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世界與我(沒)有關——私人銀行投資顧問的「專業」故事

就算是富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都在等待著別人告訴他們要的是什麼。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返工這回事 香港 勞工 社會 職業

【編者按】「其實你返工有咩做㗎?」——這個問題,你有問過別人或被人問起嗎?

這個來自日常的問題,啟發我們開啟「返工這回事」這個新欄目。在當代社會,工作主宰我們的生活,既定義個人的身份,亦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區隔中,我們並不容易看見彼此——從恆常的工作勞動,到行業內的語言詞彙、職場文化、人際關係、性別分工、權力層級以至價值體系。藉此欄目,我們希望打破邊界,深入聆聽多位「打工仔」的行業見聞,不但走進社會各行業的「貼地」日常,亦從職業的視角觀照當代社會的切面和現象。

幾乎每個人都有銀行戶口,但只有少數人有私人銀行戶口。作為有錢人專屬的銀行服務,在香港,動輒要有200萬至500萬美元資產(約1560至3900萬港元)才能開設私人銀行戶口,而截止2023年底,香港私人財富管理的資產規模超9萬億港元,是同年香港 GDP 的三倍。這期文章,我們找到香港私人銀行理財顧問米克(化名)撰寫長篇剖白,他帶我們敲開私人銀行的神秘大門,講述私人銀行如何打造尊貴的金融服務,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金錢故事。私人銀行神秘面紗下,是古老的人性,現代金融制度的脆弱,還有香港金融業並不明朗的前景。

在私人銀行(Private Bank,簡稱 PB)工作,於農曆新年前追蹤利是封炒價排行榜已成傳統。以今年龍年為例,瑞銀(UBS)利是封冠絕業界,每個炒至近二十元港幣。於是,每年都有人說同一個冷笑話:派「吉」(空)的利是封就好,本身已經值廿元,不用放錢。

PB 利是封年年有價有市,因為使用這些利是封乃身份象徵——以瑞銀為例,閣下要有五百萬美金的流動投資資產(即不包括物業)才有資格當其客戶然後得到利是封。當不上貴客的只能用買,有人買來收藏,有人買來裝富貴。

知識勞動:在富豪和銀行家之間

我在 PB 擔當投資顧問,主要在投資分析及建議方面支援客戶經理(Relationship Manager,即 Private Banker),也會跟私人銀行家見客。我畢業入 PB,很多朋友都誤會我做投資銀行,做上市、融資、併購等交易,但 PB 其實是為高淨值(High New Worth)投資者做財富管理。簡言之,我是幫有錢人賺錢,以及支援服務有錢人的 Banker。

投資顧問是有傾向性的技術性工作,即根據客戶的需要、取向及市場情況來建議投資組合及產品。每日我的工作是留意市場變化、閱讀其他研究部門提供的分析報告、跟同行打聽、日夜向客戶報告市況、不停地做簡報見客。

我也(被逼)加入大大小小的 Whatsapp、WeChat 群組,每個群組多數只有我、客戶、Banker 及其助手,我要在裏面跟客戶報告市況,也要像聊天機械人一樣,回答客戶的問題,無論是在什麼時間。

不過,無論我有多勤快,客戶關係是 Banker 專屬擁有的,他們是主角,其他支援崗位都是「茄哩啡」(打雜),所以 Banker 也是我們投資顧問的內部客戶(internal customer),跟銀行客戶同樣不能得失。就算投資建議主要出自我手筆,Banker 還是會在客戶面前邀功,說那是自己的構想,我也只能微笑點頭,不可失禮。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打造「尊貴」

因為這份工作,我見識到 PB 如何打造「尊貴」。這份「尊貴」,從美輪美奐利是封、真皮公事包到奢華候機貴賓室一應俱全,還包括全方位的款待、情感勞動和知識勞動服務。

最基本是在高級餐廳請客食飯傾生意,無論是文華扒房還是 Ritz Carlton 的 Tosca 都不是我平日消費的餐廳,多得見客才一嘗滋味。不過,投資顧問的待遇與客戶未必對等,試過有次在日本餐廳見客,Banker 給客戶點 Omakase,我只有基本的商務午餐。

跟客食飯可不是什麼有趣的事,美食雖好但壓力極大。Banker 與客戶相熟,自然可以談笑風生,而我這種資歷尚淺的茄哩啡就只能緊張地陪笑,而且要在他們享受美食時介紹投資產品。就算有多好的牛扒,我也只能在不用說話的空檔趕快吞嚥下去。

我參與的飯局多是午餐,據說更高等的客戶有晚餐飯局,銀行的預算更高,間中甚至會點貴酒,但這些不太是我能觸及。我暫時跟客只吃過一次晚餐,重點不是晚餐本身,而是之後到一間高級酒吧的私人包間唱 K。未到11點,桌上全都是紅酒跟威士忌,而平時不唱歌的我醉到跟客搭膊頭合唱 Beyond,然後捧着酒杯獨唱不是客戶年代的新歌。翌日早上,我九時三十分就已經回到辦公室工作,昨晚酩酊大醉的 Banker 大概還未睡醒。

我們也提供很多高尚的文化活動給客人,尤其是贊助活動。例如某私人銀行每年都贊助 Art Basel,部份客戶除了有入場券,也可到 Art Basel 的貴賓室任飲任食;另一家 PB 則贊助過敦煌藝術的文化展覽,客戶有優先場及專屬導覽。

作為勞動者,這些贊助活動不是員工福利,我多數出席的是投資展望和投資產品介紹活動。這些活動多在酒店宴會廳舉行,人數由數十人至百多人不等。在現場,我要在 Banker 附近隨傳隨到,戰戰兢兢向客戶解釋投資概念。客戶只給數分鐘時間我們,我們半秒也不可以浪費,也絕不能讓客戶感到任何不舒服。

例如很多客戶對投資不熟識卻表現得很有見識,我們也不能直接道破,甚至要有技巧地配合。客戶的「專貴」是由我們這些勞動者的卑微打造,做戲也是我的工作。

PB 的收費不菲,但富貴的重點不在於收費是否便宜,而是究竟這些收費換來的「尊貴」身分是否物有所值。當然,這個說法只適用於太平盛世的時候,他們遇到虧損時就另作別論。

香港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攝:林振東/端傳媒

世界與我無關

PB 客戶相當多元化,普遍來說會有上市公司的投資部門、家族辦公室及個人投資者。
我資歷尚淺,接觸的客戶不多,但在投資展望午宴中見到的客戶,都跟大眾想像中的不同——他們看起來都像普通人,仔細看還是會看到他們身穿名牌,但大多都沒有炫富的味道。

記得有次見客,經營零售生意的企業家打扮樸素,第一次見面完全看不出是有錢人,他還打趣說最近經過政府總署,有職員問他是否來申請資助。我也有接觸過一些「富二代」,他們沒有想像中輕佻不羈,反而都是高學歷,而且對投資產品的細節很在意,認真程度不遜於投資顧問,比大多數人還貼地。

不過,真的要跟他們接觸時,很多話題我也接不上話。例如早前 Banker 跟客戶討論最近買的新玩具,客戶說剛買了一部1:8的賽車模型(約60cm長)。我會後搜尋一下,標價原來要十多萬港幣,更大的疑惑是:一個模型都這麼大了,放模型的房子到底要有多大?

在另一個對話中,他們討論名錶,提及幾個我聽過但未見過的品牌,後來知道客戶剛買入的限量版名錶價值八位數字。他們談起來都是輕描淡寫,我內心則無比驚訝,當然,我會裝作平靜,微笑地保持沉默,直到開始傾生意——這就是我的「專業」。

也許這份工作最有趣的是,我可以在邊緣觀察有錢人的生活,但這也是最沒趣的地方,因為自知這永遠也不會是我的生活。

有說「貧窮限制想像」,其實富貴也會限制想像,這種限制指他們不在意貧窮的生活,更不會離開舒適圈去了解真正的世界。2019年社會運動如火如荼,我穿梭在 PB 坐落的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及九龍環球貿易廣場(ICC),這兩個地方像是與香港社會沒有聯繫的平行時空,一切正常得不正常。當時,客戶在乎的是將香港的戶口轉成離岸戶口,而很多 PB 也適時提供轉戶到新加坡的免費服務。在香港街頭發生的一切不過是漣漪,世界與他們無關,於是我也要配合地催眠自己——世界與我無關,一切 Business as usual。

PB 有自己一套關心世界的邏輯,最好的例子是 ESG 投資。ESG是注重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及管治(Governance)三個元素的投資方案,近年基本上所有 PB 都積極講 ESG——只要重點推介 ESG 投資產品,彷彿就能夠為世界帶來更多正面影響,但不是每一個投資在 ESG 產品的客戶都會身體力行,實踐環保原則或者重視社會公義。姑勿論這些投資對世界有否正面影響,其實香港重視 ESG 的個人投資者不多,只有家族辦公室相對積極,這就是 PB 關心世界的方法。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就算崩盤和戰爭,仍要維持「專業」

我投身 PB 的時間不太合時,沒有見證過行業最風光的日子,反而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動盪。

在2018年前,很多 PB 客戶積極以槓桿(借款)投資內地房地產債券,那些年內房債的利息動輒十厘以上,加上在低息環境下做槓桿投資,每年不難賺到20%以上的「低風險」回報。人人搭順風車,PB 賺得盆滿缽滿,分紅自然也多。然而,童話般的投資回報不是永遠,2018年中美關係緊張令投資氣氛轉差,而2019年北大方正集團的違約事件成為打破內地企業債童話的第一擊。接下來違約事件不斷,恆大、花樣年等內房違約事件在此不贅,PB 生意自此開始走下坡。

由童話式回報到虧損連連,作為私人財富專業管家的 PB 角色是什麼?從中美貿易戰、內房債違約潮、俄烏戰爭到 COVID 對全球供應鍊的影響等等,PB 幾乎都無法事前成功預測,更遑論協助客戶避險,那麼 PB 還有資格收取高昂的收費嗎?當然,預測未來從來不是容易的工作,我們也只能盡力而為。無論有多昂貴的數據庫、有多少投資專才做分析,PB 也無法準確預測複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但 PB 必須披着專業的外衣才能吸引客戶,謙遜反而顯得不夠專業,所以 PB 會捧出大量無所不知的專家,捍衛其專業形象。

以俄烏戰爭為例,能夠在戰爭爆發前預測戰事發展,以及對環球投資市場影響的投資專家屈指可數(其實我一個都數不出來),結果戰爭爆發,眾多 PB、基金公司卻迅速出來高談闊論,專業分析戰況及影響,彷彿他們早已洞悉先機。PB 無法預測戰爭很正常,倒是為何戰爭爆發後又出現大量專家﹖這才是問題。

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要有金融專業不是要考牌嗎﹖為什麼我們好像在風浪面前都顯得無能為力?PB 從業員除了要考取金管局要求的基本牌照,還有好些專業試,例如私人財富管理公會(PWMA),或者與金融分析相關的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財金分析師)。專業試的內容當然是投資或財富管理的重要知識,但說到底都只是象牙塔裏的知識,實戰又是另一回事。經驗重要,但就算有知識有經驗也不擔保可以打敗市場……能夠長線跑贏大市獲利的投資者佔極少數。

預測不到不是罪,問題是表現出來的「專業」與實際的「專業」不相稱。

內房債違約潮時,我要花大量時間跟客戶解釋,究竟那些價格暴跌的債券往後會發生什麼事,債務重組的預測時間線、最終可能的恢復率(Recovery rate)等。我也披着專業的外衣,閱讀來自債券分析團隊的報告,但整個行業其實都沒有確切的答案,未見過大風浪的我只好淪為讀稿機器。有趣的是,根據《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就算沒有投資相關的學歷及經驗,只要擁有800萬港元價值證券投資組合的都是個人「專業投資者(Professional Investor)」,但這次 PB 的「專業」與客戶的「專業」聯手都無法創造奇蹟。

面對龐大虧損,「專業投資者」與普羅大眾的反應沒有什麼分別——無助與憤怒。他們當然會抱怨 Banker 無法讓他們逃過一劫,但當整個 PB 行業也無法躲過,有錢人還可以信任誰?就算充滿焦慮,PB 依然是唯一選擇。或者,人類真的很善忘,所以這個「專業遊戲」才可以奇蹟地繼續下去。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早著先機,還是行先死先?

在資本市場,PB 的最大優勢是速度——很多新投資主題在普羅大眾剛冒起,PB 已經搶先推出。

近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冒起,可以透過一籃子股票投資於電競、Metaverse、基因免疫技術等新興投資主題,但投資主題日新月異,要成立新的 ETF 需時數月,對於要事事佔盡先機的投資者來說實在太慢。PB 近年興起主動管理憑證(Actively Managed Certificate,或AMC),可以就不同的投資主題找一籃子相關股票,然後利用簡單的衍生工具來追蹤這些股票的回報表現,投資方法與 ETF 相似,分別只是 AMC 不能任何時候在交易所買賣,而是直接向 PB 認購及贖回,一日一次,但客戶不會介意。PB 只需要以星期計的時間,就可以開始新的 AMC,大大縮短推出新主題所需要的時間,加速了產品週期。

AMC 在過去數年大行其道,主題包括 AI、Metaverse、雲端計算技術、電動車電池、零售名牌、中國經濟復甦與 COVID 相關的生物科技等等,各大 PB 爭相以吸引的新興主題作招徠,樂此不疲。AMC 只是主題式的股票投資,簡單易明,故事容易講得動聽,也可以給客戶一種搶佔先機的感覺,所以成為 Banker 的寵兒。

好景不常,這種高增長股票在2022年出現大調整,大部份市面上的 AMC 都蒙受虧損,搶佔先機變成行先死先,招來很多客戶抱怨。抱怨不單是回報表現,還因為有些投資主題並不長久。例如 Metaverse,才興起了幾個月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連改名做 Meta 的 Facebook 也沉默了。AMC 推出數月後就過氣,不能吸引新投資而舊有資本逐漸流出,結果有好些 AMC 因為規模太細而需要結束,投資者在虧損下被逼狼狽離場。

資本市場多的是「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跟風投資者,但快不一定是好。這不是什麼大道理,有少許投資經驗的都會明白,但為何 PB 對速度這麼執迷?因為 PB 是透過交易費維生,當 PB 有資源高速提供大量投資建議,朝三暮四、一買一賣下就能將速度轉化成盈利。那頻繁的交易能否帶來理想回報﹖還是先賺為敬,活在當下吧!

複雜的投資產品就是好?

除了速度優勢,私人銀行比起普通零售銀行還有複雜優勢。普羅大眾接觸到的是相對簡單的「罐頭」金融產品,而有錢人因有800萬港元投資組合便自動成為「專業投資者」,可以選擇的金融產品更多元、更複雜。

結論說在前頭,產品的複雜程度與最終投資回報未必掛鉤,複雜的投資產品只會帶來更多未知的副作用。

近年較受客戶歡迎的是結構性產品(Structured Products),可以用不同的股票來組成各種結構,以 FCN(Fixed Coupon Note)為例,這是一種看漲股票掛鉤票據,只要掛鉤的股價溫和向好,投資者便可賺取保證的高息,否則投資者則以行使價購入掛鉤股票。

簡言之,股價沒有出亂子就賺高息,不行就接貨。我們會將故事焦點放在高息的吸引,然後說那掛鉤的股票有多好,應該不會怎麼跌;就算跌,以低價買這麼優質的股票也是划算。這種產品在太平盛世時是相當吸引的,但優質的股票在市場大動盪時也會被無辜拋售,投資者也只夠被與「蟹貨」共存亡。

結構性產品的種類花多眼亂但又叫人樂而忘返,不論在升市、跌市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產品來投資,只要客戶積極參與,可在任何市況做買賣,PB 從中可賺取交易費用,客戶交易越頻繁銀行就賺越多,至於盈虧就貴客自理——市場難測,世界無必賺的產品。

在結構性產品以外,私人銀行還銷售對沖基金與私募資產基金這些普羅大眾不能投資的產品。基金公司往往會製作數十頁厚的 Presentation Decks 來介紹產品,會仔細閱讀的人不多,能夠讀懂的人更少,遑論並非投資專業的客戶。不過,很多基金產品確實有賣點,例如有些私募股權基金可以投資還未上市的高增長 AI 科技公司或者生化科技企業,而有些對沖基金能在股市大跌時還可以賺得正回報。

話雖如此,這類基金產品在太平盛世時顯得吸引,但其實出事的基金屢見不鮮,有些更毫無先兆,於是,這構成我工作的另一部分——於出事時救火。

為何 PB 會積極推出這些產品?對沖基金及私募資產股權基金的投資年期較長,不能經常買賣,不是說 PB 要將速度轉化成盈利嗎?箇中原因是投資者付管理費給基金公司時,有部份會分給銀行,所以銀行可以坐收管理費分成。對沖基金一般贖回需時,大部份對沖基金因為流動性的關係而只能每月或者每季贖回一次,而且需要30日至90日前通知贖回,所以變動不多。私募基金就更誇張,不少年期達十年以上,是銀行的長期穩定收入。

說到這裏,不難發覺銀行雖然口說「以客為本」,但那是站在銀行立場的「以客為本」。銀行最想推銷的未必是投資者真正需要的產品,反而是銀行自己最能賺錢的產品。不論是 PB 還是零售銀行亦如是,但銀行當然會說與客戶雙贏。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環的上班族。攝:林振東/端傳媒

總是出事的投資產品

近年來,私人銀行銷售的複雜投資產品常常出事。不論是恆大之類的內房債還是其他複雜的投資產品,普羅大眾可能聽也未聽過,但同時他們也倖免投資損手。

私人銀行可以是有錢人鞏固和增長財富的利器,但有錢人的投資也往往比想像中脆弱。現實是無論監管有多嚴格,投資產品還是會出事。在嚴格的規管下,投資產品的風險披露越來越多,現在風險披露的篇幅有時比實際內容還長,也有越來越多程序確保客戶清楚明白投資風險,但當客戶蒙受虧損,他們都必定認為責任在銀行方。

當然,絕對不能說銀行一定沒有錯,風險披露不是無敵擋箭牌,但產品越複雜出事的機率就越高。

某程度上,這場遊戲有點像俄羅斯輪盤,投資產品總會出事,問題只是哪一間銀行賣的產品在什麼時候出事。近年最不幸的事件是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數年前大賣的供應鏈金融基金,該產品聲稱有保險公司承擔風險,所以風險甚低但利息比定存高。結果基金在2021年初突然不容許投資者贖回基金,錢完全拿不出來,才知道原來保險公司早已決定不再為基金續保,而之前已買的保險則陷入法律糾紛中,至今還未解決。無論風險披露有多仔細,有些投資產品還是複雜得難以理解,例如瑞信這個以金融創新為賣點的基金,最終卻以最新最複雜的方式傷害了客戶,就連風險披露的內文也覆蓋不了。

瑞信供應鏈金融基金總共值近100億美元,當中某些產品暫時只能拿回六成多資本——以為是牢不可破的穩健投資,結果血本無歸。瑞信銀行因此陷入危機,再加上其他事故,大量客戶帶款逃離,其他銀行自然得益。我工作的銀行當然也是既得利益者,但我笑不出來——在這個俄羅斯輪盤遊戲中,不知道下個中槍的會否是我。

對虛擬資產說「不」

在很多金融產品上,香港 PB 都有先行一步的優勢,但也有比較落後的地方,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投資就是一例。

因為香港金管局較審慎的監管取向,香港 PB 現時無法交易旨在「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也不能主動就虛擬資產、加密貨幣相關的投資產品提供入任何投資建議。對於追求速度而性質複雜的加密貨幣產品,諷刺地 PB 無法搶佔先機。

我們不時收到客戶的查詢,問可否買賣虛擬資產相關產品,我們只能一概說不。隨著加密貨幣價格越來越高,我們說不的次數就越來越多,客戶難免失望。當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參與這個火熱的投資浪潮時,PB 卻無法提供對應的服務,尊貴的客戶要自己動手,或者只好白白錯過。

有趣的是,虛擬資產是針對既有金融體系而生,有「去中心化」的意味,作為傳統金融體系一員的 PB 希望參與,本來就很弔詭。不過,PB 才不會因為這樣而輕易放過這隻生金蛋的雞,只是面前有監管大閘。這道閘正在慢慢打開,但慢得讓不少 PB 心急如焚。

無法交易虛擬資產或加密貨幣,錯過的不單是它們本身的投資機會,也錯過了很多金融創新帶來的新機會。代幣化(Tokenization)是將有形資產的所有權記錄在區塊鏈(Blockchain)上的過程,投資者可以24小時交易。早前有威士忌基金嘗試代幣化,將本身很難投資的原桶威士忌變得容易交易,但就因為 PB 無法涉足加密貨幣而談不下去。這種錯過不單是投資機會本身,還是無數更宏大的可能性。

當然,虛擬資產的未來乃未知之數,但如果加密貨幣價錢持續上升而 PB 仍然無法加快配合趨勢,PB 只會漸漸失去其產品多元化的重大優勢。

也許,數十年後的人寫香港 PB 的歷史,這會是一個重要分水嶺。

今非昔比?

對私人銀行從業員來說,近年最大的新聞是瑞信銀行危機,這所160多年的老字號銀行因為「中概股爆倉」和供應鏈金融基金爆雷,在2023年3月被瑞士銀行收購,一個週末就劃上句號。

銀行通常在2、3月派花紅,因此3月向來是銀行打工仔絕佳的找工作時機,但這一年瑞信的員工人心惶惶,怕公司被收購後會裁員節省開支,於是他們像逃亡般找工作,瑞信員工的履歷表如洪水般淹沒市場,我因此打消了轉工的念頭。

在瑞信工作的大學同學說,在宣布被收購後的星期一,所有瑞信辦公室的會議室都被霸佔,因為很多人要跟獵頭公司討論。最後連會議室都不夠用,每層走廊都有幾個人神色詭異地講電話,每個人都保持非常良好的社交距離,電話那頭明顯是獵頭公司。曾經是在亞洲第二大 PB 工作的金融才俊,一夜之間人人自危,實在是難以想像的光景。

大學同學說他應該安全,因為這個年資高不成低不就,有少許經驗但人工成本不算高,應該不及高薪的管理層危險。聽後我心頭一震,因為我們不就是以那些高薪的管理層為目標嗎﹖我們的目標原來是最容易被裁掉的階級?

曾幾何時,我們每年在大學拼命找實習機會、未畢業就加班讀書考 CFA,目標不就是為了在銀行找份工作落腳,然後一步一步地拼上去。過了幾年半工讀的生活,下班後還要啃書考試,轉職數次,終於做到我想做的崗位,卻適逢行業大變……如今一看,我已經分不清這條是大路還是窮巷。

瑞信被收購雖然看似是個別事件,但內地房地產債務爆破後中國經濟久未復甦,過去香港背靠內地經濟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到香港 PB 的新資金越來越少,香港憑什麼可以重振昔日風光?我們又可以如何應對新加坡 PB 的競爭?一千個問號,誰也樂觀不起來。唯一的利好消息是,近月新加坡爆出一起涉及22億美元的洗錢案,審查和監管變得更加嚴格,短期內富裕客戶資金或轉向香港。

我那位在瑞信工作的大學同學沒有離職,他今年年初捱過了一輪裁員,但傳聞瑞銀短期內會有新一輪大幅裁員計劃。就算去年他自信可以留低,現在每天上班仍膽戰心驚。至於我,今年三月開始找工作,但市場淡靜如水,完全沒有適合的,我只能灰心地等待,而更灰心的是我不曉得還要灰心多久。

這是香港私人銀行的冰河時期嗎﹖也是香港經濟的側寫吧?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特点就是信噪比极低….再专业的人也经常看走眼

  2. 作者的观察和我之前做港股相关工作的感受好像,尤其是“专业游戏”的部分。但很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的作者虽然是在这个行业工作,但又有社科视角的缘故——这个行业大多数人都不会有这些观察和想法,依然会觉得自己对于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3. 文章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好再多点对金融行业最近连走向的感受和看法

  4. 文章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好再多点对金融行业最近连走向的感受和看法

  5. 专家不是普京肚子里的蛔虫,没有人知道会变成 full-scale massive war, 要求专家预测未免太过苛刻。
    以及金融业真的是冷血行业,有热血的年轻人,诚然不建议从事。

  6. 很喜歡這文章,特別喜歡象牙塔論述,真的,多麼深奧的專業知識,去到現實層面又另一回時,很多行業都是這樣,披着專業光環的合法騙徒,因為最重要是sell到
    更有興趣想從高層視角探知,想知他們的是否如很多電影一樣,充滿三觀崩壞的mean guys嗎?如華爾街之狼、Big Shot、Fair play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