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延安遊記:革命歷史的三種記憶政治

從教堂式革命紀念館、迪士尼式革命紅街,到記錄某種文革史的知青博物館,在延安可見黨國利用歷史的方式。
2021年5月10日,中國延安,遊客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紀念館的毛澤東雕像前拍照留念。攝:Tingshu Wang/Reuters/達志影像

【作者按】明天是七一,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中國很多黨史景點將迎來紅色旅遊的人群,當中包括革命聖地延安。我早前拜訪延安,遊覽當地的紅色景點,由此看到今日黨國看待歷史的多重態度。

每次旅行都是一次亂入,是帶著自己肉身、想法和經驗來到異地,這種體驗在延安尤甚——一個黨史中的革命聖地,一個當代紅色旅遊的熱門景點,一個很多人來去中國西北旅遊時未必計畫踏足的陝北黃土地城鎮。

「老弱邊窮」地區的紅色旅遊

從陝西省會城市西安出發,兩小時多的動車,是一趟城鄉斷裂的衝擊。

乘早班車出發,睡了一覺,窗外已非城市,而是地廣人稀的山溝、土路、窯洞、村莊,仿佛印證黃土高原貧瘠、落後的定見,但也是這片黃土地,才是上海出生的中共真正發跡的地方。據官方記載,延安鄰近中共長征的終點,從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是黨中央的所在地,在這裡中共領導的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

儘管政治榮光猶在,但延安在經濟履歷上卻沒有那麼亮麗。在改革開放後,延安是相對沿海大都市的「老弱邊窮」地區,亦是扶貧政策的重點對象。自2015年,在累計投入62.5億元人民幣扶貧資金後,延安才在2019年告別絕對貧困,宣告「226萬老區人民開啟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在扶貧的目標下,延安也開始依靠紅色旅遊。近十年來,隨著執政黨強調不忘初心,「黨」在中國社會從淡化到重新現身,黨史教育「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帶來紅色旅遊的興起,自此延安在國人眼中的能見度逐漸提高,迎來勢頭強勁的幹部學習團和紅色旅遊人群。

根據《中國紅色旅遊發展報告(2022)》,無論是紅色旅遊重點城市還是經典景區,延安在網絡熱度排名都位列全國前十。而據延安統計局,2012年延安的旅遊人次是2190萬,旅遊綜合收入是118億人民幣,到2023年,旅遊人次上升至4199萬,旅遊綜合收入更達331億人民幣,十年間增長了三倍。可見延安的政治符號價值被承認和兌現,成為經濟新動力。

2021年5月10日,中國延安,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紀念館有關中國革命歷史的演出。攝:Tingshu Wang/Reuters/達志影像
2021年5月10日,中國延安,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紀念館有關中國革命歷史的演出。攝:Tingshu Wang/Reuters/達志影像

不忘初心:恍如大教堂的革命紀念館

我正是乘著這股紅色旅遊的熱潮來到這「革命聖地」,舉目可見的路牌提醒我,紅色景點總有一個在附近。

經典打卡點包括延安棗園、楊家嶺、王家坪等革命舊址,他們如同今日北京的中南海,是中共領導人在延安時期的所在地。遊客身處這些保存完好的窯洞、平房、禮堂,可以遙想共產黨人如何在物力維艱的條件下運籌帷幄,過革命的集體生活。

但將這段延安崢嶸歲月歷史定於一尊,集中呈現,還不止是這些革命舊址,而是後建立的延安革命紀念館。這座紀念館坐立在延河邊上,背山面水,一眼望去是延安舊城區最氣象恢宏的建築物,和簡樸平實的革命舊址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館前的大廣場,還豎立著一尊雙手叉腰、目視遠方的毛澤東銅像,旁有鐮刀錘頭的黨旗和入黨誓詞,供人重溫誓詞

在場內,我參觀了《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這個展覽色調是大片大片的紅,裡面的展板、雕塑、文物、相片、語錄非常豐富,依次講述延安作為中共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創建新民主主義的模範試驗區、實施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和「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的歷程。整個展覽的基調是,黨在延安從一個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背後有道德基礎和理論思想的支撐,關鍵的人物是毛澤東。

場內同樣重要的是顯眼的習近平論黨史語錄,突顯革命歷史不單關於過去,還啟發今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政黨。事實上,在2022年二十大習近平開啟第三個任期後,隨即便帶領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鬥精神。」當中的「老一輩革命家」,就有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他是中共在西北的革命幹部。

「聖地」這個概念為無神論的中共所用,本身便可堪玩味,畢竟這命名多見於宗教,指一處地方是創教者的出生地或悟道地,因而神聖權威,令人崇拜,啟人力量。當我們說延安是「革命聖地」,那麼延安革命紀念館仿佛就是羅馬的大教堂,來者學到的黨史知識因人而異,更加重要的是沉浸在一種宗教式的崇高感和偉大感。

由此,造訪革命紀念館類近宗教行為,雖然沒有禮拜儀式(當然有些學習團會在入黨誓詞前舉起拳頭朗讀),但也是一種靈性(黨性)的交流和連結。參觀者若是胸懷黨國,在展館看到革命黨的偉大人物、深厚理論和艱辛奮鬥,想必能強化和昇華自身的愛國愛黨情感,注入感性的力量和歷史的質感。在這個意義上,政治局常委如此,普通黨員和百姓同樣如此。

延安紅街。圖:作者提供
延安紅街。圖:作者提供

革命的「迪士尼」:吃喝玩樂在紅街

如果說,革命紀念館及其他革命舊址是正襟危坐的紅色景點,那麼延安還有一種「政府搭台、經濟唱戲」的紅色娛樂景區,延安紅街便是新近的例子。

2021年,地產商萬達集團開發了一條長1.5公里的紅色主題商業街,然而當我叫車前往,出粗車司機說這裡沒什麼本地人,餐廳都是外來的,提醒我延安地道美食並不在此。

這條紅街人流不多,不少商店沒開,場面顯得冷清。我從街頭走到街尾,目光所見盡是懷舊的革命符號、建築、語句、武器、蜡像,有些地方還播放紅歌,整個體驗恍如置身主題樂園,只是遠處的背景是延安的小山,以及延安萬達城的樓盤。在這條街上,會師樓、新華書店、大眾戲樓、抗大廣場等革命標誌性建築被再造拼貼,多個特色場館亦以各自的方式再現革命的風貌,如紅色記憶博物館、紅色蠟像館等。在街道旁的延湖,還有長征主題步道,模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等場景。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紅街可吃到革命主題的美食。據說在長征期間,有士兵過草地時缺衣少食,要啃食皮帶充飢。多年之後,紅街有餐廳腦袋大開,研發出一道皮帶麵——當然不是用真皮帶做成的麵,而是將蕎麵麵條搟制成皮帶的形態。除此之外,紅街很多餐廳都是全國連鎖品牌,只是添加紅色元素。

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紅街也有關於革命與暴烈的沉浸式活動。因行程問題,我錯過這些活動,但我看到有練兵場,可以供遊客玩槍,在大型實景中體驗地道戰;有「隱蔽戰線英雄館」,遊客可以玩諜戰劇本殺,代入角色參加國統區的情報戰。而情景劇《再回延安》則是紅街的王牌節目,據說觀眾不像傳統的劇場那樣只是坐在看台,而是邊走邊看,人隨劇走,在聲光電的效果下親歷紅軍的故事。到劇終,更有一面大紅旗飄向觀眾,引來觀眾伸手觸摸。

在紅街大概逗留了一小時,我鬼使神差地聯想到迪士尼樂園。在迪士尼樂園,有懷舊的美國小鎮,追溯昔日的繁華景象,又有機動遊戲和故事劇場,使人置身夢幻世界。在延安紅街,儘管沒有迪士尼的卡通IP,但有紅色資源作IP,在復古的建築、玩樂設施和沉浸式劇場中,遊客可在人造的革命氣氛中吃喝玩樂,憶苦思甜,追溯昔日革命的崢嶸歲月。

文化研究學者卡勒爾曾指出,當今的旅遊工業已轉變為純綷對符號的消費。由此觀之,迪士尼是消費「夢幻」的符號,延安紅街則是消費「革命」的符號。那麼,迪士尼是關於美國夢,而延安則關於中國夢?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的展品(左),以及結束語(右)。圖:作者提供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的展品(左),以及結束語(右)。圖:作者提供

知青博物館:一個人與一個館

值得指出的是,延安的符號價值不單在近十年受重視,在革命的高峰——文化大革命,延安也是紅衛兵全國大串聯的目的地,他們到此一遊尋找革命理想。這部分的印記如今不易看到,反而文革期間的上山下鄉運動成為紅色旅遊資源,既有北京知青舊居供人參觀,又有一座「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

在中國,名作家巴金疾呼的文革博物館不允許公開存在,但文革期間的新生事物——知青,卻在全國多地都有博物館。所謂知青,源自文革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謂「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當時,全國近1700萬青年以自願的名義被下放到農村,意在培養革命接班人,縮小三大差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體差別),並發展農村及邊疆地區。

在延安,就有2.8萬名知青從「反帝反修的世界革命中心」的北京橫跨大半個中國,來到延安的14縣插隊,當中包括習近平和王岐山。

在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內,展品和圖片非常豐富,比如有毛章、乘車證、報紙、飯票、信件和雕塑。我印象深刻的是知青在天安門前宣誓動員的圖片,當年的誓詞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在基層農村把根紮。從金水橋畔出發,駛向寶塔山下。記住媽媽叮囑的話,不問歸期,只願將理想的風帆高掛。」可見當時的社會氣氛。

另外一封信也引起我的注意,北京青年因上山下鄉而天各一方,有封信講一位知青想念往日與朋友漫步長安街,感慨「現在我是孤獨一人,覺得煩悶」,又形容「我們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革命原則基礎上的友誼。」簡單一封信,個人情誼與政治原則的交織躍然紙上。

整體來說,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既講述知青群像,也專門介紹習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呈現他們的艱苦磨練、與延安人民結下的情誼,以及如何傳播城市文明和改變農村落後狀況。而在習近平的專區,他的入黨批文成為展品,講述知青生活的受訪片段亦循環播放,比如講述習近平如何帶領村民,在梁家河建成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有關習近平知青生活的介紹。圖:作者提供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有關習近平知青生活的介紹。圖:作者提供

直至現在,雖然官方否定文革,但未對文革期間的上山下鄉有正式的歷史評價,不過這個博物館顯然持正面評價。到結束語,我們大概才看懂這個2016年建成的知青博物館的深意:

「延安的北京知青,是知青群體中的一個縮影。習近平同志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讓我們在歷史中思索人生,在榜樣前汲取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奮勇前行!」

從教堂式的革命紀念館、迪士尼式的紅街,到記錄某種文革歷史和突出現任領袖經歷的知青博物館,雖然只在延安走馬看花,但所見之政治、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或許正正反映歷史如何為今日的黨國所用。

延安時期的十個沒有。圖:作者提供
延安時期的十個沒有。圖:作者提供

讀者評論 1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查了一下,摩擦饭可不就是揽炒吗

  2. 延安最需要的就是妓院!沒妓院怎麼脫貧?

  3. 看完這篇,帶會去找個穿毛裝衣不蔽體的的女知青A片打手槍,射精喊萬歲,爽哉爽哉。打倒封建性道德,解放性慾,來個延安Woodstock, 吃大鍋飯,炒大鍋飯。呵呵呵當然延安沒有妓院囉。

  4. “蕎麵麵條搟成”
    應是「蕎麥麵條擀成」

  5. 没有贪官污吏,有
    没有土豪劣绅,有
    没有赌博,有
    没有娼妓,有
    没有小老婆,有
    没有叫花子,有
    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有
    没有萎靡不振之气,有
    没有人吃摩擦饭,有
    没有人发国难财,有(看看疫情)
    中共百年,一个目标都没达成!

  6. 吃抹茶饭-----这是我的拼音输入法里弹出来的词。
    吃摩擦饭------这种事依旧存在,但这个词似乎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

  7. 或许没有人能够、可以控制未来。

  8. 哇塞这展览讲"习近平如何带领村民,在梁家河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这不得去朝圣一下是怎么突开的!!!

  9.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