工程師大多來自馬斯克擁有的其中一家公司,由他親自安排在DOGE的工作,協助他將AI工具整合到政府系統當中。

根據Tech Policy Press報導,DOGE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使用AI技術分析政府數據,並在聯邦政府內部部署AI工具,盡可能自動化政府的各項運作,以達成「機器取代人力」、「技術官僚(technocrats)取代官僚體系(bureaucrats)」的目標。

「技術官僚」源於1930年代的一項政治運動,馬斯克的祖父Joshua Haldeman是領導人之一。技術官僚主支持者希望建立「技術國」(technate),用科學家和工程師取代民選官員和公務員。他們認為,預設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民主體制已經失敗,在現代世界,只有科學家和工程師具備足夠的智慧和教育,能推行完善的經濟規劃和社會工程。

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Jill Lepore在一篇《紐約時報》的評論中,指出馬斯克與其祖父思想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1930年代,站在自由民主與技術專制的岔路口,美國人選擇了前者,讓羅斯福總統得以推行新政,通過一系列政府機構、法律和行政命令來重建國家。「馬斯克正試圖回到那個岔路口,選擇另一條道路。」Lepore寫道。

「岔路口」也是馬斯克最愛的比喻之一。在特朗普就職典禮上,馬斯克對著人群宣稱,這場選舉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岔路口」,並承諾「將DOGE帶到火星」。科學史學者Rebecca Charbonneau指出,「岔路口」象徵矽谷科技業對生存威脅的過度關注,重現冷戰式的二元對立思維:要麼走向繁榮,要麼走向滅絕。這種思維要求不計代價地推動技術升級,把未來簡化為一場與災難競速的工程任務。

2025年3月29日,美國紐約市,活動人士集會抗議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和特朗普政府,並反對削減公共衛生和醫療保健項目導致員工失去工作。攝: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當科技巨頭掌握政府數據

在通往技術至上未來的道路上,第一個被犧牲的是資料隱私。為了實現削減政府開支的目標,DOGE部門打從一開始便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資料存取權限。在就職日當天頒布的行政命令中,特朗普便要求各機構主管確保DOGE「能全面且迅速地存取所有未分類的機構紀錄、軟體系統和IT系統」。

聯邦政府確實掌握大量美國民眾的資料,如醫療記錄、破產申請、詳細的收入資料。1974年的《隱私法》嚴格限制和規範政府如何收集、儲存個人資料,以及更重要的,何時可以與其他政府部門分享資料。DOGE對個人隱私造成的最大威脅,不僅來自他們能夠存取資料,更在於馬斯克正試圖將大量政府資料整合在一起,建立每位美國人的私人檔案。

根據科技媒體《WIRED》報導,DOGE與矽谷軟體公司Palantir的代表,以及數十名國稅局資深工程師,正試圖在所有國稅局資料庫之上建立一個單一API層,可能涵蓋所有國稅局資料,包括納稅人姓名、地址、社會安全號碼、報稅表、就業資料。在未來,該API層也可能允許使用者能比對國稅局和其他機構的資料。

四月中,《WIRED》再次揭露DOGE正在整合國土安全部、社會安全局和國稅局的資料,可能的目的是打造出一個規模前所未有的工具,用於識別、追蹤和監控無證移民。事實上,即便是國土安全部下屬的執法機構,如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和國土安全調查局(HSI),彼此的資料庫也是分隔的,只有在取得法院命令的狀況下,才能取得個人資訊以進行刑事調查。

非營利組織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師Victoria Noble告訴《WIRED》:「這些資料庫被隔離是有原因的:當你將一個機構的所有資料放入一個中央資料庫,讓該機構內部甚至其他機構的人都能存取時,你就大幅增加了這些資料被不需要它的人存取的風險,且他們可能出於不當或壓迫性的理由使用這些資料,將資料武器化,用來對付他們不喜歡的人、異議者,用來監控移民或其他群體。」

目前已經有十多起針對DOGE的訴訟,指控其不當存取資料,起訴者包含工會團體和非營利組織如Center for Taxpayer Rights。援引1974年《隱私法》,起訴方不但要阻止DOGE繼續存取更多數據,也希望查明該團隊已經收集了哪些資料。

隱私權訴訟之外,4月28日,一個由聯邦工會、地方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組成的聯盟,於聯邦法院起訴特朗普政府,試圖阻止由DOGE推動的大裁員計畫,理由是這些裁員未經國會批准。起訴方主張,在缺乏國會授權的狀況下,總統無權重組、縮減或以其他方式改造聯邦政府機構,DOGE的行動因此違背美國憲法。

馬斯克所作所為引發的最後一個爭議,涉及利益衝突。首先,馬斯克經營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作為國防部的主要承包商之一,在這場大規模預算削減行動中未受任何影響。根據The Intercept的報導,2024年聯邦及地方政府與馬斯克企業的合約總額達到至少6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政府資金大多流向了SpaceX。

2019年9月28日,美國德州博卡奇卡,人們正在等待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公佈火星火箭「星艦」的最新情況。攝:Callaghan O'Hare/Reuters/達志影像

非營利組織Public Citizen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馬斯克與超過70%被DOGE鎖定的機構和部門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負責監管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業務,特朗普上任以來,該機構的員工總數減少了10%。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負責對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開發的腦機介面產品進行審查,該機構也有至少1000名員工被解雇。

5月23日,路透社更報導DOGE正試圖普及Grok在聯邦政府中的使用,包含分析敏感或機密數據。Grok是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這可能違反利益衝突法規,並為馬斯克帶來相較其他AI公司的不公平競爭優勢。

奉行矽谷「快速行動,打破規矩」精神的馬斯克和DOGE,已經對聯邦政府造成巨大影響。如今這位全球首富要將重心轉回他的商業帝國,他不僅全身而退,還成功清除過去阻擋他的障礙。馬斯克一向認為,擋在他和火星之間的,是過度監管而非技術限制。一旦阻礙消除,他能夠將人類帶往火星,連同DOGE一起。

評論區 4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高科技哦你快看表示:

    好文章,谢谢作者

  2. 推薦書籍:《永久檔案》(Permanent Record)作者:愛德華·斯諾登
    2019年出版,時報文化出版社發行。

  3. 工程師治國這一套也是江澤民和習近平玩的那一套🤔

  4. 川普是商人,馬斯克也是商人,商人以牟利為先。商人治國的結果就是無限壓榨,以達其在市場領先的目的,利潤最大化。社會福利被削減,貧富高度分化是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