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持續全球裁員,新任主編要求重視流量、轉化和盈利|Whatsnew

來自《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新主編認為大裁員是轉型和生存所需,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為了利潤最大化。
《華爾街日報》於今年5月決定將其亞洲總部由香港遷往新加坡,同時宣布進行裁員。攝:Sheldon Cooper/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媒體是公共服務的重要一環,我們的即時報導一直免費,幫助你和身邊人獲得最新的準確資訊。然而報導不是憑空而降,依賴會員付費支持。今天加入端傳媒會員,可享8折,暢讀全站內容。

7月17日,新任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Selina Cheng)遭其雇主《華爾街日報》(WSJ)即時解僱。在被解僱前,鄭嘉如在《華爾街日報》負責中國電動車行業及能源行業的報導。(延伸閱讀:《港記協新任主席鄭嘉如被《華爾街日報》解僱,此前曾被上司要求退選》)

鄭嘉如指,由英國抵港的上司、《華爾街日報》國際版主編 Gordon Fairclough 告知她《華爾街日報》因「架構重組(restructure)」將她的職位刪減。她指向對方表明不認為是真正原因,因5月份《華爾街日報》裁員時,上司曾指她的報導領域在亞洲很重要,要繼續下去。她又指英國上司曾要求她退選和退出原本記協執委職位,同時表示她在《華爾街日報》和記協的職位「無法共存」,《華爾街日報》的員工「不能在香港這類地方推動新聞自由」。

鄭嘉如所提到的5月裁員是《華爾街日報》5月決定將其亞洲總部由香港遷往新加坡,同時宣布進行裁員。據半島電視台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當時總共有6名編輯被解僱。而2023年10月,《華爾街日報》的香港辦公室已經進行了一輪裁員,共計7名編輯離職。(延伸閱讀:《專訪李立峯:港人對媒體整體信任度提高,不過,「信任」未必是一件好事》)

外界猜測《華爾街日報》主動解僱鄭嘉如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華爾街日報》內部的嚴重動盪似乎為這種猜測添加了值得關注的註腳。

2024年7月17日,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遭《華爾街日報》辭退,在中環廣場的辦公室下接受傳媒訪問。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7月17日,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遭《華爾街日報》辭退,在中環廣場的辦公室下接受傳媒訪問。攝:林振東/端傳媒

自2023年10月香港辦公室的裁員開始,《華爾街日報》經歷了多輪裁員。

首當其衝的是《華爾街日報》的華盛頓分社,近30人在2月的第一輪裁員中解僱,外界形容裁員為一場「大屠殺」。在該輪裁員中,駐華盛頓的商務團隊和設在華盛頓分社的關注中美關係的團隊都將關閉,華盛頓編輯台也被關閉。而4月的第二輪大規模裁員中,包括4名視覺製作人員、2名社交媒體編輯、4名記者、1名影片製作人被解僱。

5月的第三輪裁員則嚴重衝擊了《華爾街日報》的美國新聞團隊,至少有八名記者被解僱。同時,美國新聞將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報告區域,東海岸、美國中部和西海岸地區辦事處也被關閉。

此外,零星的裁員也一直在進行中,例如3月《華爾街日報》解僱了負責核查報導的標準和道德團隊的5名員工。而引發內部強烈抗議的裁員還包括《華爾街日報》解僱了其長期僱員、普立茲獎決賽入圍者 Dion Nissenbaum。由於2020年 Nissenbaum 在貝魯特爆炸期間被炸傷,《華爾街日報》內部有人形容這就像解僱被關押在俄羅斯監獄的《華爾街日報》記者埃文·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另有一些記者已選擇自行離開。(延伸閱讀:《快評 WSJ 解僱香港記協主席鄭嘉如:先跪為敬?一個錯而壞的決定》)

數次解僱引發了《華爾街日報》內部的強烈反對。代表《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的出版商員工獨立協會(IAPE)在3月首度舉行了一次15分鐘的協同停工以示抗議。在5月的裁員潮中,IAPE 又史無前例舉行了一小時罷工行動,同時,《華爾街日報》的員工在總編輯辦公室外的玻璃窗上貼滿便利貼抗議裁員。工會指,「如果《華爾街日報》一些最優秀的記者不安全,那麼我們所有人都不安全」。

《華爾街日報》的裁員引發外界嚴重關注,因為與許多正在裁員的編輯室不同,《華爾街日報》並沒有面臨虧損問題。根據5月公布的數據,《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 Dow Jones 擁有500萬付費訂戶,而 Dow Jones 的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已連續多期公布創紀錄的利潤。

《華爾街日報》主編的 Emma Tucker。攝:Matthias Balk/dpa (Photo by Matthias Balk/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主編的 Emma Tucker。攝:Matthias Balk/dpa (Photo by Matthias Balk/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Politico 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除了希望徹底削減成本和實現利潤最大化之外,這樣做似乎沒有任何理由」。不過,據《紐約時報》負責媒體事務的記者 Katie Robertson 表示,主導裁員的新任主編 Emma Tucker 在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裁員「不是為了削減成本,而是為了確保我們有合適的結構」。《華爾街日報》發言人回應媒體查詢時也強調「我們的主編正在重塑我們的新聞編輯室,著眼於數字增長、訂閱增長和高質量的新聞報道」,「雖然我們認識到變革可能很困難,但有必要確保我們擁有正確的結構來支持我們的目標」。(延伸閱讀:《新興AI「答案引擎」大戰Google模式,媒體將成為犧牲品嗎?》)

2023年9月,從新聞集團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主編一職轉任《華爾街日報》主編的 Emma Tucker 公布了一份改革計畫,表示將讓《華爾街日報》成為「讀者至上的出版物」,她還指要擺脫此前《華爾街日報》主要是銀行家、經理人和交易員閱讀的形象,讓讀者的年齡、種族、職業、居住地和興趣範圍都更多元化。

根據《紐約時報》的披露,該計畫表示《華爾街日報》將「深入而不是廣泛,找到《華爾街日報》的角度 」,以及「讓專家專注於獲取獨家新聞,並告訴讀者它的意義」。該計畫還提出了四項指導原則,包括將讀者放在第一位、為讀者提供價值、目的明確和賦予員工權力。而根據《商業內幕》的報導,Emma Tucker 的新政還包括前所未有地關注文章的點閱數及文章的轉化率等數據上的表現。

在接受《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專訪時, Emma Tucker 表示,《華爾街日報》應該減少對商品新聞或增量報道的關注,更多地關注獨家新聞和企業風格的文章,同時使報紙更面向受眾的需要。而當被質疑其不關注媒體的公共責任時,她表示「它(公共服務確實很重要,但我們必須確保它(報紙)能夠生存下去」。她表示,『我沒有必要提出一個願景,然後說『但我們還是要繼續做以前的一切』」。(延伸收聽:《拜登 vs. 紐約時報|端聞 Podcast》)

不過,NPR 引述曾在《華爾街日報》華盛頓分社工作的 Julie Bykowicz 表示,「我並不認為,如果一個地方想要重塑自己或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一定是壞事」,「但看到一個地方經歷如此劇變卻看不到明確的結局,令人感到不舒服」。

【編注】:《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 Dow Jones 為端傳媒的商業合作夥伴。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Create another falling Nike.

  2. 報紙最重要是什麼?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